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如梦令是李清照的前期作品还是后期的

如题所述

李清照出生时的北宋是词的极盛时期。词从唐五代发展到宋代,历经数百年的历史。因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词在宋代开始繁荣起来。李清照就词苑其中的一朵奇葩。她的词作可谓独步一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词曲类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易安体”,流传千古。她不追求华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入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李之仪《跋吴师道小词》)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而我们也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婉约派“宗主”李清照词作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在不同的境遇下,她的词所表现的情感也大不相同。而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个分界点就是靖康之难。何为靖康之难?靖康之难是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发生于北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故称靖康之难。公元1120年,宋金两国结成海上之盟,并协议由金攻打辽的中京,而宋攻辽燕京,事成之后,燕云十六州归宋所有,其余国土都将归属于金国。后来金兵攻破辽中京,然而宋朝二十万大军却惨遭失败的命运。燕京随即被金人所攻占,天祚帝被俘,辽国也就此灭亡了。金灭辽的战役严重暴露了宋军的腐败。宋朝没有按协议的内容完成任务,却要求实行协议的结果,即要求金人履行合约,将燕云十六州纳入宋的版图,而金人又反指宋人没有履行攻打燕京的盟约,不肯让出燕云十六州。于是宋朝便用岁币将燕云十六州买回。公元1123年7月,前辽国将领、金平州留守张觉以平州降宋,而后又到已归属宋朝的燕山府任职,金人就以私纳叛金降将为由问罪于宋朝。北宋不得已斩了张觉,却又引起燕云十六州的汉人不满。公元1125年8月,金国以张觉事变为由攻打宋朝。靖康二年(1127)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在城内搜刮数日,掳获徽宗,钦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后北撤,而东京城中无论是公家还是私人的积蓄都为之一空。北宋惨遭灭亡。

以靖康之难为界,李清照在北宋生活与在南宋生活时所做的词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前期主要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期主要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而词风变为凄凉悲痛。同样是出自李清照之手,为何会有如此的差别?我们说,作家进行作品创作,尤其是像诗歌、词这样的作品,与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有着莫大的关系,那么,李清照当时是怎样的心境呢?又是在怎样的情境下才有那样的心境的呢?就让我们通过李清照的作品及当时的背景等因素来看看她词风变化的原因吧。

出生于书香世家的李清照自小无忧无虑,天资聪颖,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优越的生活条件让她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品读与创作中去,并且受父母亲的影响,更是对书籍爱不释手。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文学上也颇有建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济南一带一向很有名望,母亲王氏也不同于一般的无知妇孺,是一位有学养的女性,知书达理,善做文章。能有这样的父母,也算是李清照的福气,并且与李清照成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有着莫大的干系。特别是她的父亲李格非,是著名的《洛阳名园记》的作者,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李清照之后被广泛地称赞为“用事明当,工于用典”,她的父亲自然有一份大功劳。只有自小饱读诗书,才会有那样的博学,只有本身博览群书,才会有那样的真知灼见。在父亲的精心培养之下,李清照的才能渐渐显露出来。
