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诈骗老年人有哪些套路?

如题所述

01
 小恩小惠,引人上钩
骗子一般通过在小区超市门口送鸡蛋、在公园门口免费测量血压的方式,声称有公益健康讲座举办,吸引老年人参加。讲座的时间一般是在工作日的工作时间,避免年轻人加入。
一般地,骗子还会安排一人作托,鼓动老人参加,“来都来了”、“免费的”、“老年人图个有伴一起”,这主要是抓住老人生活比较单调,又缺乏朋友的特点。
02
 轮番忽悠,让人心动
当老人到了所谓“公益健康讲座”的时候,一些所谓的“专家”“医生”会逐个给来参会的老人看病,只要来的人“一概有病”,而且不治疗后果很严重;随后在讲座上,可以免费体验产品,还会有老人(其实是托)现身说法,称用了保健品或器械后病都好了,借此打消老人顾虑。
03
 服务到家,亲情回访
如果在公益健康讲座上还没有被说服,就有工作人员到家进行回访,像对待亲爹亲妈一样打“亲情牌”,由于很多老人平时很孤单,很容易被忽悠,心甘情愿掏出钱来买产品。
04
 免费旅游,大卖产品
骗子经常还会组织老年人去免费旅游,参观产品生产车间,其实是借机让老年人远离家人,更进一步洗脑,一般参加完免费旅游的老人,都会再次购买一大批保健品。
05
 存钱有息,大无底洞
有些诈骗团伙还会让老人把钱存在他们账户,并许诺每年给10%左右的利息,购买保健品还有优惠。事实上,只要把钱存到那里,就等于陷入了一个无底洞,除了全部买保健品外,只有另外一个结果:该团伙被查、跑路,一分钱也拿不回来。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落入保健品购物骗局
从上面的保健品诈骗套路,我们不难看出,骗子充分利用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情感特点,有的放矢地实施诈骗。老年人容易遭遇此类诈骗,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社会发展太快,老年人的知识、信息结构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而且骗子的诈骗形式专业化,有固定“话术剧本”,擅长取得中老年的信任,让老人上当受骗。
部分老年人退休或下岗后经济状况不够稳定,常期望能有机会意外致富,因此容易上假广告和推销商的当,损失钱财。
随着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病痛增多,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不确定感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感会增强,一些骗子就利用部分老年人的心理,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进行诈骗。
人到了晚年,就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怀,而一旦跟家人、亲戚的亲密联系不足,面对陌生人递过来的“关爱”橄榄枝,老年人很难设防,被欺骗很容易。
老年人被诈骗,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宜在平常多关心家里老人,尽量满足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日常中,多与老人交流,向他们普及一些常见的诈骗套路,同时向他们普及“不要轻信所谓的包治百病的‘神药’”的观念。如果发现老人被诈骗时,应及时拨打110报警,并安抚好老人情绪。
老年人的生活往往比较孤独单调,社会一些新兴事物会让他们感觉新奇而又害怕,他们的内心是希望能得到子女的更多关心的。作为子女,如果能够给予老人足够的关怀,用爱为老人筑造防骗墙,就是最好的防骗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