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是怎样发展的

如题所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职业教育作为战后经济重建的一部分,受到极大的重视。德国从健全职业教育法规体系入手,将职教与普教相结合,多形式完备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双元制培训机制,加强职业指导,进一步促进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一、健全职业教育法规体系,以法令形式保证职业教育的实施。1871年,德国宪法就将职业教育定为义务教育。它规定18岁以前完成普通教育而未进高级中学就学的青年必须接受义务职业教育。战后的有关各项条款一般是以前法定内容大重申或修订。特别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的发展及科技进步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使职业教育体系适应经济走向市场,依法发展,联邦德国颁布了十多项有关职业教育的法令,如《职业教育法》、《职业促进法》、《实践训练师资规格条例》、《手工业学徒结业考试条例》等。其中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是最基本、最权威的法规。它对当今社会条件下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企业培训条件作了详尽的要求;对承认的13类约450个专业(工种)作了具体规定;对社会参与与监督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同时,对各类职业训练制度、组织、期限和考试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野对原则教育研究工作作出了决定。依法发展,违法必究,法规体系的健全为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和良性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二、多形式完备职业教育体系。战后,德国又建立了职业补习学校、继续进修学校等,组成了德国第二条教育途径,使德国职业教育具体实施形式多样。仅教育机构而言。它既有普通职业教育机构,也有训练残疾青少年的特殊职业学校,几乎社会上所有职业人才都可在相应的职业学校中得到培训。现有450个职业可培训后获得合格证书。就培训时间而言,有全日制、部分时间制;有白天授课也有夜间授课、函授等。修业年限1—4年不等,招生条件各异,办学既有私立的、公立的,也有企业单位独办的和企业联合办的。这种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德国培训各级各类职业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建立“双元制培训体系”。德国建立有职前与职后教育相结合的双元制教育体系。有为适龄青年接受职业教育的学校,也有为在业人员进修提高的学校。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衔接,成为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网络,为广大适龄青年和就业人员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教育和进修提高的机会。为充分调动企业界的积极性,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积极性,德国采取职业培训与就业制度相结合的方法,促使各行各业都来办职业教育,广开了办学渠道,促进了配套的职业教育网的形成。由于职业培训与就业制度相结合,培训与直接的生产过程密切结合,可以利用企业的设备和人员条件,这样就节省了学校单独承担职业训练的情况下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学徒在训练过程中可以直接参加物质生产过程,既可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又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从而也可以改善本身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四、建立职教与普教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战后德国,职业教育并不是从职业学校才开始的,而是在中学就开始了职业预备教育。有了中学的预备阶段,职业教育不是突然进入学生的学习活动,这便于学生自然过渡。同时,又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联系更紧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战前,德国实科学校的毕业生都直接就业。战后,由于普及义务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有关法令规定,实科学校逐渐变为进入职业教育的一种预备教育阶段。后来又增加了主要学校作为职业预备教育。1969年设立的专科高中是专为进入职业教育而又想升入高等学校的学生创办的。后来设的职业完全中学也是如此,这两类学校的设立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得到进一步的沟通。
五、建立系统的职业指导体系。 为了帮助学生在小学后定向分流,及在后来选择培训工种中作出比较适合的选择,德国各州相继成立了职业指导总局。德国的职业指导,从小学4年级就开始考虑学生适合上哪类中学。然后,经过两年的观察、定向,确定究竟上哪类中学。在中学里,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到9或10年级最后决定培训工种。这样经历6年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和家长反复了解扩大视野,比较主动和灵活地确定将来从事的工作。时间是充裕的,指导也很系统。正是由于其完备的指导系统及良好的指导工作,才使得德国职业教育运行至今仍广受人们的欢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02
通观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其主要特点可概括为:

1.有关职业教育法规体系健全,以法令形式保证职业教育的实施(基础)

德国职业教育的各个方面均有详尽的法令规定。最早的法令起于中世纪,它规定了入学条件和学校义务、师资培训和、修业年限、每个工种的学科设置和具体培训办法等。这些法令使职业教育有了法律保障,使办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1871年宪法将职业教育定为义务教育。它规定18岁以前完成普通教育而未进高级中学就学的青年必须接受义务职业教育。战后的有关各项条款一般是以前法定内容大重申或修订。特别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的发展及科技进步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使职业教育体系适应经济走向市场,依法发展,联邦德国颁布了十多项有关职业教育的法令,如《职业教育法》、《职业促进法》、《实践训练师资规格条例》、《手工业学徒结业考试条例》等。其中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是最基本、最权威的法规。它对当今社会条件下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企业培训条件作了详尽的要求;对承认的13类约450个专业(工种)作了具体规定;对社会参与与监督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同时,对各类职业训练制度、组织、期限和考试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野对原则教育研究工作作出了决定。依法发展,违法必究,法规体系的健全为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和良性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2.多形式、多层次、多阶段——职业教育体系完备