虽然具体的生活地点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确定,但据考证,少年时代的李清照多半生活在汴京,即北宋时期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交通的一个中心点,在当时也算是相当繁荣的一个地方。自古女子不用关心国事,但像李清照这样的才女,怎会不处处留意。当然,这个时期,她能够观察到的,也多半是人们衣食无忧,街市上车水马龙这样的昌盛景象吧。所以,像李清照这样鲜少能接触到社会底层的深闺佳丽,自然不会洞悉到繁华背后的暴风雨,在她眼里,整个大宋王朝国泰民安。
到了建中靖国元年(公元一一零一年),李清照十八岁了,在这样一个青春花季,她结婚了。丈夫赵明诚是朝中大臣赵挺之的第三子,大李清照三岁,自小喜欢访求前代金石刻辞,对于金石的收藏与研究的嗜好可以说是一种天性。具体是因为何种原因或是两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相知并且相许,我们难以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两人在一起算是志同道合,志趣相投,一起吟诗作赋,一起搜集金石古玩。赵明诚对于李清照这样优秀的才女相当满意,在李清照三十一岁绘像的题词里,曾称赞她的词的清丽,品貌端庄,说她真是可以一同隐居的伴侣,而李清照对于赵明诚这个丈夫也是颇为在意,知道他最喜好的事是金石刻辞、古物、字画的搜求和研究,就帮着他一起整理考订,一同抚摩观赏,平时跟着省吃俭用,攒下钱来只为那些“瑰宝”。后来虽然由于政治上的关系,他们只能回到赵明诚的故乡诸城,并且一住就是十余年之久,但婚姻还是温馨的,和睦的,美满的。在那样的家庭条件、社会条件与婚姻条件下,李清照可想而知没有什么忧愁可言,她是幸福的。而在宦门中长大又嫁入宦门之中,虽不能说是如何的轰轰烈烈,但也是充满情趣,充满了欢声笑语的,所以,她的前期词作的基调是以轻快明丽为主的,表现的是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间或有因丈夫不在身边而产生的离愁别苦,如《醉花阴》。描述了重阳佳节时分独自一人的孤独情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表达了因思念丈夫而产生的愁寂心情,又如《一剪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写的是与丈夫分居异地的浓浓相思;《好事近》,“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既是伤春,又是对丈夫的怀念之情。
前期词中,二首《如梦令》乃为代表: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初次品读,就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愉悦的心情,一副五彩斑斓的荷湖日暮图就浮现在眼前:一个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荡舟少女,也是一个热爱生活,活泼率真的梦幻女孩,水面上有盛开的藕花,还有被惊起的滩头那一群雪白的鸥鹭。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祥和,彷佛远离了人世的喧嚣,只有大自然的陪伴,少女、藕花、鸥鹭,相互辉映,融成了一体,组成了一副生动有趣的水乡图画。多么惬意,多么让人向往!李清照用“回舟”、“误入”、“争渡”、“惊起”等动词,在这幅画面中渲染迷离动荡的愉悦氛围,把景、物、人、情融会成一片。即使“晚”了,即使“误入”了,也没有打扰到女子的雅兴,看那惊起的鸥鹭,又是一阵春心荡漾。此外,“暮”、“路”、“处”、“渡”、“鹭”,仄声韵到底,干净轻快,读来并且真是朗朗上口,节奏感十足。整首词的用语通俗易懂,却又不失清新隽永的意味,仿佛一切都那么完美无瑕地配合着整首词的主题,就像那个荡舟少女当时所拥有的情怀一样,轻松愉悦,没有柴米油盐,没有三姑六婆,没有国仇家恨,这不就是李清照当时生活的写照么?每天除了吟诗作赋,偶尔也出去郊游一番,遇到良辰美景,感性的她便不能自拔。如此人间佳境,亦醉了李清照的心,让她流连忘返,把她的少女情怀展露无疑。仿佛只是单纯地写游兴欢乐之情,却也是作者生活情感的反应,那么畅快,那么显而易见,生怕别人不知道这人间欢乐一样,将这出游情节描绘得惟妙惟肖,没有任何含蓄,没有任何遮掩,这样的“张扬”,这样的“放肆”!
