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怎样形成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14

牛吃食用草,把草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在体内重新组合成乳蛋白,再连同水、抗体以及一些其他的营养物质从乳腺分泌出来,牛奶即被生产出来。

1、牛奶的营养特点:

牛乳及其制品是膳食中蛋白质、钙、磷、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B2的重要来源之一。

鲜乳主要是由水、脂肪、蛋白质、乳糖、矿物质、维生素等组成的一种复杂乳胶体,其中水分含量占86%~90%,因此其营养素含量与其他食物比较相对较低。牛乳的比重平均为1.032,比重大小与乳中固体物质含量有关。乳的各种成分除脂肪含量变动相对较大外,其他成分基本稳定,故比重可作为评定鲜乳质量的简易指标。

(1)蛋白质:

牛乳中蛋白质含量为2.8%~3.3%,主要由79.6%的酪蛋白、11.5%的乳清(白)蛋白和3.3%的乳球蛋白组成,另有少量的其他蛋白质,如免疫球蛋白和酶等。凡20℃下于pH4.6沉淀的牛乳蛋白被称为酪蛋白。

酪蛋白是一种耐热蛋白质,但可在酸性条件下沉淀,酸奶和奶酪即是以这个原理制成的。在乳中酪蛋白与钙、磷结合,形成酪蛋白胶粒,并以胶体悬浮液的状态存在于牛乳中。乳清蛋白对热不稳定,加热时发生凝固并沉淀。牛乳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87%~89%,生物学价值为85,属优质蛋白质。

(2)脂肪:

乳类脂肪约为2.8%~4.0%,以微粒状的脂肪球分散在乳液中,呈很好的乳化状态,容易消化吸收,吸收率高达97%。牛乳中的脂类主要以甘油三酯为主,少量磷脂和胆固醇,乳脂肪中脂肪酸组成复杂,油酸占30%,亚油酸和亚麻酸分别占5.3%和2.1%,短链脂肪酸(如丁酸、已酸、辛酸)含量较高,约为9%,是乳脂肪具有良好风味及易于消化的原因。

(3)碳水化合物:

乳类碳水化合物主要为乳糖,牛乳乳糖含量约为3.4%~5.4%。乳糖在肠道中能促进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率;促进肠道乳酸细菌,特别是双歧杆菌的繁殖,改善人体微生态平衡,促进肠细菌合成B族维生素。

有些人成年后多年不喝牛乳,体内的乳糖酶活性很低,不能分解乳糖,乳糖在肠道内被肠道微生物分解发酵,产生胀气、腹泻等症状,称为乳糖不耐症。这部分人群可以食用经乳糖酶处理的奶粉,或饮用酸奶。

扩展资料:

牛奶的正确喝法:

1、不空腹喝牛奶。有的人喜欢早空腹时喝牛奶,其实这样不科学,因为空腹时吃东西,胃蠕动较快,牛奶中的营养物质来不及消化、吸收就被排到了大肠,造成很多营养的流失和浪费,所以,最好饮用牛奶之前,吃点馒头、饼干、面包之类的食物之后再喝奶,使奶中营养充分发挥作用,利于消化吸收。

2、酸奶比鲜奶更易吸收,同时可以改善口感。

3、不大口喝牛奶。在饮用牛奶时如果能够小口慢饮,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和体内的胃酸充分接触,形成细小的凝块,有利于消化吸收。 

4、不喝冰牛奶。因为牛奶冷冻后,牛奶中的脂肪、蛋白质分离味道明显变淡,营养成分也不易被吸收,建议加热到75℃以下最佳。把盒装液体牛奶煮沸后饮用也是不科学的。

5、睡前喝一杯牛奶。奶中含有一种容易使人疲倦的物质——L-色氨酸,对人体有镇静作用,能够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保证充分的休息,有利于第二天的学习和工作,特别是对神经衰弱、睡眠不佳的人有明显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奶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