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的起源和历史

详细一点的,拜托啦

考古学家在2万年前的原始人穴居遗址中,曾发现过牛群的图象。另有人在一座古城的废墟中找到了公元前3500年的一幅挤奶图画,至少在那个时候,人类已经开始用牛奶做饮料了。据史料记载,古罗马人曾用掉奶浸泡过的面包屑搓脸,他们相信这样做可以使皮肤白嫩。一位罗马皇后每天用牛奶洗澡,她认为这可以增进身心健康,并能保持身体健美。

在中世纪的欧洲,牛奶作为药物的功用被人们大大地夸张了。当第一批欧洲移民涌向北美大陆去淘金时,尽管漂洋过海的木帆般拥挤不堪,但人们仍然要带上大批奶牛。多少世纪以来,人们一直是靠从自家的奶牛或附近的奶牛群来挤取牛奶。因为牛奶不易保存,在常温下数小时就会腐败,所以那个时候,喝奶并不象喝水那么方便。

到1851年,牛奶公司的创始人盖尔·鲍尔顿找到了一种从奶中取出部分水分的方法,这使牛奶的存放期延长。4年后,法国化学家和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发明了低温灭菌法,牛奶经过灭菌处理,可以更长时间地库存,并可安全送到用户手里。这之后,牛奶作为一种方便饮料的消费范围便越来越广。

中国是一个男耕女织的农业大国,包括饲养奶牛在内的畜牧业,一直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随着科学和现代生活的发展,人们对牛奶的认识逐步加深,消费量不断增加。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牛奶一直是婴幼儿的辅助食品和老弱人等的滋补营养品,是一种奢侈品。

牛奶作为一种相对音及的大众饮料发展起来,是80年代的事情。一方面,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收入增加了;另一方面,奶牛的饲养、奶制品加工和销售网的扩大,也都有了相应的发展。

扩展资料

牛奶的营养特点

牛乳及其制品是膳食中蛋白质、钙、磷、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B2的重要来源之一。

1、蛋白质

牛乳中蛋白质含量为2.8%~3.3%,主要由79.6%的酪蛋白、11.5%的乳清蛋白和3.3%的乳球蛋白组成,另有少量的其他蛋白质,如免疫球蛋白和酶等。牛乳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87%~89%,生物学价值为85,属优质蛋白质。

2、脂肪

乳类脂肪约为2.8%~4.0%,以微粒状的脂肪球分散在乳液中,呈很好的乳化状态,容易消化吸收,吸收率高达97%。牛乳中的脂类主要以甘油三酯为主,少量磷脂和胆固醇,乳脂肪中脂肪酸组成复杂,油酸占30%,亚油酸和亚麻酸分别占5.3%和2.1%,短链脂肪酸含量较高,约为9%,是乳脂肪具有良好风味及易于消化的原因。

3、碳水化合物

乳类碳水化合物主要为乳糖,牛乳乳糖含量约为3.4%~5.4%。乳糖在肠道中能促进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率;促进肠道乳酸细菌,特别是双歧杆菌的繁殖,改善人体微生态平衡,促进肠细菌合成B族维生素。

4、维生素

牛乳中几乎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其含量与饲养方式、季节、加工方式等有关。牛乳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可以提供相当数量的核黄素、维生素B12、维生素A、维生素B6和泛酸。

5、矿物质

牛乳中矿物质含量约为0.7%~0.75%,富含钙、磷、钾、硫、镁等常量元素及铜、锌、锰等微量元素。100mL牛乳中含钙110mg,为人乳的3倍,且吸收率高,是钙的良好来源。

牛乳中钙和磷的比值为1.2:1。牛乳中的钾、镁元素含量也较丰富,有利于控制血压,并成为动物性食品中唯一的成碱性食品。但其中铜、铁含量较低,必须从其他食物中获取。

6、其他物质

乳中还有大量的生理活性物质,其中较为重要的有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生物活性肽、共轭亚油酸、酪酸、激素、生长因子和多种活性肽类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4
挤奶的牛和乳制品的生产,在我国有久的历史,远比外国为早,起码在2000多年前已载入《礼记》和《周礼》等古书中。到秦汉时代,连马奶和奶酒也成了高级的饮品。北魏的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第五卷里还详细介绍了乳牛饲养,挤牛奶以及制造各种乳酪产品的方法。从唐、宋的本草经一直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把牛奶及其乳制品当作滋补的食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奶汁主治补五脏,令人肥白悦泽、益气、治瘦翠、悦皮肤、润毛发。”并著有《服乳歌》一首:“仙家酒,仙家酒,两个壶芦盛一斗;五真醍醐,不离人间处处有。丹田若是干涸时,咽下重楼润枯朽;清晨能饮一升余,返老还童天地久。”又如唐朝太仆寺当时所属的典牧署,是专管酥酪的部门,而且设有主酪74人。 由此可见,牛奶供应之大和制造乳产品的规模了。宋朝设有孳牧所,有奶牛多达650头。最早记述我国古代奶粉的,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他在游记中曾描述过我国元代蒙古骑兵携带的一种食品奶粉:当时元代骑兵远征亚、非、欧时,每个骑兵的马背上都有一个皮袋,用来放奶粉和水。行军途中,战马奔驰,袋内奶粉和水被搅拌成一种耐饥解渴的美味饮料。
第2个回答  2020-04-02
第3个回答  2009-07-26
  节日名称:“国际牛奶日”
  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Milk Day
  国际牛奶业联合会于1903年在布鲁塞尔成立。现有39个成员国,大部分为欧洲和美洲国家。1961年5月,国际牛奶业联合会在德国举行了第一个庆祝“牛奶日”活动,并决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二定为“国际牛奶日”。

