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open(/www/wwwroot/www.wendadaohang.com/data/md5_content_title/ce/ce28a4881ff1a7814a80b216707a5ec9.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wendadaohang.com/inc/function.php on line 2468

Warning: flock()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www/wwwroot/www.wendadaohang.com/inc/function.php on line 2469

Warning: fclos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www/wwwroot/www.wendadaohang.com/inc/function.php on line 2475
中文与英文之间是否要有空格呢? - 66问答网

中文与英文之间是否要有空格呢?

如题所述

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换种说法,才更容易得到确定的答案:任何两个字符之间,都需要「空隙」。就像西文 typography 中已经相对成熟的 kerning,中文也需要同样的东西。很自然地,中文字符与西文字符交替出现的时候,也需要合适的 kerning。然而问题是目前的计算机字体,在这方面的设计很差。在网页的文本中,利用手工添加空格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调整中英文字偶之间的空隙,然而这终究是个临时的「折衷」办法。类似的「空格折衷」,在机械打字机普及的时代,有更多例子。我不反对暂时性地使用空格来调整字符之间的空隙(在明显可提升可读性时,很支持),但我非常反对将此列入规范或标准之类的东西。西文 typography 里有句话:The space bar is not a design tool.(在 Ellen Lupton 的著作 "Thinking with Type" 里就提到了。)我总的观点:不反对现有技术条件下手工加空格,但反对规范化或标准化之类。西文等某些文字中,空格起分词作用,这样的“空格(空隙)”,的确适合由写作者来主动加入。而现代汉语则是以选择不易产生歧义的表述方式来“隐性分词”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05

我们也本应避免将“日”和“月”写得太靠近而被误读为“明”(虽然它会很丑陋)——幸而,目前的字体设计已能良好地帮助我们避免了。英文单词嵌入到中文时,首先几乎不会产生分词障碍;而类比“日月”,中英文交替出现时,也应通过字体设计等其他“自动化技术”来避免视觉的干扰,乃至提高视觉美观性。对于日常的应用文体,中文写作一般仅通过分段来控制正文的行文节奏;在段落内,无需手工换行(软件自动化或后续文字设计师会解决这一问题)。而手工添加空格来控制节奏,更不需要。相对地,现代中文诗中,作者常会在一个段落内,通过手工换行,来表现行文的节奏(且后续的文字设计师或软件,无权随意改动这些分行设定)。如果有类似地特殊写作需求,则作者主动添加空格的做法自然可取——但这不在本题讨论范围之内。中英文粘连时所加入的空格,更大的作用是“视觉美化”,而非控制节奏。这样的空格,正是类似在机械打字机时代,打字员在段前或句末手工所添加的空格。在自动化技术还不完善时(例如目前的网页显示等),可以适当手工操作来弥补;但不应建立相关行文准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