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幼儿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

如题所述

幼儿教育在原始社会即已存在,且该时期的幼儿教育只是一种生存教育,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手段主要是口耳相传和实际动作的简单模仿。

在经历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后,传统幼儿教育与封建政治、伦理道德思想不断融合,强调“孝悌、诚信、立志、为善”,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与阶级性。这种以封建礼教作为家庭教育的唯一知识范围和道德准则的教育模式,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最终在近代实现转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6
1、原始社会时期的幼儿教育 社会特点:生产力低下,所有青壮年都要参与劳动;群婚制,没有固定的家庭;生产资料公有,没有阶级划分。幼儿教育特点:幼儿教育完全融合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由妇女和老年人向儿童传授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经验;幼儿接受氏族内的公共教育。,幼儿教育没有阶级性,所有幼儿接受平等的教育。
2、奴隶封建社会的幼儿教育 社会特点:私有制出现,人群划分不同等级 幼儿教育特点:幼儿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3、资本主义社会的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机构首先在欧洲诞生,是由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于 1816 年创办的“幼儿学校”,最初出现的幼儿教育机构多由一些慈善家、工业家举办,实质上不过的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而已。
4、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是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通过他特制的玩具-——(“恩物”)来学习。
我国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 1903 年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当时的这些幼儿教育机构完全抄袭日本,显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特点。
现在的儿童教育比之前好很多,而且有专门的老师教育,之前的都是老人和妇女教孩子。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第2个回答  2022-07-05
幼儿教育在原始社会即已存在,且该时期的幼儿教育只是一种生存教育,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手段主要是口耳相传和实际动作的简单模仿。
在经历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后,传统幼儿教育与封建政治、伦理道德思想不断融合,强调“孝悌、诚信、立志、为善”,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与阶级性。这种以封建礼教作为家庭教育的唯一知识范围和道德准则的教育模式,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最终在近代实现转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