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速铁路的详细发展历程。

如题所述

仅机车车辆而言,并非“中国高铁是依赖外国帮助并获得全套技术的结果”。实际上,不管是所谓“日系”(日本技术)还是“欧系”(德国、法国技术,以及庞巴迪公司技术)动车组,外方对诸如转向架、网络控制、变流装置、空气制动等核心硬件和软件技术都拒绝转让。这是因为我国机车车辆制造已经具有不俗实力,西方将我国当作极具潜力的竞争对手,始终心怀戒备。引进中,我国得到的主要是生产图纸、制造工艺、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即制造合格产品所必须的文件、管理知识和有关专利,这也是我国企业受益最大的部分。至于当时所说的“联合设计”,并不是外方与我方共同从头设计一种新车,而是在其原有车型基础上作些适应中国特点的局部修改。外国公司在人员培训上相当保守,只教你怎么做却不告诉你为什么,对于原始计算分析、研究实验数据、软件源代码则严加保密。西门子人士曾声称“绝不出让核心技术”,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一位技术主管对此感触颇深。他说:“对于关键技术,只要我们稍稍接近最后一层‘窗户纸’,老外就会敏感地在其上加盖‘铁板’。”

时至今日,业内普遍认为,真正突破并掌握核心技术主要是在最近五六年。例如,已经试制成功的中国标准动车组,不但摆脱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同时还实现了产品的简统化和标准化,可大幅降低制造和运营成本。牵引变流装置、制动系统、网络控制、转向架等核心技术难题一个个相继攻克。试验与运营表明,其动力学、牵引、制动、噪声等主要指标十分优异。更值得欣慰的是,控制系统软件均为自主编制,被人“卡脖子”的技术都已突破。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打破外国公司的垄断,重新构建了自己的产品平台。中国标准动车组不但将为我国高铁提供不受外方约束、更放心、更经济的产品,也将是我国走向世界手中的一张王牌。

除了中国标准动车组,这几年推出的还有各种机车和动车,也令国际同行刮目相看。出口巴西、阿根廷、马其顿及东南亚地区的产品广受欢迎,地铁动车在美国波士顿、芝加哥中标,电力机车在南非竞得大单。还有,我国独立研制的永磁电机牵引系统已在高铁动车上试验成功,永磁电机牵引技术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目前我国机车车辆企业新产品研发的蓬勃态势令人欢欣鼓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2
中国铁路由十九世纪初蒸气轮小火车,逐渐地一发展为内然机车,随着时代发展又改造为动力车(绿皮),改革开放以来,铁路部门随着人们出行(省时变捷),我国科技不断的提高,发展为高速,省时,变捷的高速铁路,现在也走在世界的前列,为中国的铁路快速发展点赞!!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21
我1111111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