像这样表达对自然景物,对出游,对季节转换的留恋喜爱之情的作品,在李清照前期大多数词篇中都好似一条生命线一样始终存在着,从不曾消失。当然她的词也不是全然如此“单纯”,仿佛真的不食人间烟火般天真无邪。女人是水做的,尤其是有文化的女子,更不用说李清照这样有着极大才气的女子,她的思想,她的感情都像那涓涓流水一般细腻,深入到了水草根,石头缝。自古文人多伤时,李清照自然也不例外,她的另一首《如梦令》就是这样的代表。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令奠定了李清照的“才女”地位。《尧山堂外纪》记载:“李易安又有《如梦令》云:‘昨夜雨疏风骤······绿肥红瘦’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可谓是轰动一时,人们都不禁为一个女子能写出这样一首好词而惊叹。下面,就让我们来细细品味一番。
一觉醒来,还有淡淡的酒意未消,隐约中记得昨晚雨点稀疏,夜风紧急。心口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滋味,好像有什么东西正在离去,便向“卷帘人”询问,可是卷帘人是个粗心的人,只说海棠花还是依旧。但是你知道吗?你知道吗?绿叶虽然繁茂,花朵却已开始凋谢。
这是一首伤春悼时之作,通篇没有“伤春”的字面而又处处暗含伤春之意,真是曲折委婉,耐人寻味,给人一种别样的意境。李清照伤春,不似寻常人家的感情澎湃,描写百花如何凋零,叙写自己深深的惆怅之情,而是换了一个角度,从视觉、听觉角度出发,只因“昨夜雨疏风骤”,便隐隐感觉到了时光流逝,景色变换,却又不愿自己去证明而只“试问卷帘人”,一个“试”字,包含千种情万种绪,将作者那种急切想要知道而又非常害怕知道的一个矛盾心理展现地淋漓尽致。而一个“却”字,表明作者自己其实已经心知肚明,只是不想承认而已,主观情思毕竟抵不过客观规律,该来的一定会出现,而留不住的,也终究要离去。“知否”连用,更使整首词的感情提升了一个度,你知道吗?你知道吗?恐怕这是树叶繁茂而花朵却开始残缺了。这是生活中极小的细节,主人公发现了,无法独自承受这份伤感而急欲告诉他人,慨叹这韶光飞逝。
如此细腻的情感,也只有像李清照这样细腻的人儿才能拥有,而在她这样一种环境中长大的人,怜花其实就是自怜。同样是细腻之人,黛玉以葬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李清照以怜花来抒发自己对四季无情交替的感慨。怜花,红消香断;自怜,红颜易老。
《如梦令》所表达出的游兴之乐,感慨时光飞逝之情,正是李清照前期词作抒情方面的主要内容。语言通俗易懂,并且天然不事雕琢,情感抒发没有遮掩,向整个社会敞开了心扉,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这在李清照前期词作表现爱情主题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纵观前期词,没有太浓重的情绪,也没有非常沉重的主题体现,都是以少女的情怀和少妇的思念为主,她此时的愁,不是对国家,不是对时代,只是源自于平常生活,发自于对自然事物的感叹,又隐约透露着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先进女子对传统思想、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挑衅。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真是一种弱小的动物,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我们无从知道,也无法改变即将发生的事,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发生,发展,能做的事,就是调整好心态面对,接受。
也许是上苍觉得已经给了李清照这个女子聪明的头脑,优越的生活环境,美满的家庭生活够长的时间了,她也该享受得差不多了,是该收回的时候了,于是,灾难就这么突如其来了。
靖康之难,整个大宋王朝措手不及,表面的浮华瞬间被打破,军队节节败退,黎民百姓仓皇逃窜,都城被占领,国君被掳获,李清照国破家亡,受尽劫难和折磨,命运的剧变导致词作的内容也随即发生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谁还有闲情逸致去欣赏那一滩鸥鹭?绿肥红瘦与国破家亡相比,又是何等的渺小何等的不足挂齿!于是,李清照的整个词风不再是热情的,充满活力的,而是多了份沉重,少了份轻快。这真是肥了忧伤瘦了烂漫,苦了清照啊!
