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紫鹃主人

红楼梦紫鹃主人是谁?

紫鹃原来是贾母身边的丫头,和鸳鸯她们是一起的。因林黛玉进贾府时身边只跟来一位乳娘和一个小丫头叫雪雁的,贾母觉得雪雁年纪太小,一团孩子气恐怕无法尽心照顾黛玉,于是便让紫鹃跟在黛玉身边照顾。她对黛玉非常尽心,还曾经几次为了黛玉的心事去试探宝玉的意思,黛玉临死之前对她道出两人虽为主仆,但情同姐妹是作者对紫鹃的温柔善良最大的肯定。当日黛死钗嫁之时,她痛哭着到处找宝玉,但是那是宝玉大婚之时,本来就是要瞒着黛玉进行的,她没能找到宝玉去让黛玉见最后一面,回潇湘馆后和李纨探春一起送走了黛玉,黛死之时身边只有这三人,她算是尽心到最后一刻了。她为黛玉之死而深恨宝玉,虽然后来宝玉在痛哭潇湘馆那一夜取得了她的原谅,但是她终究因为黛玉之死而满心悲凉,她无法想象自己落得像黛玉或者晴雯还有大观园里那些最终随便被配了人的女孩子们的下场,在惜春誓言出家之时她主动提出要跟着一起出家可以照顾惜春,后来贾母应允了,后来终究常伴惜春于青灯古佛之旁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18
林黛玉
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最主要的女性人物之一。
林如海与贾敏的女儿,因母亲去世,又无亲生兄弟姊妹作伴,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林黛玉出身于姑苏钟鼎世家,书香之族,祖籍姑苏,家住扬州。先祖曾世袭列侯,父亲林如海乃是前科探花,升至兰台寺大夫,又被钦点为扬州巡盐御史;母亲贾敏是贾母的女儿,贾政的妹妹。“诗礼名族之裔”其实是贾政为儿女择亲时所强调的,林黛玉的出身可谓既有“钟鼎之家”的尊贵,又不乏“书香之族”的高雅。林如海四十岁时,仅有的一个三岁之子死了,因膝下无子,只有嫡妻贾氏生了女儿黛玉,爱如珍宝。
黛玉从小聪明清秀,与诗书为伴,但父母让她读书识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母亲去世后黛玉进京,与宝玉一同深得贾母关爱。不久父亲病故,她便长住贾府,逐渐与宝玉相知相爱。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官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 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他和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王夫人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最后泪尽而逝。
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首词中尽现了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我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形容词来综合形容这样脱俗的美和媚,或者“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也或者“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 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
黛玉天生丽质,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却又作出“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葬”的诗句,为何?就是因为太注重细节了吧,到头来竟在无奈中香消玉殒,留下千古遗愿。
可惜了,红颜薄命。
黛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哭得最美的女子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0418.htm

第2个回答  2009-06-28
归根结底是贾母,所以紫鹃才担心林黛玉若外嫁就“不能总在一起”。紫鹃原是贾母身边的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贾母见黛玉只有幼雪雁与老王嬷,“料不省心遂力的”,便赐了鹦哥与她。可我读过的三个版本,只有程乙本说了黛玉给鹦哥改名叫“紫鹃”,庚辰、甲戌都没说过。
第3个回答  2009-06-22
林黛玉呀
紫鹃本来是老太太的人
后来林黛玉刚进贾家的时候带了一个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丫鬟
老太太心疼黛玉就让紫鹃去陪黛玉了
紫鹃比黛玉稍微年长点
后来宝玉结婚的时候紫鹃不愿意骗宝玉和黛玉,
因此是黛玉带过来的丫鬟站在宝钗的旁边
当晚黛玉去世的时候就只有紫鹃在旁边服侍着
紫鹃对黛玉是挺衷心的
第4个回答  2009-06-24
紫鹃本是贾母的丫鬟名为鹦哥,林黛玉初到贾府时只带了一个奶娘和一个叫雪雁的小丫鬟,所以贾母便将鹦哥派给黛玉使唤,改名紫鹃。因此严格意义来说,紫鹃是黛玉的丫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