从根本上说,它是适应德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需要的。联邦德国的职业教育与整个人的教育过程密切联系着。由这个体系实现的中等职业教育是一个从普通学校里的职业预备教育开始,经职业基础教育到职业专业教育乃至职业继续教育的由低级到高级,由一般到专门,逐步深入的过程。因而它包括了职业预备教育、职业基础教育和职业专业教育的各个教育阶段。(多阶段)

德国职业教育具体实施又形式多样。仅教育机构而言,它既有普通职业教育机构,也有训练残疾青少年的特殊职业学校。同时,几乎社会上所有职业人才都可在相应的职业学校中得到培训。现有450个职业在可培训后获得合格证书。就培训时间而言,有全日制、部分时间制;有白天授课也有夜间授课、函授等。修业年限1—4年不等,招生条件各异,办学既有私立的、公立的,也有企业单位独办的和企业联合办的。这种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为联邦德国培训各级各类职业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多形式)

在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学校层次又较多。有为适龄青年接受职业教育的学校,也有为在业人员进修提高的学校。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衔接,成为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网络,为广大适龄青年和就业人员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教育和进修提高的机会,形成了一个初、中、高比例结构合理、职前与职后教育相结合的双元制教育体系。

3.以双元制为核心

在德国职业教育中,作为职业教育主要阶段的专业训练,主要在“双元制培训体系”中以学徒制培训方式实现的。这种训练将职业教育体系与就业体系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具体表现为:职业培训与就业制度相结合,雇主和雇员对培训制度的结构、内容和各培训过程认识一致;通过职业学校可以获得职业工作经验;经过训练能迅速地适应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这种训练由私人直接掌握。因此,它能充分调动企业界的积极性。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积极性,促使各行各业都来办职业教育,广开了办学渠道,促进了配套的职业教育网的形成。

另外,双元制体现了国家、私人经济、学校及企业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由于它的孙了与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大生产密切结合,所以它对经济部门需要的反应十分灵敏。能够及时估计到职业结构的变动和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并相应地不断抛弃过时的或显得多余的职业和训练章程而代之以新的。就这一点而言,它是一个高效能体系。它的优点还不止此。由于训练与直接的生产过程密切结合,可以利用企业的设备和人员条件,这样就节省了学校单独承担职业训练的情况下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又比如,学徒在训练过程中可以直接参加物质生产过程。这样既可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又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从而野可以改善本身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4.注重实践以及严格的训练与考试制度

联邦德国职业教育一向贯彻严格训练、注重实践的方针。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员在毕业时必须经过实际操作与考试与理论考试,这自不待言。在其他各类职业学校中,每所学校都建有实验室、实习车间或模拟操作室,每个学员不但必须接受严格的实际操作训练和实习训练,学员在毕业时都必须进行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考试,惟有通过这种国家考试者,方被承认具有某种职业资格。异因此联邦德国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进入职业生活时不仅在文化素质方面,而且在实际操作技术方面,都比较符合实际需要,能够不再经过熟悉业务过程而直接作为一个熟练工人或技术人员参加工作。

5.职教与普教有一定程度上的沟通与紧密结合

在德国,尤其是战后,职业教育并不是从职业学校才开始的,而是在中学就开始了职业预备教育。有了中学的预备阶段,职业教育不是突然进入学生的学习活动,这便于学生自然过渡。同时,又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联系更紧密,成为一个有机地整体。一战以前,实科学校的毕业生都直接就业。一战后,由于普及义务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有关法令规定,实科学校逐渐变为进入职业教育的一种预备教育阶段。后来又增加了主要学校作为职业预备教育。1969年设立的专科高中是专为进入职业教育而又想升入高等学校的学生创办的。后来设的职业完全中学也是如此。这两类学校的设立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得到进一步的沟通。

