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老是静不下心来看书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静的成语:百动不如一静,澹泊明志,宁静致远、静极思动,平心静气、神闲气静,定能生慧。静纳百川。”“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些古语告诉我们:静心——静气,对于渴望获得知识、拥有智慧的人来说,是多么重要。静心对于中学生,对于学习更是具有非凡的意义。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学习就是向世界汲取生命的能量。人们常用“海绵吸水”来形容一个人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而海绵吸水恰是柔软无声的。我觉得心静的人有以下优点: 
1.能集中精神做事,不会走神,分心,做事效率高。 2.爱思考,思考有深度,不肤浅。 
3.心态平静,情绪平稳,能保持做事连贯性。 4.爱阅读,与书籍为友。 5.乐于倾听,愿意听取他人意见。 6.注重观察,会反思,能吸取教训。 
爱吵爱闹则意味着一个人的心门是闭塞的。他的眼里只看见自己,他的耳朵只听见自己。而且他只是注意外在的,肤浅的东西。这类人的特点是: 
1.话多,但讲话往往不着重点。 
2.与人沟通交流时不注意倾听他人,一心想自己说什么。 3.犯错误不太反思,喜欢找理由,扯皮。 
4.上课不是以学知识为目的,专注于老师讲课的搞笑部分,喜

欢发散性思维。老师讲猴子习性,他会从猴子-孙悟空-西游记-唐僧-妖怪-魔幻小说-哈里波特,常常扯得不着边际,出去回不来。一节课很开心,但下课后却不知学到什么。 
5.上课有点懂就不听,没听完整就举手。 
6.自习课喜欢讨论问题,但一讨论问题就跑题,做事没效率。 7.厌恶需要静心去做的是,如看书,长时间做作业。喜欢跑动,喜欢视觉和感官刺激。 
这样的人很难从生活、从书本有所吸纳和汲取。“聪明”——耳聪目明,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个人的听觉、视觉习惯性地处于聆听和搜寻的状态。心静属于一种智慧,心静的人能够虚心向他人学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也很注重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会反思,情绪平稳,从而保持身心与外界的平衡,这样的人是很容易辨识的。根本不需要等待考试,你只要注意他在人群中听人说话的神情就知道了——至于上课,他的专心致志,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个人爱吵爱闹,听不进别人说话,不能仅仅以为这只是个性有缺陷,这也是可忧的心智状态。 
 静心并非意味着呆板,不运动,沉闷。它是指做事时的一种专心致志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处世态度,是一种力量的储蓄积累。现代社会是个喧嚣,肤浅,浮躁,物欲横流,焦虑,复杂的社会,同样生活在社会中的也是这样一群人。所以能够在喧闹嘈杂的环境中谋求一片安宁之地很难,也非你的心灵莫属。所谓心静则万物宁,相反心燥则万物喧。静心是一种能力,一种智慧,属于聪慧之人。 

对于静心,我提以下建议: 
1.多读书,读智慧书、哲学书、经典书。少看庸俗杂志,少接触快餐文化。 
学会与书本对话。 
2.少看电视,特别是毫无内涵的电视剧,多看有益思维,开拓视野的节目。 
3.经常反思。孔子曰:吾必三省吾身。写日记也是很好的方式,学会与自己对话。 
4.学会倾听他人,与家长、老师、同学交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8
这可能外面有更吸引你的东西,比如手机、游戏。也可能你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所以不太能静下心来沉浸在书本里。也有可能这天你情绪不太好,有烦恼的事在干扰你,所以也会静不下心来看书。
第2个回答  2014-05-28
野心大发有早追答

你男生女生?

追问

男生

追答

我女十八也有同感

很忙吗:

第3个回答  2014-05-28
心里有别的事情吧追问

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静下心来

第4个回答  2014-05-28
你对那本书没兴趣追问

不是的 也不知道怎么搞的 做什么事都静不下心来

追答

那就是有心事,不单单是静不下心来看书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