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6-8经方思路治疗夜尿频多2个月,三诊而愈、葛根和附子治肩凝

如题所述

2022.05.17女性,58岁。

主诉:夜尿频多2个月。

现病史:患者诉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夜尿频多。

刻下:夜尿2-3次每晚,无尿频尿急尿痛,平素怕冷,汗出,大便稀烂,口干,脉沉细,舌淡润,苔略腻。

六经辨证:太阳太阴少阴合病

拟方:五苓散,真武汤,四逆汤

炒附片15g先煮1小时,干姜15g,茯苓45g,白术30g,白芍15,,桂枝15g,盐泽泻20g,猪苓15g,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05.23上症,夜尿好转,刻下:夜尿偶尔有1次,口干减轻,舌暗苔白,脉沉细。

炒附片15g先煮1小时,干姜15g,茯苓 45g,白术 30g,白芍 30g,桂枝15g,盐泽泻20g,猪苓15g,炙甘草30g,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05.28上症已,入睡明显好转,刻下;大便稀,不粘,纳差,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炒附片15g 先煮1小时,干姜15g,茯苓45g,白术30g,白芍30g,桂枝15g,盐泽泻20g,猪苓15g,炙甘草30g,龙骨30g,牡蛎30g,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06.08上症,已无夜尿,睡眠好转,大便好转,纳可。

按语:一诊时患者主症是夜尿多,频繁起夜导致睡眠不好,且有汗出、口干、夜尿频可辨为太阳病之五苓散证,平素怕冷、脉沉细考虑少阴虚寒,大便稀、苔白腻考虑太阴病。

《伤寒论》第71条原文: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第156条: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多用于体内水湿泛滥,膀胱气化功能失常,而导致小便不利。

此案中夜尿频多何而用之?

只因病机相同。

夜尿频多,大多责之肾阳亏虚,寒踞下焦,按六经辨证则为太阴少阴合病的真武汤方证。

真武汤中的生姜换成干姜,配合附子,就形成了四逆汤方的思路,加强温太阴的强度。

《伤寒论》原文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二诊时患者诸症好转,守原方3剂。

三诊时患者诉已不用再起夜小便,唯有大便稀一症,守守原方加入生龙牡各30g,意在取其收敛固涩以实大便,兼镇静安神助睡眠。

今日复诊时患者面露喜色,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身体状态比以前好,之前苦恼的症状痊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