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六跟清净指的是什么

还有出家前为什么要梯度,还有那六个点是什么意思

六根清净
【解释】: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
【出自】:隋·隋炀帝《宝台经藏愿文》:“五种法师,俱得六根清净。”
【示例】:寸草不留,~,与汝剃除,免得争竞。 ◎明·施耐庵《水浒传》

凡是出家的僧人都要剃光头发,这在佛教中叫做剃度。
公元前5世纪,在尼泊尔和印度交界的一个释迦族部落里,王子乔达摩·翻达多离家修行,7年后觉悟成佛,开始在恒河流域布教,广收门徒。佛教认为世界是虚幻的,人生是苦难的,只有断除一切烦恼修行成佛,才能达到永恒的幸福。佛祖释迦牟尼最初对迦叶等5人说法时,亲手为他们剃去了头发,表示接受他们做自己的弟子。僧人剃发有三重含义,一是按佛教的说法,头发代表着人间的无数和烦恼和错误习气,削掉了头发就等于去除了烦恼和错误习气;二是削掉头发就等于去掉人间的骄傲怠慢之心;去除一切牵挂,一心一意修行。在我国古代,人们把头发看得十分重要,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必须保护好,不能有损害,否则是对父母的不敬。而佛教要求断除这些无谓的亲情牵挂;三是为了区别印度其他的教派教徒。当时的印度,教派林立。可人们一见到剃光头的就知道是佛教徒了。后来剃头就成了加入佛门的一种仪式。
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时,其他仪式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只要剃掉头发,披上类似袈裟的粗布衣服就是僧人

戒疤,表示受过戒.也不是每年一个.是三个,六个,九个或十二个.

有的僧人头顶上有一些经香火烧灼而留下的疤痕,这是汉地佛教出家人的一种明显的外在标志,于是很多人都误认为凡僧人都要烧戒疤的。在一些搬演唐宋时代故事的电影或电视片里,出现在银幕或屏幕上的僧人们都煞有介事地“烧”上了戒疤,凡稍有佛教历史知识的人看了,都感到十分可笑。

其实,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在受教人头顶上烧戒疤的规定。因此,除了汉地的僧人以外,世界各国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僧人是看不到戒疤的;即使是中国汉族出家人,凡是在宋朝以前受戒的,头顶上也不会出现戒疤。

参考资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02
剃度:指佛教剃发受戒的一种仪式。佛教认为剃发出家是接受戒条的一种规定,又度越生死之因,故名。凡是出家当和尚的人都要剃光头发,这在佛教中叫做剃度。剃须发染衣者为佛弟子出家之相,为去憍慢且别于外道之出家而为之。谓是为三世诸佛之仪式也。因果经二曰:“尔时太子便以利剑自剃须发,即发愿言:今落须发,愿与一切断除烦恼及习障。”智度论四十九曰:“剃头著染衣,持钵乞食,此是破憍慢法。”毗尼母论三曰:“剃发法,但除头上毛及须,余处毛一切不听却也。所以剃发者,为除憍慢自恃心故。”行事钞下四曰:“五分佛制半月剃发。”地藏十轮经四曰:“我今恭敬礼,剃发染衣人。”有部毗奈耶四十六曰:“剃发染衣,其事未办。”

【六根清净】

消除眼等六根,无始以来之罪垢,以无量之功德庄严之,使之清净洁白也。由此清净之功德而六根各发无碍之妙用,且得六根互用之自在也。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中略)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亦见其中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处,悉见悉知。(中略)以是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经中具说六根,今举初后之二根)。普贤观经曰:“乐得六根清净者,当学是观。”圆觉经曰:“心清净,眼根清净,耳根清净,鼻舌身意复如是。”知度论十一曰:“布施时,六根清净善欲心生。”
第2个回答  2009-08-02
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剃头的含义是斩除烦恼根。
第3个回答  2009-08-03
与天地为一,超然物外,没有分别与对待,但明明白白、洞若观火,没有丝毫杂念,已是罗汉境界。阿弥陀佛
第4个回答  2009-08-02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消除眼等六根,无始以来之罪垢,以无
量之功德庄严之,使之清净洁白也。由
此清净之功德而六根各发无碍之妙用,
且得六根互用之自在也。
佛门剃光头原要用燃着的香火在光头上
烧九个香疤,以表明正式出家.
还有那香疤叫”烧戒”具体意义不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