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游击队的游击队初期

如题所述

1935年1月22日,红四方面军按中共中央电示“集中红军全力向西进攻”,配合中央红军长征。在即将撤离根据地前的2月初,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中共川陕省委书记、省游击总指挥周纯全、省苏维埃副主席余洪远等研究决定,成立巴山游击队。由驻旺苍坝的红31军政治部特务队、31军92师277团3营9连、4军12师36团1营2连,分别组成第一、二、三大队,由刘子才(4军12师36团1营教导员)任司令、赵明恩任宣传部长。游击队组成后,即移驻南江县与南郑县之间的桃园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
1935年3月,红军西渡嘉陵江前,又将4军12师36团特务连留在桃园,并派出20多名连级干部,发给枪支500多支,还抽调南江、英安(今旺苍县境内)两县地方干部到桃园工作,组成一个独立师和一个县委。师长刘子才,县委书记吴善礼。继又将中共陕南褒沔中心县委的红庙塘游击队编入,全师共约1000人。组建时,徐向前、陈昌浩、周纯全等给予了热情鼓励。1935年4月,红军撤离根据地,把革命的火种留在川陕边区,继续坚持游击斗争。 巴山游击队以红31军名义开展斗争,打击民团和神团的复辟活动,在南郑县建立了小坝、喜神2个乡、11个村苏维埃政权,发展了蒿坝、高桥、小坝独立连、游击队。9月,打败陕西国民党38军两个团的围攻,10月发展到1200人,游击区域扩大到纵横500平方公里。
1936年1月,“独立师”师部移驻喜神坝乱草池。3月,在敌陕西38军围攻时,师长刘子才思想麻痹,指挥失误,部队损失200多人。在转移中又犯轻敌错误,部队再遭重创。部队到达三道河(现宁强县境内)时执行错误政策,造成原31军政治部特务连脱离主力,单独前往通江碑坝被国民党保安队瓦解。主力到达桃园时,仅余下260人左右。5月,部队整编,吴三保代理师长,下辖一、二营,分别由王天海、赵明恩任营长,驻小坝。8月,由于部队高度集中,又受到38军偷袭,从此部队长期处于无根据地的流动作战中。后在桃园焦家河会合时,仅存65人,被迫隐藏深山,驻大河河畔一石窟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