《 武陵春》、《清平乐》、《永遇乐》等,反映的都是在后期所处的环境中,作者那种欲言又止、欲说还休的凄伤的音调,哀婉的思绪。《临江仙》中的“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更表现出作者晚年只剩下与孤独为友,寂寞为伴的苦楚。在这样的环境中,又有几人能一直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地面对周遭?人老了,也就逐渐失去了年轻人的干劲;人老了,经历的多了,也就不会再那么容易满怀激情了。孤身飘零的李清照老了,也更孤独了,于是,一个老者的心态显露出来了,那便是沉郁,浓重。
在李清照后期的词作里,不得不提及那首脍炙人口的《声声慢》。这首词被选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作为一篇必修课文,足可见其价值之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秋天,木叶凋零,满眼尽是枯黄,正是一个伤感的季节。一个人面对这样的景色,不免悲从中来,无奈只能借酒浇愁,可谁知,酒入愁肠,却化作伤心泪,只有愁更愁。窗外风儿呼呼地吹,窗内形单影只面对这满地黄花,从天亮到天黑,都只有孤独一人。
一副多么萧条苍凉的景象,作者晚年基本上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身边没有亲人,只有愁,愁,愁。让我们从头到尾看这篇词,几乎全都是写景的,但是历来又都说这是一篇极其出色的抒情词,这不难让我们想到王国维的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在这里,李清照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所有描写景物的话语实则都是为作者抒发感情服务的,无论是飞雁也好黄花也罢,一举一动都让人觉得愁绪满怀,无从释放。
整首词开篇十四字叠韵,历来为人所称颂,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就赞叹道:“起头连叠七字,以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寻寻觅觅”是行为,只为找回曾经的美好,找回一些温馨的回忆来让如今孤苦的自己回味,但是在寻觅之后,却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少许的,哪怕是丁点儿的色彩都不存在了,放眼望去,只能用暗淡无光来形容这满屋的景象,又怎不让人感到“凄凄惨惨戚戚”?作者借这十四字表达了自己在遭受人生重大创伤后所产生的浓重的愁苦之情,甩不掉,抹不去。整整十四个字,虽无一“愁”字,但又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字字含愁,声声含愁,这就是李清照的高明之处,“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叠字堆砌所产生的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音韵效果,也正如徐虹亭所说:“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也。”如此一来,整首词的感情基调基本上已经出来了,作者又是如何使这个基调充实起来的呢?待我们细细看来。
一个“淡”字,寓意深刻,真的就是酒淡么?主人公本来想把自己灌醉了,人一旦醉了,就会浑浑噩噩,什么感觉都没有了,也就好熬过那漫长的只有一缕昏黄的灯光所陪伴的孤寂夜晚,但因为“淡酒”,作者神智仍是很清晰,就抵不过那晚来风急,无法自拔地陷入深深地伤感之中。而古代人喝的酒比较偏向于我们现在的白酒,所以说,酒性应该是不弱的,又是两三杯,对于李清照这样的妇人,要使她醉倒那真是绰绰有余,但事实是,酒太淡了,细细深究,也只能是因为主人公的愁意太浓,将酒意就盖下去了。虽没醉,反而灌满了愁苦之情。暮色渐起,愁绪加深,目不忍视,耳亦不忍闻,万千愁绪只能无奈地任其喷发。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酒又是一个意象,用“淡酒”来凸显愁之深,愁之重。因为作者整首词所要表达的一个情感就是愁,但又没有“明目张胆”地来描写自己“我好愁啊,我的愁好深啊”,那势必就会以另外一种形式表现,那就是采用意象,用各种不同的,但又为人所知晓的事物来替自己说话。《声声慢》所体现的愁是这样的浓烈,这样急于抒发,李清照将其抽象的情感化作具体的意象来表达,正是一个极佳的发泄方式。那么,除却“酒”,尚有哪些意象为其所用呢?让我们再次回顾这首经典的婉约词。时节是在秋天,面前景物是: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过雁是旧时相识,而人已不是当初的人儿,在这里相遇,真可谓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满地的黄花就好像自己现在的容颜一样,满脸皱纹,憔悴无比,还有谁怜,还有谁爱呢?梧桐是牵愁惹恨之物,雨又是哀伤﹑愁丝的象征,将一切代表忧愁的事物都拿来为自己服务,尚嫌不够,那就再在篇末加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的主题句。“愁”,全词的词眼。正如笔者上述所言,作者整首词所要表达的是一个“愁绪”,而大篇幅的内容并没有提到这个“愁”,现在却在篇末出现,作者用意颇深,或者说,所有的感情强忍到这会儿已经难以自控了,就像水满缸了,自然就会溢出来一样,作者此时的情绪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一个满点,但是这种情绪又不是一个简单的“愁”字就能概括的了的,可又实在是没有相称的形容词可以来形容,那么,就只能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了。非常哀婉的结束整篇词作,也带着几分无可奈何,透露着作者内容深深的孤独。