  节日由来
  5月17日是第45个国际牛奶日。 “国际牛奶日”是由德国促进牛奶消费者协会在20世纪50年代最先提出来的,后来被国际牛奶业联合会所采纳,并沿用至今。

  节日主题
  “国际牛奶日”活动的目的是以多种形式向消费者介绍牛奶生产情况,直接了解消费者对牛奶生产和乳制品加工的要求。
  乌鲁木齐市奶业协会于1999年第一次举办纪念国际牛奶日的大型宣传活动,2005年的宣传主题是:乳品安全与人体健康。
  “国际牛奶日”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宣传牛奶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我国从1999年开始宣传“国际牛奶日”,鼓励人们多喝奶,通过对牛奶的宣传促进和启动消费市场,进而带动牛奶的生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终达到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http://baike.baidu.com/view/162885.htm

  研究发现人类食用牛奶历史不到7000年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类食用牛奶的历史还不到7000年。

  最新的研究表明,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还无法消化牛奶,喝了牛奶的话就会生病。

  婴儿天然潜水反应:走近最神奇的水下顽童 …… [详细][更多精彩]
  喜马拉雅神秘“雪人”现身
  [雪人真的存在吗?][网友PK] [热门话题]
  ·上海社科院教授: 李亚鹏谢霆锋是丑男典型
  ·7旬老翁能抗380伏高压电 身体当导线(图)
  ·研究显示:面相和手掌泄露男人性功能(图)
  ·埃及双头小女孩 另一个头也有思维?(图)

  就是在今天,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的数十亿人仍然因为遗传基因的问题,体内不能产生足够的乳糖酶而无法消化牛奶。但与之相比,几乎所有的欧洲人和美洲人都能喝牛奶———而且常常每天喝。

  德国和英国科学家经过遗传学研究发现,欧洲人是在最近7000年间才适应了喝牛奶。研究人员对公元前5000年的人类遗骸进行分析发现他们身上缺乏使成年人能够消化牛奶而不产生任何副作用的基因。科学家认为,人类是在饲养牛羊等家畜兴起后才渐渐适应了喝牛奶,这也使早期的欧洲人拥有更大的生存机会。

  今天,北欧人中有90%以上的都能消化牛奶,一部分非洲人和中东人也能消化牛奶。但在全球其他地区,还有很多人没有获得成年后消化乳糖的能力。乳糖是牛奶中存在的主要碳水化合物,牛奶中的乳糖进入小肠后,应该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单糖吸收,但如果乳糖酶缺乏,乳糖不能完全被分解吸收,就会产生腹胀、腹泻等不消化症状。

  是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马克·托马斯博士研究小组成员之一。他表示,欧洲人在最近7000年间获得了消化牛奶的能力。

  马克·托马斯博士指出,生活在欧洲的人类祖先通过饲养奶牛使牛奶成为他们的重要营养来源,久而久之就获得了成年后消化牛奶中乳糖的能力,并遗传给后代。牛奶营养丰富,不像河水那样容易被寄生虫污染,而且不受农业歉收等自然危机的影响,因此这些人生存机会更大。

  该研究小组对在欧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骨骼进行DNA分析———据估计这些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生活在公元前5840年至公元前5000年。科学家发现,这些人体内缺乏使成人消化乳糖的基因,那也意味着在当时的欧洲大多数人都不能消化牛奶。

  马克·托马斯博士说:“在距今7000至8000年前的欧洲,人类祖先还无法消化牛奶或者说很罕见,到今天喝牛奶在中欧和北欧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只能说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我们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这一研究结果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07-26
中国乳品消费在逐步扩大,但目前成规模的消费市场还远没有形成。中国许多人还没有喝牛奶、食用乳制品的习惯,尤其是农村市场还远没有打开,还有相当部分的人因经济条件所限消费不起,消费习惯的培养还需要一个过程。乳企须研究中国乳业发展的规律,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加强乳业发展的计划性。
随着中国乳业的迅速发展,产品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已成为技术装备先进、产品品种较为齐全、初具规模的现代化食品制造业,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乳制品消费市场会不断扩大并趋于成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乳制品消费最大的潜在市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