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美得本质的理解

如题所述

我认为,美是事物或现象的外显需求或是内隐需求得到满足的心理现象或状态。 首先,美是由事物的有用性引起的。我认为的美不仅仅是现实中人们一般认为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事物所具有的性质,而是其核心在于有用。 美丽的风景之所以说它是美的,是因为它能让人们的心情愉悦,这个“心情愉悦”就是它的“有用性”,所以称为美。倘若人类不存在了,如果它能让老鼠、猴子、野兔等东西引起心情的愉悦或是具有其他的积极的作用,它也是美的;但是,如果它的存在对它以外的任何事物都没有任何作用,那么,我就认为这个东西是不美的。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宇宙内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全独立存在,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只是这种联系有明显的,有不明显的;有能被人们所知道的,和不被人们所知道的。既然事物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那么事物中的每个单体都会对其他单体形成作用,这种作用由积极的或潜在积极的和消极的或潜在消极的两部分组成。也就是说积极的成分是必然存在的,由此可以引申出——美是事物存在的本质属性。由于相互作用的程度不同,美的显示的程度也不同;由于被人们的可感知性不同,事物有可感知的美和不可感知的美。当然,我们日常所说的美都是可感知的美。 其次,美事由需求引起的。 从显示状态来说,需求分为外显的或是可感知的需求和内隐的或不可感知的需求两种。需求是美产生的源头。 简单地说,美是由事物或现象的需求得到满足而显示的状态或现象。看到美丽的风景或是一张好画我们称之为美的,这是由于观赏者内隐的审美或感知美的需求得到满足的结果。 拿简单的吃饭来说,当你饥饿时,食物能满足你的需求,这时我称食物是美的;当你吃饱了,不想再吃的时候,你肚子里的食物任然是美的,但是外面的多余的没有被吃下去的食物相对你来说就是不美的。假若,你兴奋过度不小心多吃了点食物,而且把自己撑得不舒服了,那些引起不舒服的多吃的食物相对你来说就是不美的,而在肚子里面的其他的食物也会由于使自己不舒服的多吃的食物变成不美的;需要强调的是,这种不美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食物逐渐被消化,原来不舒服的想象消除的时候,那些肚子里的不美的东西就会变成美的东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19
黑格尔在其《美学》中说过美是由外在和内在两部分组成的,也就是说,它是通过事物的外在来表现其内在,外在只是一种形式,内在才是最重要的。推荐仁兄去看一看这本书,收获匪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