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尊重幼儿的人格,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 幼儿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他的人格是独立的、不可侵犯的。尊重幼儿的人格,教师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认识到幼儿是独立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而不是成人的附属品;幼儿不仅有生理需求,还有心理需求,希望被尊重、被爱,获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别人的认可。
(一)、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首先教师要摆平自己与幼儿的位置,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幼儿,从简单的与幼儿互相打招呼问好,得到幼儿帮助时道谢,干扰幼儿时说对不起等日常行为做起。其次要多与幼儿象朋友一样交谈,倾听幼儿的心声
(二)相信、信任幼儿,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相信和信任也是对人的一种尊重。幼儿发展迅速,有巨大的潜能,可塑性大。作为教师,要对幼儿寄予希望,多说“你能行”“你会做好这件事的”,而不能说“你真笨,什么也做不好”。
(三)避免一些不尊重幼儿人格的言行,如大声呵斥、用力拉拽、用手指点戳、讥笑幼儿等,这些言行回严重伤害幼儿的
自尊心,使幼儿自卑、压抑或对抗心理,不利于幼儿健康个性的形成。
二、 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具有完整的人格,但由于年龄所限,他们与成人有质的区别。(一)重视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二)允许幼儿犯错,对待幼儿不正确的行为要究其原因,讲明道理。(三)遵循幼儿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对幼儿提出的要求不要过低或过高。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
维果斯基提出的“
最近发展区”三、 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在已有水平上不断提高。 因人施教,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多进行纵向比较、评价,只要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幼儿产生自信心并不断进步。 总之,一名合格的
幼儿教师要把尊重、热爱和了解幼儿相结合,建立平等、亲密的师幼关系,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并以此引导幼儿家长,家园配合,使幼儿热爱生活、乐观自信、积极向上,心理、个性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