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有哪些外国人在中国做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5-24

唐朝有个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中文名晁衡.曾担任唐朝的秘书监监正。武周时期那个专门研究刑讯逼供的将军索元礼就是波斯人。

唐代外籍人士在朝为官者不少。举例如下:

1.崔致远,新罗人,12岁来大唐留学,僖宗时官拜溧水县尉。

2.金思兰,新罗人,即新罗王金兴光之侍子,玄宗时官拜为太仆员外卿。

3.高仙芝,高丽人,玄宗时官至武威太守、河西节度使。

4.黑齿常之,百济人,因对吐蕃作战有功,高宗时官至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左羽林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2-31
唐太宗时期的新罗人崔致远、唐玄宗时期的日本人阿倍仲麻吕当是唐朝外籍官员中的杰出代表。

崔致远(857-?),韩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了个人文集的大学者、诗人,一向被韩国学术界尊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享有“东国儒宗”、“东国文学之祖”的美誉。他12岁离家来到长安,唐乾符元年(874年)考中进士,转东都洛阳研读汉文,不久补授溧水县尉。公务之余,他专心从事文学创作,写诗词文赋5卷,结集成书曰《中山覆篑集》,“中山”是溧水县的别号。崔致远在中国呆了16年,前半期在长安、洛阳求学,后半期则先后在溧水、淮南为官。

阿倍仲麻吕(698—770),中国名晁衡,日本奈良时代入唐留学生。名一作“仲麿”,入唐后始称官服像汉名“仲满”,后改朝衡、晁衡。一说生于701年。开元五年(717,养老元年)随遣唐使使舶从奈良(平安京)出发经福冈,取道南路西航,从中国扬州登陆,同行有玄昉、吉备真备、大和长冈、井真成等557人。同年九月到达长安入太学学习。后中进士第,在唐,历任司经局校书、左拾遗、左补阙、秘书监兼卫尉卿。工诗文,与大诗人王维、储光羲、李白等友善。玄宗喜其才,赐名晁衡。二十一年,请东归,玄宗未许。天宝十二载(753),随遣唐使藤原清河使舶东归,途中遇暴风,漂流至安南。十四载,辗转再返长安。时误传其遇难,李白曾有《哭晁卿诗》以悼之。后历官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官终潞州大都督(从二品)。滞留唐朝五十四年,七十三岁客死长安。诗作存于《全唐诗》中。《古今集》载其和歌一首,为在唐思乡之作,后被选入《百人一首》。《大日本史》卷116有传。
日本人阿倍仲麻吕,他19岁来华,唐玄宗非常喜欢他,给他起汉名叫晁衡,在中国任官,官居秘书监监正。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国家图书馆和国家档案馆馆长,从三品。

晁衡在中国生活30多年,娶妻生子,他儿子二三十岁才知道父亲是日本人。晁衡觉得自己年事已高,想回日本,就向唐玄宗辞行,唐玄宗舍不得,不让他走。结果那年中秋节,唐玄宗大宴文武百官,群臣赋诗,轮到晁衡的时候,其作诗云:“翘首望长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玄宗见他这么想家,只得放他回去了。