这就是《声声慢》,一位老妪独自一人伤感地坐在窗口,默默地看着窗外那一切,她的心在流泪,她的目光已经变得空洞,她的情感被国破家亡所填埋,她的率真活泼被长年的颠沛流离所吞噬,只剩下满地黄花,一身憔悴。整首词感情低沉,浓郁,一种浓浓的愁苦之情怎么都挥散不去,贯穿着始终,这也是李清照后期词的主要特点。
后期,李清照的词所涵盖的内容,已不单纯的以自身为主。这样一个有才气的女子,必定是关乎社稷的,以前只是受环境的限制,无需她去操心国事,而现在却不一样了,所以现在她的作品深度也提升了。李清照的不幸遭遇是时代的缩影和化身,是千千万万的南宋人的不幸,是南宋朝的大不幸,在《声声慢》中所体现的愁,已不单单是李清照自身的愁,也是宋朝人们的愁,是宋朝的愁。试想,本来大家都在北宋生活的有滋有味的,金国说攻打就攻打,更可悲的是,自我满足感优越的北宋竟然如此不堪一击,老百姓只能举家迁移,面对这样的惨况,谁会不愤慨?事实表明,一旦自己的家园被破坏,原本无论多么涣散,多么软弱的人,都会变得勇敢,变得义愤填膺,爱国之情会在瞬间爆发。李清照自然也不例外,作为一个文人,像鲁迅一样,以笔为武器,书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当然,由于作家的自身因素,以何种方式表现出来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而李清照就是以委婉的方式,带着沉重的心情来描绘出自己的感情。

从一个年轻少女到一个年迈的老妇,在创作上多少是会有些差别,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对于李清照,为何她词作的风格变化如此之大呢?陶渊明隐居之后,写了众多优秀的田园诗;苏轼被贬黄州,而在创作上却登上了又一层高楼;李清照南渡之后,词的境界也有了一个跨度。从《如梦令》到《声声慢》,经历了怎样的风霜雨打,经历了怎样的千锤百炼,才能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探讨李清照前后词风变化的原因,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政局的动荡与长期的颠沛流离。北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一零八四年),李清照出生,当时的北宋在表面上还是呈现出一幅歌舞升平的景象的,生活地汴京,一个繁华的都市,人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而不断地奋斗着,每天每夜平淡无奇,却也没有什么担忧。但是,因为靖康之难,老百姓平静的日子没了,李清照这样舒适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还经常被生计问题所困扰。
战乱爆发后,李清照也同大家伙一样,举家逃难。战火不断蔓延,而无能的北宋军队又节节败退,北宋百姓流离失所,没有安身之地,逃到了一地,没多久又得寻找其他的安身之所,天天担惊受怕,时时受着奔走的煎熬。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一次又一次露出自己腐败的面孔,委曲求全,老百姓只能任人鱼肉。并且,由于丈夫调任的关系,由于被诬陷叛国的关系,李清照一次又一次奔走在道路上,身心都疲惫不堪了。
二、丈夫的死去与社会的冷漠。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志同道合,喜结连理,两人一同度过了一段漫长的美好时光,每当丈夫因工出差,李清照总会默默在家等待,满心期盼丈夫的归来,也因此写下了不少优秀作品。公元一一二九年八月十八日,赵明诚在混乱的局面中,接受了湖州太守的任命,于是两人便又赶往湖州,然而在赴湖州任命的途中,赵明诚中了暑感病,就在那个动乱的局势下,医治不当,不幸死于建康,就此抛下四十多岁的李清照。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人过中年,却失去了原以为可以相依为命的终身伴侣,更何况又是这样一个志同道合的艺术知己,而且又是在那样的动荡的年代,李清照悲痛不已,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埋葬完丈夫之后,自己也生了一场大病。
在遭遇一连串的打击之后,李清照身边没有亲人,没有朋友,而可恶的金国又要卷土重来,建康形势不容乐观。就在这时,却传出了一个谣言,说李清照通敌叛国。但事实不过就是赵明诚病重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张飞卿的学士,带着玉壶去看望过他。如今,这样一件事竟被人讹传为他家用玉壶送给金人(《金石录后序》),这在那个动乱的年代,犹如雪上加霜一样,李清照不得已又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晚年,在李清照生病期间,有一个叫张汝舟的人不断地献殷勤,声称会好好照顾她,经多方考虑,李清照选择了改嫁,可谁知没多久,张汝舟的真面目便暴露出来了,他所做的一切,只为钱财,并且私下又做了很多苟且之事。李清照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告到了官府。而这一告,她也就被人说成是“失节改嫁”,不守妇道,更遭到上层社会的攻击和诽谤,令她难有立足之地。真是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说啊,只能自个儿往肚子里咽,何等的凄惨?
