为何中文不倡导单词之间加空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2-04

是的,就是与大多数人关系不大,而且教学难度较大造成的。

这都是采用“汉字”对书面语言造成的影响。作为母语者,我们从小学的是“识字”,而不是“识词”。因为我们在不识字以前已经“识词”了,而外国人学习汉语则必须从“识词”开始,甚至可以先不“识字”。教一个学汉语的外国人来分词书写是很简单的,他们对汉语的语法分析能力要强于汉语母语者,但要教会中国人使用分词来书写,则成本很高,而且成效不一定很好,但是,这绝不是不可能的!!大家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不就是采用了“分词”的方法来输入的吗?只是生成的文本中体现不到这一过程罢了。使用拼音输入法的人中,很少有一个字一个字输入的。所以,进行分词的推广还是有可能成功的。

彭泽润倡导分词,即遭到很多人的嘲讽和攻击,由此可见守旧的阻力是很大的。

而且,对于当前的汉语文本,无论是计算机还是人脑都会有一个分词机制,现在的计算机分词能力在速度上和准确度上已经不逊于人脑了,汉语母语者读文章尚有一些分词上出现差错的地方。所以,从技术层面上看,不采用,不推广分词书写也是可行的。凡是牵扯到很多人力的项目总是非常昂贵的。而采用自动分词程序和模组来对连写文本进行分词,较之推广分词能省下很多钱。所以,我们现在是在牺牲计算机的计算时间,来节省在群众中推广分词书写的时间,而广大劳动人民的时间则是非常宝贵的。

第2个回答  2017-12-04

实际上,这种分词的话,在TeX里面有个好处就是不用实现断行和禁则算法了。这确实是个便利,因为这就直接人肉在汉字之间添加了断点(空格就是断点)。
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加了不少空格的书一定会在篇幅上比不带空格的要多,这是一个比较实际的骗稿费的方法,也有点行为艺术的味道。
但是问题很明显地就出来了,就算是添加了空格也很难避免出现一些理解歧义的地方。英语的句子一长,成分一多,歧义就很容易出来。包括汉字拼音化这种事,我觉得这种理论和信徒在现在都是活化石的存在。说不上对错,但是语言本身的发展总是出现一些实用主义的倾向,历史上也有一些政治因素的影响。另外,我有的时候感觉国内的学术界里面,无论哪个专业,总有一些与工业界脱节的时候,思想是一方面,工具是一方面,拿现实的例子说,就是很多学校的老实还在用CJK包。搞学术的,有一些是走到错误的路子上了,但是在学术圈子里是能活下去,可是一出来放到工业界来检测就直接坏了。

第3个回答  2017-12-04

我觉得,词与词之间空格就不必了,不空格也不影响阅读。

不过我倒是觉得已有的专名号( 就是人名地名加个下划线)可以适当扩大使用。

现在这个标点符号主要出现在古籍的点校本里。

我觉得它还可以在译著中使用。因为大部分不常见的非汉语人名地名夹在一堆汉字中间确实密密麻麻难以一眼辨认出来,而且由于汉字具有表意功能,很多地名人名的音译用字又恰恰是汉语常用字,所以有跟前后文看混的可能性。以上相信经常读译著的人会有同感。虽然这些都是小问题,多读一下就能辨别出来,但对于习惯一目十行的人来说毕竟降低了阅读效率。

英语的专有名词可以通过首字母大写+空格增加辨识度,日语外来词专门用片假名拼写也能一眼从句子中看出来,汉语没必要学英语的书写方式,也没必要学日语用一套专门的符号拼写外来词,但现有的专名号可以让它焕发一下活力,不需要创造新规则,不破坏语言文字规范。(当然,文字排版工作者就会更辛苦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