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出自哪里

如题所述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直被人说成是儒学教义,常常被某些人义愤填膺的用以揭批宋明理学,当作讨伐孔孟儒学的把柄。但是这本来就是一句古戏文。出处已经难以找到了。
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于封建修社会中所谓的“三纲”之一,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妻。古时孔子有言:“君待臣有礼,臣事上以忠”,后来就被孔后(孔子之弟子或后人)演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最早记载(出处)这句话的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的具体内容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5
满清遗毒!!这是“我大清”用来标榜满清统治权篡改的古语。汉朝董仲舒扭曲孔子的“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说法,提出“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我大清”的戏剧中进一步扭曲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些旧文化糟粕,屁用没有,不要信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