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盐碱地改良办法有哪几种?

如题所述

一、排水

对地势低洼的盐碱地块,通过挖排水沟,排出地面水可以带走部分土壤盐分。

二、灌水洗盐

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规律,把水灌到地里,在地面形成一定深度的水层,使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溶解,再从排水沟把溶解的盐分排走,从而降低土壤的含盐量。

三、种植水稻

在水源充足的盐碱地种水稻也是一项可以有效的改良措施。因为种植水稻后,一般田间要经常保持水层,土壤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在相同的土壤含盐量情况下,水田中的盐分浓度较旱田低,因此,通过长时间淹灌和排水换水,土壤中的盐分就可以被淋洗和排出。

四、增施有机肥或土壤调理剂金利

嘉美金利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良盐碱土的通气、透水和养料状况,能显著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到适宜作物生长的范围。

五、深耕深松

对盐碱地深耕深松,加深耕层,能加速淋盐,防止返盐,增强保墒抗旱能力,改良土壤的养分状况。深耕应注意不要把暗碱翻到地表。

六、客土压碱

客土就是换土。客土能改善盐碱地的物理性质,有抑盐、淋盐、压碱和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可使土壤含盐量降低到不致危害作物生长的程度。俗话说:“砂压碱,赛金板”就是这个道理。

七、合理种植

在盐碱地上种植作物,要根据作物对盐碱、旱、涝的适应性能,因地种植,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农业增产潜力。向日葵、谷类、甜菜、大麦等为耐盐碱性较强的作物,有较高的细胞渗透压,在较高的盐分溶液中也可以吸收足够的水分,不致引起生理干旱造成死亡。

扩展资料

盐碱地可以分为轻盐碱地、中度盐碱地和重盐碱地。轻盐碱地是指它的出苗率在70%—80%,它含盐量在千分之三以下;重盐碱地是指它的含盐量超过千分之六,出苗率低于50%。

中度盐碱地(用pH值表示为:轻度盐碱地pH值为:7.1—8.5,中度盐碱地pH值为:8.5—9.5,重度盐碱地pH值为:9.5以上)。

我国盐碱土分布区是根据它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变化决定的,分为滨海盐渍区、黄淮海平原盐渍区、荒漠及荒漠草原盐渍区、草原盐渍区四个大类型。

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

主要形成原因有:

1、气候条件

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

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大量可溶性盐随水渗到下层或流走,这就是“脱盐”季节;春季地表水分蒸发强烈,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层,这是主要的“返盐”季节。

东北、华北、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土有明显的“脱盐”“返盐”季节,而西北地区,由于降水量很少,土壤盐分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2、地理条件

地形部位高低对盐碱土的形成影响很大,地形高低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也就与盐分的移动和积聚有密切关系,从大地形看,水溶性盐随水从高处向低处移动,在低洼地带积聚。

盐碱土主要分布在内陆盆地、山间洼地和平坦排水不畅的平原区,如松辽平原。从小地形(局部范围内)来看,土壤积盐情况与大地形正相反,盐分往往积聚在局部的小凸处。

3、土壤质地和地下水

质地粗细可影响土壤毛管水运动的速度与高度,一般来说,壤质土毛管水上升速度较快,高度也高,砂土和粘土积盐均慢些。

地下水影响土壤盐碱的关键问题是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矿化度的大小,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容易积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盐碱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6

中国盐碱地改良办法有五种,分别为:洗盐,平整土地,深耕深翻,适时耙地,合理施用化肥。

具体改良方法如下:

1、洗盐。盐渍是将水灌入盐碱土中溶解土壤盐分,将表层的可溶性盐碱排入深层土壤或通过渗透淋滤出来,再通过旁渗排入排水沟。

2、平整土地。土地平整能使水均匀渗入,提高降雨和灌溉洗盐效果,防止土壤斑点盐渍化。

3、深耕。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远低于表层。翻耕后,表层土壤的盐分可向犁层底部屈曲,含盐量较低的土壤可向表层翻转。秋耕特别有利于杀灭病虫害卵、除草、深埋茬、加强有机质分解和后期作用养分的释放,因此值得提倡。

4、及时耙地。耙松表层土,切断毛细水,将盐运至地表,防止盐回流。耙地要及时,浅春耕、休闲耕、早秋耕,耕干不湿。

5、增加有机肥的使用,合理使用化肥。盐碱地普遍具有温度低、土壤薄、结构差的特点。有机肥能被微生物分解转化成腐殖质,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与碳酸钠相互作用形成腐殖质钠,降低土壤碱度。因此,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是提高盐碱地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扩展资料:

中国盐碱地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这些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

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大量可溶性盐随水渗到下层或流走,这就是“脱盐”季节。

春季地表水分蒸发强烈,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层,这是主要的“返盐”季节。

东北、华北的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土有明显的“脱盐”“返盐”季节,而西北地区,由于降水量很少,土壤盐分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盐碱地的分类:

我国盐碱土分布区是根据它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变化决定的,分为滨海盐渍区、黄淮海平原盐渍区、荒漠及荒漠草原盐渍区、草原盐渍区四个大类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盐碱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3
1. 洗盐。洗盐就是把水灌到盐碱地里,使土壤盐分溶解,通过下渗把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排到深层土中或淋洗出去,侧渗入排水沟加以排除。

2.平整土地。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匀下渗,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状盐渍化。
3. 深耕深翻。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为地表层多,下层少,经过耕翻,可把表层土壤中盐分翻扣到耕层下边,把下层含盐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翻耕能疏松耕作层,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弱土壤水分蒸发,有效地控制土壤返盐。盐碱地翻耕的时间最好是春季和秋季。春、秋是返盐较重的季节。秋季耕翻尤其有利于杀死病虫卵,清除杂草,深埋根茬,加强有机质分解和迟效养分的释放,所以值得提倡。

4.适时耙地。耙地可疏松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水向地表输送盐分,起到防止返盐的作用。耙地要适时,要浅春耕,抢伏耕,早秋耕,耕干不耕湿。

5. 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盐碱地一般有低温、土瘦、结构差的特点。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腐殖质,能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并可和碳酸钠作用形成腐殖酸钠,降低土壤碱性。腐殖酸钠还能刺激作物生长,增强抗盐能力。腐殖质可以促进团粒结构形成,从而使孔度增加,透水性增强,有利于盐分淋洗,抑制返盐。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一方面可以中和土壤碱性,另一方面可加速养分分解,促进迟效养分转化,提高磷的有效性。因此,增施有机肥料是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4-06
“台湾天法,洗盐的方法。记住盐与水去洗盐法的理论基础,2或3次种植,灌溉和排水,灌溉淋场超过20小时才能完全溶解盐,然后让前无灌溉旱田,水蒸发的水,每隔几天盐增加再灌注第二,重复。然后种植。生理盐水生长期间,基地的苗木仍然有洗盐,倒盐。
第4个回答  2013-04-06
“台湾天法,洗盐的方法。记住盐与水去洗盐法的理论基础,2或3次种植,灌溉和排水,灌溉淋场超过20小时才能完全溶解盐,然后让前无灌溉旱田,水蒸发的水,每隔几天盐增加再灌注第二,重复。然后种植。生理盐水生长期间,基地的苗木仍然有洗盐,倒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