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时期写的

在什么时候,在前半生还是后半生?

  1、《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作者结婚前后,居汴京这段时期,回忆故乡往事而写成的,也就是词人十六七岁至二十三四岁之间的作品。
  2、原文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3、译文
  还记得那次在溪边亭中游玩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尽兴以后大家乘着夜色赶快掉转船头,却不料走错了路小船划进了藕花深处。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鸣鹭。
  4、简析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全词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它以女词人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1
  1084年李清照出生,1127年金兵入侵。
  宋室南渡之前,李清照生活美满,作品热情活泼,明快天真,多写少女生活的无忧无虑。
  她的公公赵挺之在宋徽宗时期做过副宰相,她的丈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学家。婚后,两人感情很好,一起收集古物,编辑《金石录》,生活非常幸福。她的另一首《如梦令》,正是这种生活的写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追问

这是她在金兵入侵之前写的?

追答

是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12-09
唐圭璋:李清照《如梦令》第一句云“常记溪亭日暮”,“常”字显然为“尝”字之误。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原为抄本。并非善本,其误抄“尝”为“常”、自是意中事,幸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卷十一荷花门内引此词正作“尝记”,可以纠正《乐府雅词》之误,由此亦可知《全芳备祖》之可贵。纵观当代选本,凡选清照此词者无不作“常记”,试思常为经常,尝为曾经,作“常”必误无疑,不知何以竟无人深思词意,沿误作“常”。以讹传讹,贻误来学,影响甚大。希望以后选清照此词者,务必以《全芳备祖》为据,改“常”作“尝”。

如果照这样说的话,这应该是一篇追忆诗。她遭受了重大变故,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那些场景在她的脑海中一再出现,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具体参照百度百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