晁衡跟李白、王维都是“哥们儿”,他走的时候李白、王维都来送行,依依不舍。

王维赋诗《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结果,晁衡一出海就遇到风暴,传回消息说晁大人遇难,李白都快哭死过去了,作诗云:“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后来消息传来没死,给刮到越南去了。那会儿是帆船,风一刮,又没指南针,就只好跟着感觉走,之后一看来到越南。晁衡说明身份,当地都护一看,原来是秘书监晁大人,赶紧给送到长安城去了,结果绕一圈又回来了。晁衡后来终老于长安,一辈子没能回到日本国。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0
唐朝时做官的外国人多达三千,波斯人甚至官拜宰相。
孙光宪《北梦琐言》云:“唐自大中至咸通,白中令入拜相,次毕相諴,曹相确,罗相劭,权使相也,继升岩廊。崔相慎曰:‘近日中书,尽是蕃人。’蕃人,盖以毕白曹罗为蕃姓也”。说明唐代外籍人士在朝为官者不少。
举例如下:
1、阿史那思摩,突厥人,太宗时授右武卫将军,逝世后,赠兵部尚书、夏州都督。
2、阿史那杜尔,突厥人,太宗时官拜左骑卫大将军,尚衡阳长公主,授驸马都尉。
3、执失思力,突厥人,左领军将军,后因功进封安国公
4、哥舒翰,突厥人,玄宗时授右武卫员外将军,充陇西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使。
5、契苾何力,铁勒人,太宗时授镇军大将军,行左卫大将军,徙封凉国公,死后赠辅国大将军、并州都督,陪葬昭陵。
6、仆固怀恩,铁勒人,玄宗时官拜左领军大将军。
7、白孝德,安西人,官至安西、北庭行营节度、鄜坊、邠宁节度使,封昌化郡王。
8、阿倍仲麻吕,日本人,中国名晁衡,居留唐朝五十年,曾安南都护、镇南节度使等官。新罗人崔致远于僖宗朝一举及第,授宣州溧水县尉,后为淮南从事,又为侍读兼翰林学士,知瑞书监。
9、藤原清和,日本人,官拜秘书监,至三品,终生未回日本。
10、崔致远,新罗人,12岁来大唐留学,僖宗时官拜溧水县尉。
11、金思兰,新罗人,即新罗王金兴光之侍子,玄宗时官拜为太仆员外卿。
12、高仙芝,高丽人,玄宗时官至武威太守、河西节度使。
13、黑齿常之,百济人,因对吐蕃作战有功,高宗时官至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左羽林军。
安西胡人白孝德,
14、卑路斯,波斯王子,国亡来唐,高宗时官拜右武卫将军,中宗时又拜左威卫将军,卒于唐。
15、李元谅,波斯人,德宗时官拜华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潼关防御、镇国军节度使。
16、阿罗憾,波斯人,武周时官拜右屯卫将军、上柱国、金城郡开国公。
17、李彦升,大食人,宣宗时一举中第,受翰林学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12-31
唐朝时做官的外国人多达三千,波斯人甚至官拜宰相。
孙光宪《北梦琐言》云:“唐自大中至咸通,白中令入拜相,次毕相諴,曹相确,罗相劭,权使相也,继升岩廊。崔相慎曰:‘近日中书,尽是蕃人。’蕃人,盖以毕白曹罗为蕃姓也”。说明唐代外籍人士在朝为官者不少。
举例如下:
1、阿史那思摩,突厥人,太宗时授右武卫将军,逝世后,赠兵部尚书、夏州都督。
2、阿史那杜尔,突厥人,太宗时官拜左骑卫大将军,尚衡阳长公主,授驸马都尉。
3、执失思力,突厥人,左领军将军,后因功进封安国公
4、哥舒翰,突厥人,玄宗时授右武卫员外将军,充陇西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使。
5、契苾何力,铁勒人,太宗时授镇军大将军,行左卫大将军,徙封凉国公,死后赠辅国大将军、并州都督,陪葬昭陵。
6、仆固怀恩,铁勒人,玄宗时官拜左领军大将军。
7、白孝德,安西人,官至安西、北庭行营节度、鄜坊、邠宁节度使,封昌化郡王。
8、阿倍仲麻吕,日本人,中国名晁衡,居留唐朝五十年,曾安南都护、镇南节度使等官。新罗人崔致远于僖宗朝一举及第,授宣州溧水县尉,后为淮南从事,又为侍读兼翰林学士,知瑞书监。
9、藤原清和,日本人,官拜秘书监,至三品,终生未回日本。
10、崔致远,新罗人,12岁来大唐留学,僖宗时官拜溧水县尉。
11、金思兰,新罗人,即新罗王金兴光之侍子,玄宗时官拜为太仆员外卿。
12、高仙芝,高丽人,玄宗时官至武威太守、河西节度使。
13、黑齿常之,百济人,因对吐蕃作战有功,高宗时官至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左羽林军。
安西胡人白孝德,
14、卑路斯,波斯王子,国亡来唐,高宗时官拜右武卫将军,中宗时又拜左威卫将军,卒于唐。
15、李元谅,波斯人,德宗时官拜华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潼关防御、镇国军节度使。
16、阿罗憾,波斯人,武周时官拜右屯卫将军、上柱国、金城郡开国公。
17、李彦升,大食人,宣宗时一举中第,受翰林学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