6.系统的职业指导

由于青年对劳务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适应性了解并不多。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在小学后定向分流,及在后来选择培训工种中作出比较适合的选择,各州相继成立了职业指导总局。系统的职业指导逐渐发展起来。德国的职业指导从小学4年级就开始考虑学生适合上哪类中学。然后,经过两年的观察、定向,确定究竟上哪类中学。在中学里,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到9或10年级最后决定培训工种。这样经历6年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和家长反复了解扩大视野,比较主动和灵活地确定将来从事的工作。时间是充裕的,指导也很系统。正是由于其完备的指导系统及良好的指导工作,才使得德国职业教育运行至今仍广受人们的欢迎。

7.超前适应性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是:立足国情,放眼未来,超前适应,满足市场。既考虑到今天的市场,也为明天的市场作准备,超前预测、超前调整。为适应市场现状,职业培训工种调整为6大职业17个专业方向。在研究中,主要研究当前和未来面临的急需解决重大问题,突出研究成果的适应性和超前性。

三、各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趋势

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而且还要不断适应它们发展的要求,并以此促进自身的发展。(这就职业技术教育的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领域或多或少总是不断进行着改革的尝试。

20世纪70年代,职业教育领域改革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关于建立企业集体出资提供训练经费的制度的企图,终因私人企业的反对和党派之间的分歧而失败;针对进入职业教育系统的学生职业教育准备不足的情况,在中等教育第一阶段结束后的第十一学级设了职业基础教育年,向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尽可能宽的基础职业知识与基本技能;关于延长普通义务教育到10年的问题争论也是悬而未决,仅个别州实施了10年义务教育;改革成效比较大的要属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是70年代改革的延续与发展。在这段时期,进一步改进职业教育结构,尤其是改善女青年职业教育条件,增设适合女青年的职业训练专业与培训岗位。同时,在某些州中将进一步发展高职,扩建作为实验性的职业学院这类职业教育机构。在职业教育内容方面,着重强调理论教学,并针对新工艺与新技术的发展,职业教育机构改进教学内容,引进各种新工艺、新技术,在一些专业中增设了微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操作等课程。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及社会发展,德国职业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职业教育的国际化

随着欧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国际合作的加强及科学技术国际化的发展。各国职业培训内容、质量标准等都不再仅以本国发展水平来定位了,而应走向国际化。1975年以来,法国和德国为试验一种职工培训的监督和控制办法而合作。1977年两国政府又签定了关于两国颁发的学徒培训证书具有同等效力的协议。这一协议反映了职业培训国际化的趋势。进入80年代,德国因其成功地双元制而倍受瞩目,并为世界各国所效仿。另外,随着国际交往、各国经济合作及人才跨国流动等增加,国际合作办学也成了一种趋势。德国政府或其跨国公司与其他一些国家创办了不少多行业多层次的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中心等。在我国,双元制于80年代开始进入,到了90年代中期,我国有不少城市建有德国职业培训中心,实施德国的双元制培训。随着地区间商品交换旺盛,与各国往来进一步的频繁,竞争日益激烈,德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2.职业教育的高层化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随之对人才质量的需求提高,这必然导致职业教育层次提高。目前德国在保持较大比重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部分学校升格为高等学校。如今在企业中接受培训者的学历水平不断提高,申请接受职业教育的完全中学毕业生人数也不断增多。由此可见,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提高了层次,而且教育水平也在上升。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

随着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劳动力素质结构也开始发生了变化,日益趋向符合型。据此德国提出教育改革方案,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要相互渗透与延伸,并逐步实现普职的融合。要求以往不设职业课程的普通中学设置职业教育课程。同时要求在职业技术学校加强普通教育,以期使二者的教学内容逐渐靠拢。1980年又通过法案,创办综合高中,以最终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为使职业教育的学生获得升入高校的机会,又创办专科高中,以为他们进入高校作准备。

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及生产的发展,既有理论又有社会实践的符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而另一方面,高校学习岗位紧缺,高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面临激烈竞争而失败。为了更好地培养符合型人才,缓和与抑制高校入学及毕业生就业难的压力,也为了进一步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渗透与联络,德国职教界又进行了以下改革的探索。

[1]在完全中学高中生中,运用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方式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职业培训,使他们成为更高层次的实用人才。具体操作是由企业与高等学校合作,创办“特别培训教程”,作为大学和专科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补充。企业利用这种培训教程可以获得按照自己需要培养出来的技术力量。在高等学校技术专业毕业生少的情况下,特别培训教程培养出来的人才有助于填补空缺。这种培训教程试行后受到了普遍欢迎,申请者趋势若婺。

