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叫什么名字

如题所述

秦始皇本人的名字叫什么?答案似乎有好几个:赵政、嬴政、秦政、祖龙。

这些名字到底都是些什么来历?到底哪个对?

“赵政”,是秦始皇的正版名字,也可以叫原版。周代的姓氏制度特点是姓与氏并立,两者皆有,后者是前者里面的分支,氏是放在人名字前面用以表示家族出身的。秦始皇所属的秦国公室家族是嬴姓里面的赵氏,所以秦始皇的本名叫“赵政”。

 

“嬴政”,是改版的名字,也可叫现代版。为何改版,因为周代的姓氏并立制度过气了。周代的姓实质是远古母系社会原始部落徽号的遗存,只是血统象征,类似于今天的民族名称,是不放在人名前面的。正如今天没有什么人叫“汉小红”、“藏明明”之类莫名其妙的名字,周代的人也不叫“姬某某”“嬴某某”。特别是在氏出现以后,人们基本上就完全用不到姓了,因为氏表明家族的同时也能体现血统。到了战国后期大家都用氏,连平民也开始取氏,古姓基本就已经完全消亡了。到了汉代,新人类们已经对周代的古姓氏制度完全陌生了,不知道古姓是干什么用的,常把它与氏混为一体,搞了个乾坤大挪移,把氏当姓叫,将姓当氏用,就这样所谓“姓氏合一”了。所以汉以后的绝大多数人们认为古姓跟氏一样是放在人名前面的。“嬴政”就是这样出现的,并且谬种流传了两千年,影响太广太深,人数极有限的古史专家们完全没有办法扭转十几亿人民对秦始皇名字的印象,只能妥协默认既成事实,但专业史界本身还是必须要称秦始皇为赵政的。

 

至于“秦政”这个名字,就只能叫错版和盗版了,完全是水货。它的源起大致有下几个:

一是先秦古籍里习惯用“国名+人名”的模式称呼某人(一般是比较有名望的人),例如大家都知道的鲁班,鲁国人,本姓姬,公输氏,正式名字是公输班(也有写成公输盘的),但其他诸侯国的人为了直接表明他的身份,便称他为鲁班,结果“鲁班”这个名字的知名度远远超过他的本名,导致很多现代人认为他姓鲁。“秦政”的情况也差不多就是这样,类似的还有“齐小白”“晋重耳”“卫鞅”等。

二是一些初接触春秋战国史的人,看到很多诸侯国名与现代的姓能对应上,例如赵国、韩国的国君都叫“赵某某”“韩某某”,于是犯了简单主义和经验主义,以为自己找到了国号与氏的关系就是春秋战国的国号即其君主的姓氏,那么类推一下秦始皇自然姓秦叫政了!

三是历史上和现代的一些秦姓之人为了攀附名人,故意篡改家史,利用社会上普通人对古姓氏制度的陌生、对秦国赵氏背景的不了解和对春秋战国国号与氏的关系不明了,刻意将秦国君主说成是秦氏,将秦国君主认做自己的祖宗(实质是让“祖宗”跟自己姓秦),这样他自己的秦姓似乎就显得无比高大上了。

综上,“一”和“二”都可以叫错版,“三”则应称为“盗版”。

 

最后说一下,“祖龙”是秦始皇的号,以现有资料看,这个号应该属于别号或外号之类,不是正式的称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28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即嬴政。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军事家。首次完成中国统一,秦朝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13岁即王位,39岁称皇帝,在位37年。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在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制,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北击匈奴,南服百越,修筑万里长城,奠定了今日中国版图的基本格局,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6-20

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公元前247年,嬴政即王位。公元前238年,在故都雍城举行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拓展资料

公元前247年,嬴政即王位。公元前238年,在故都雍城举行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自称“始皇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始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8-28
嬴政

  《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原是吕不韦的姬妾,吕不韦将赵姬献给异人,后来赵姬至大期生子名政;又《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如果赵姬是先怀孕后嫁给异人的,而且是嫁给异人一年以后生下的秦始皇。这样我们可以算一下时间,在当时医术十分不发达的情况下,要知道自己怀孕恐怕要一个多月吧,这样算来秦始皇是被怀了十三个月才出生的,虽然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记载,但是依照现代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解释,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就单凭赵姬原是吕不韦的姬妾,就说嬴政应该是吕不韦之子是明显站不脚的有人据此推断.[4]
  作为一个并不受宠爱的质子的儿子,嬴政少年时期是在赵国都城邯郸度过的,此时异人经吕不韦从中斡旋已经回到秦国,并认华阳夫人为母,经过多次政治斗争终于获得了华阳夫人的信任,吕不韦又花费大量精力与金钱将赵姬母子接回秦国,从此嬴政开始了他在秦王宫里的政治生涯。
第4个回答  2019-05-08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
姓嬴,名政。汉族,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故氏赵,先秦时期,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公元前246年,即秦始皇13时岁即王位,公元前238年,即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称帝。前246年,秦王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秦王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给自己起名“皇帝”。一生中有功也有过,与汉武帝并称为“秦皇汉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