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观察

如题所述

幼儿观察如下:

1、可以观察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情绪,如情绪是否稳定,是否有安全感,是否愉快,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如何解决,是否有较好的控制能力。

2、可以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如注意幼儿从什么时候开始专注于一项活动,这项活动是什么内容,他花多少时间在这个活动上,专注于这个活动时的表现,流露何种特质,除了专注于这项活动外,还有没有专注干另一项活动。

他表现出的恒心和耐心如何,他如何选择活动的先后顺序,是否按部就班的游戏,外在影响会不会分散他的注意力,哪些因素会使其分散注意力,在活动中他是如何解决困难的,是否寻求帮助以及帮助的来源是什么,活动中受有意干扰会不会重新开始。

3、利用观察幼儿的社会发展情况

是否愿意参与其他幼儿的活动 ,是否能够分享和轮流, 是否能够用语言来解决与同伴的冲突,是否能理解规则的重要 性,是否能对小伙伴或小动物表现出关心。

拓展:

幼儿活动观察记录分为两部分:一是幼儿行为的过程记录;二是记录人对于幼儿行为的专业分析。

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由于幼儿活动时间长,很多记录人就将大部分精力和关注点侧重在这里,甚至纠结于幼儿活动中一句无意识地自言自语,并主观的赋予它出现的“意义”。因此,原本该是简略的活动过程,在记录人的笔下就变成一篇冗长的“流水账”,除了事件本身,还细化到幼儿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这是错误且无效的。

对于幼儿活动观察记录的书写,有以下几点小建议:

一、客观记录活动过程,不带主观“臆想”。

随着幼儿活动观察次数和经验的叠加,大部分人在观察的过程中就能够预判幼儿活动的下一步走向。但是,幼儿与幼儿之间是不同的,成人不能带着主观的“想当然”去记录。要客观的,不带评判地描述。

二、活动过程的记录要详略得当,有舍有得。

幼儿活动时间长,过程中既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哇”时刻,也有无意识甚至无意义的言语、对话、动作等。记录人要有舍有得,做到关键点不放过,对于活动行为没有太大作用的一笔带过。如活动中,两个幼儿在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那么详细记录问题和讨论过后的解决方案即可,无需把他们的对话完整记录。

三、重视行为评价与分析。

幼儿活动观察记录是为了开展下一次活动时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因此,幼儿活动过程中行为的评价与分析是重点。记录人要依据专业知识进行,此为一篇活动观察记录的重点,不能草草带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