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阿史那杜尔生平?

问问

阿史那社尔
阿史那社尔是唐太宗到唐高宗时期的著名军事将领。他是西突厥处罗可汗的次子。在他任职期间,对于保卫唐朝西域的安全,维护祖国的统一,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阿史那社尔,姓阿史那,名叫社尔。阿史那是突厥十姓部落的首姓,突厥可汗都是从首姓里产生的。到了隋唐时代,他们有好些人迁移到内地去住,有的人按照汉族姓氏习惯,改姓史了,象初唐名将史大奈就是一个例子。
  阿史那社尔,由于他是处罗可汗的儿子,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他就已经和颉利可汗的儿子欲谷设,分别统领铁勒、回纥、仆骨、同罗各个部落了。他父亲死后,在他治理下的部落里,足有十年没有征收过苛捐杂税;因而,他领导下的部落都很拥护他。
  唐太宗贞观二年(也就是公元628年),西突厥发生了内乱,阿史那社尔率兵前往平定,从那以后,他便自立名号都布可汗。贞观十年,他率领部落进关,唐太宗任命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并且把他的部落妥善地安置在了灵州。(唐朝灵州的管辖范围,相当于今天宁夏的西北部地区。)不久,唐太宗又把自己的亲姐妹、衡阳长公主嫁给阿史那社尔,拜他为驸马都尉。
  贞观十四年,高昌王麴文泰勾结西突厥反动统抬集团,截断了唐朝通往中亚的交通线,并且多次抢劫过往的商队,杀害使节,严重地破坏了巾西关系。迫不得已,唐太宗便任命兵部尚书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社尔为交河道行军总管,率兵前往高昌,兴师问罪,扫除障碍。高昌就在今天的吐鲁番一带,他们的讨伐官职称做交河道行军总管,是因为从前隋朝在那里设置过交河郡。
  唐太宗在派兵讨麴文泰之前,曾经多次劝告他不要和西突厥一起胡做非为,麴文泰置之不理。后来又请他到长安去访问,他做贼心虚,拒绝了邀请。这回麴文泰听说唐朝派兵来讨他,他又企图顽抗,煽动和他结伙抢劫的官吏说,不要怕,唐朝军队要到咱们这里来,途中要经过一两千里长的大戈壁、大沙漠,那里连水草都没有,冬天特别冷,夏天又热得出奇,人走到那里不是饿死也得渴死,就是剩下几个活的,也顶不了大事,只要咱们四门紧闭,饿上他二十天也就全完了。
  可是没过多久,侯君集和阿史那社尔就率领大军开到了高昌城下。当时正赶上麴文泰死了,他的儿子麴智盛继承王位,率领百官给他父亲料理丧事。高昌的老百姓对麴文泰父子勾结西突厥背信弃义的行为早就怀恨在心。这次一看到唐朝政府派兵前来问罪,而且带兵官又有高昌人民爱戴的阿史那社尔,他们就暗地把城里情况报告给唐朝军队,建议阿史那社尔趁机一网打尽,不要留下后患。
  阿史那社尔和侯君集一研究,认为他们既然是唐朝政府前来问罪的,就应当让高昌的臣民心服口服,不主张用偷袭的办法取胜。因此他们采取了先礼后兵的作法,派人通知麴文泰的儿子麴智盛说:你要是知过必改,就应该出城请罪,我们可以从宽发落,如果顽抗,那就要受到应有的惩罚。麴智盛见到信后,不但毫无悔改之心,反而妄想和西突蹶联合,造成挟攻之势来消灭唐朝军队。可是,强盗之间的联盟是靠不住的。西突厥的反动统治集团,一见高昌被唐朝大军包围,早就惊慌逃跑了。
  唐朝军队在高昌人民的帮助下,很快就攻下了高昌城,活捉了麴智盛,准备押送京师,听候朝廷发落。侯君集认为讨高昌有功,入城以后,就把高昌王抢劫的东西没收过来,然后按级行赏分给将士们,赠给阿史那社尔的就更加优厚。
  阿史那社尔认为这批财物是国家的,未经朝廷允许进行私分,是违犯国法军纪的行为,他谢绝了侯君集送给他的财物,并且命令他直接统辖的军队,所有官兵都不许接受这些东西,更不能打扰高昌百姓。后来,朝廷有命令让他们对将士论功行赏,他才把别人挑剩下的东西拣了几件留作纪念。唐太宗听说阿史那社尔这样廉洁,大为赞扬,就把一口宝刀赐给他作为奖励。
  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阿史那社尔被任命为昆山道行军大总管。昆山就是指昆仑山。当时,阿史那社尔就和唐朝名将契弊何力、郭孝恪等五位将军,率领铁勒十三部以及部分突厥的骑兵去讨伐龟兹。龟兹的地埋位置就在今天库车一带。龟兹早在汉朝时代就是我国领土,到了唐朝初年,西突厥作乱,龟兹王背叛人民追随西突厥。阿史那社尔率领大军分兵进讨。
  他们在焉耆王的弟弟栗婆准的引导下,很快就越过焉耆,直扑龟兹。龟兹王十分恐慌,急忙调兵遣将仓促应战。在五路大军的配合下阿史那社尔率领一队人马直取龟兹都城,龟兹王一见大势不好,就率领亲信骑着快马从便道逃跑了。阿史那社尔听到这个消息,就命令副大总管郭孝恪率军进城安抚百姓,他自己又率兵追赶,一直到把龟兹王捉住。接着又打败了西突厥。
  从那以后,天山以南地区的各族人民,又在唐朝的保护下过着没有战乱的生活。唐朝大军所过之处,受到天山南麓的各族人民远接近送,热情款待。这时副大总管郭孝恪吃的,住的,都特别讲究,他还把一个装饰有黄金宝玉的行军床送给阿史那社尔,可是,做为这支大军的主帅阿史那社尔没有接受这张床,他一直保持着朴素生活,唐太宗知道了,就暗自赞叹地说:“这两位大将啊!谁优谁劣,不问可知了。
  唐高宗永徽六年(也就是公元655年),阿史那社尔去逝了,为了表彰他维护祖国统一的卓越功绩,就把他葬在唐太宗墓旁,作为陪陵,让后代子孙瞻仰。

参考资料:http://wenwen.soso.com/z/q179416469.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26
 阿史那社尔是唐太宗到唐高宗时期的著名军事将领。他是西突厥处罗可汗的次子。在他任职期间,对于保卫唐朝西域的安全,维护祖国的统一,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阿史那社尔,姓阿史那,名叫社尔。阿史那是突厥十姓部落的首姓,突厥可汗都是从首姓里产生的。到了隋唐时代,他们有好些人迁移到内地去住,有的人按照汉族姓氏习惯,改姓史了,象初唐名将史大奈就是一个例子。
  阿史那社尔,由于他是处罗可汗的儿子,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他就已经和颉利可汗的儿子欲谷设,分别统领铁勒、回纥、仆骨、同罗各个部落了。他父亲死后,在他治理下的部落里,足有十年没有征收过苛捐杂税;因而,他领导下的部落都很拥护他。

  唐太宗贞观二年(也就是公元628年),西突厥发生了内乱,阿史那社尔率兵前往平定,从那以后,他便自立名号都布可汗。贞观十年,他率领部落进关,唐太宗任命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并且把他的部落妥善地安置在了灵州。(唐朝灵州的管辖范围,相当于今天宁夏的西北部地区。)不久,唐太宗又把自己的亲姐妹、衡阳长公主嫁给阿史那社尔,拜他为驸马都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