高中毕业生可申请进入该教程学习。每个培训者要与一个培训企业与企业签订合同,根据合同到这个企业的有关部门接受实际培训。理论培训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专门班、职业学院或企业专有的培训机构负责教授。

[2]试行将职业学校与完全中学高中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这种培训教程不仅教授一种职业技能,而且通过培训还要取得一定的学历资格,主要是取得与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学校的资格。该培训中,教学人员由职业学校和传统完全中学的教师组成。学生学习期间安排他们在当地公司和工厂车间和工厂车间劳动,学生学习一些必修的常规科目。他们也学习专业课。

4.注重扩大基础知识,减少培训工种

新技术革命使得劳动力结构及企业产品变化周期缩短。它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这就要求其学徒就业后工作变换的需要。为此,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特别强调基础教育课程及基本技能的教育,尽量扩大学徒的基础知识面。在工种设置上合并了许多工种。最终合并成13大类,进行职业基础教育。同时,专门设立了职业基础年,让所有学生在开始职业培训的第一年,学习职业所在大类的基础知识,并接受职业领域的基本培训。

5.大量发展职业继续教育,重视职业终身教育

由于科学技术、经济结构和劳动组织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因此,经常地更新和扩大已经学得的知识和技能,对个人获得就业机会,企业和整个经济获得成就至关重要。有人甚至认为,职业继续教育是提高企业职工个人素质,灵活应付复杂多变的劳动市场的金钥匙。因此德国特别重视发展继续教育。

促成德国积极发展职业继续教育的另一个原因则是,由于近年来双元制培训的吸引力急剧下降,这导致许多企业很难聘到合格的技术工人。有关专家指出,其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双元制培训的吸引力,否则会导致技术工人严重缺乏。而双元制的吸引力主要取决于职业发展的机遇。因此联邦政府的职业教育政策要致力于进一步改进和扩大职业继续教育的各种条件。

德国大学一向强调专业教育与学科建设。但近年来在改革中不断强化学生从事具体职业的技能,特别是建立了职业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学院向具备大学资格的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开放。高等专科学校也要为在职人员开放切合职业发展需要的业余或函授课程。

科技迅速的发展,使个体必须不断自己的技能,更新知识,这样才能面临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挑战。而企业也必须不断采用新技术,在作出投资决定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人员的培训,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职工迅速适应新形势的能力,以提高企业的生存、发展及竞争能力。国家为了保持在国际经济竞争的实力,也需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及职业能力。大力发展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终身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四、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给我们的启示

从二战后德国社会、经济发展来堪,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确实是一种适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的职业教育体系。这对构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不无启示和借鉴作用。

1.主动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奇怪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调整已迫在眉睫。原已形成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封闭的、层次结构单一的体系,难以与市场经济接轨。因此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构建一个开放性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即必须由单一的职前学历教育扩大到多元的(包括在职、转职、晋职)、多层次的(包括初、中、高)、多形式的(包括全日制、半日制、业余等)、多功能的(包括技术服务、经济创收等)、多学制的大职业教育体系,主动与市场经济接轨。

2.走出教育的封闭模式,形成一个职前与职后结合,职业教育、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协同发展的大职教系统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既要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成功经验,也要面向中国的国情,改革办学体制,走出教育的封闭模式。以职业基础教育为主体,以基础教育、职业继续教育为双翼,积极开发利用企业成人教育的人、财、物资源,形成综合教育实力,构起一个初、中、高结构合理、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门类齐全,协同发展的体系框架,更直接有效地服务于市场经济。

3.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立法,使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依法运作纵观德国职业教育,立法是德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虽然已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但总体上说,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因此,我国应借鉴德国的这一经验,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尽快建立起完备的、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以确保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3-28
二战后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历程如下:
和英国一样德国职业教育最早可追溯至中世纪早期的行会制度。当时,在手工业部门的某些行业中出现了以师傅带学徒,从学徒到帮工,最后成为师傅的学艺方式。到了中世纪后期,这一早期意义上的职业培训方式便流行了下来。
一、校外职业培训史
校外职业培训主要指学徒培训。源于中世纪,其最早的史证是1192年科隆旋工规章。在中世纪以及后来的几个世纪里,学徒训练主要集中于手工业部门。
二、学校职业教育史
最早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学校可以追溯到16、17世纪宗教界与实业界一起举办的星期日学校。到了18世纪,在启蒙运动和重商主义影响下,建立了实科学校、商业学校和各种职业专科学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