三、主体心态的不同。前期,词作的主人公还是少女或者少妇,站在少女或者少妇的立场上去看待周围的事物,以少女或者少妇的眼光去评价所看见的,所发生的每一件事。《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玩的太尽兴以至于天色已晚,也因此而“不知归路”,误入了藕花深处,一般都会充满了担忧,而这里却体现出满心的欢喜,试问,这样的心态,多少人能够拥有?是已经走过了人生大半遭的中年人?还是经历了众多人生坎坷的垂暮老人?只要稍稍一想,无论是这两类人中的哪一类,都应该已经没有那个心思再去溪亭边荡舟,更不会因为一时兴起而误了回家路,以中年和老年人的立场看,他们出门,会担心家里的小孩等种种其他杂七杂八的事,何来这种雅兴?只有年轻的少女,没有生活的烦恼,不用担心家务,因为上有父母,不用担心柴米油盐,因为下无子嗣,可以痛痛快快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没有后顾之忧。而后期呢?“凄凄惨惨戚戚”、“物是人非事事休”、“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这样深沉的语气,这样老练的话语,非经人间坎坷者不能言。所以,前期与后期在主体心态上是大大不同的,如果说前期是初出茅庐者的话,那后期就是历经沧桑者的形象了。
四、写作内容不同。正是由于主体心态的不同,那势必就会造成写作内容的不同,也可以说是关注点的不同。因为前期是以少女、少妇为主,所以多展现的是少女的闺中生活和少妇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醉花阴》就是描写爱情的,是年轻的少妇对出远门未归的丈夫的无尽的思念,因为思念过度,仿佛人一下憔悴了许多。而后期则是描写年老者的孤苦无依,形单影只,穿插了国破家亡,忧时伤国的作品多了起来,并且在写作题材上也更加宽泛,而不像前期那么狭窄了。
五、写作情境不同。有那么一个小故事,一位主持人让几位来宾说说对树林的看法,于是人类学家说:“树林是人类的乐园。”生物学家说:“树林是生命的摇篮。”艺术家说:“树林是大自然的美容师。”画家说:“树林是灵感的源泉。”经济学家说:“树林是绿色的银行。”医学家说:“树林是绿色的疗养馆。”由此可见,不同的身份对同一件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会具有不一样的心态,一旦人的心态改变了,看法也就随之发生变化。少女与老妇,两种完全不同的形象,并且从李清照的词作看来,这两者的差别,比起一般的少女与老妇来说,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两首《如梦令》,立意点有差异,但是,节奏还是处在同一条线上的,都是比较明丽轻快的,都表露了作者年轻的,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心态。而《声声慢》,显然,作者表达出来的是一种浓重的情绪,属于年老的,历经沧桑巨变的长者的一种低沉的心态。如果说李清照的前期词是一潭清水,池水清清,水草碧绿,鱼儿漫游,那么她的后期词便是那已经枯竭了的荷塘,再也没有会因水波的震动而左右摇摆的水草,更没有整天摇头晃脑的可爱的鱼儿了。

总之,李清照绝对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在中国古代男性作家云集的时代崭露头角,并且开辟了一块完全属于自己的领域,被誉为婉约派“宗主”。她的词前期所体现出的风格是清丽明快,主要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物,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丈夫的思念。后期却又是另外一番风景,那是一份责任,是女子对国事的关注,显得是那么深沉。李清照用她敏感的心灵,细腻的笔调,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一生!真是“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李调元《雨村词话》)。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12
后期。渡江之后,就像曹雪芹穷困后开始追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