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使课堂更"有效

如题所述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很重要
在以往的教学中, 许多老师普遍认为在一堂课的40分钟里,尽可能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一会儿怕这个知识点讲漏了,一会儿又怕那个知识点没讲透,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诚然,一篇课文包容的知识点很多,要丝析缕剖,恐怕几天几夜也讲不完。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大多提倡增大课堂容量,加强课内课外衔接,结果导致许多老师在课堂上游离了课文主旨,肆意发挥,无端延伸,忽略了教学重点。一节课师生忙得不可开交,然而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所获的又有多少呢?
在听取湖南童建庭老师的《斑羚飞渡》这一课时,我与身边的听课老师都产生了疑问,这节课除了复述课文的活动,缺少了对语言的赏析与运用,更像一堂政治课。这样的课堂可取吗?教育专家史绍典老师在点评这一节课时指出“教师在一段时间教学中学生所获的进步或发展叫有效教学。”那么这节《斑羚飞渡》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复述故事,在复述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是值得肯定的。只不过要把这教学目标落实到深处就是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复述,如由简洁的梗概提升到生动形象的复述再到换一个角度来复述。确实,我们之前不是经常说一课一得吗?关键是学生学有所得。如果通过这节课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也是一节有效的课堂吗?
当然,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我们有一个宏观的计划,明确一个阶段(如初中阶段,一学年,一学期,一单元)的目标,一节课相对集中的目标是什么。通过哪些学习活动把这一目标落到实处。
二、教师的文本阅读很必要
由于长期以来语文考试制度的原因,课堂教学的第一目的是功利地应付考试,老师的教学都是围绕考试而展开,如何教给学生答题的技巧与答题的规范成了第一要务。至于文本的阅读,更多的老师喜欢看教参注重权威的分析而忽视了做文本的知音,富有个性的阅读。 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如果老师没有深入地对文本进行,一味的依赖于教参,教参云亦云,懒得动脑做题找参考答案就会导致自身的阅读能力逐渐退化。在听取湖北沈晓蓉老师的《神女峰》、河南王改玲的《动人的北平》后,我不得不被执教者广博的知识以及对文本理解的深度所折服。老师只有从感性上亲历文本,才能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和洞察力,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是与学生对话的基础。广西老师陈艳霞在上《扬州慢》时,声情并茂地进行课文的朗读,令全场老师赞叹不已。从她的朗诵中听众已经感悟到了《扬州慢》所抒发的黍离之悲了。以前我们经常谈到学生要与文本对话,其实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和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只有先让自己的心灵走进文本,教师才能在上课时带领学生批文入境,引发出思想的碰撞、智慧的火花,达到增加知识、提升人格的课堂目的。
教师只有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充分自我的阅读,才能有自己深刻的体验和感悟,才能从多角度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情感活动。教师只有摒弃参考书,以时代的新视角进行智慧式阅读才能有新的理解,经典也会常读常新。也只有在对文本的细节阅读中我们才会寻求到解读文本切入的新方式,进行创意的教学设计。
三、学生的感悟与体验很主要
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禁为武钢三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他们敢于表现自我的胆色而赞叹不已。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沈晓蓉老师上舒婷的《神女峰》,要求学生读完诗歌后谈感想这一环节。大多学生能从“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体会到诗歌反映了社会女性对生命本体自由和解放的追求与宣告。表现了现代女性意识得以充分的张扬,是对要求女性从一而终的封建节烈观的背叛。但一位男生却提出了女性不应抛弃传统善良、贞洁的美德,正是因为中国女性的忍耐与牺牲才得以维护家庭的和睦以及国家的安定和平。他富有个性的精彩表现赢得与会老师热烈的掌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要想课堂教学更有效,重视学生的感悟与体验应成为课堂的主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应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教师情、学生情与作者情三情融合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的思维碰撞尤其是思维层次的深度与广度。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可能会记住,让我参加,我会理解。”鉴于此,我想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将从容留给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反思自己以前的语文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预先设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学生只是结论的接受者和吸收者。学生没有积极的探究过程,长期这样的学习,使得学生没有了个性,没有了自己的想法,更没有了创造,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淡。学生感悟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重视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4

传统教学手段难以适应现在的课堂教学,学生提不起兴趣,需要改变,教师的思维也要改变,积极跟上趋势,比如引入慕课,求道智慧课堂等移动教学方式,应该有一定效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