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地质环境区域划分

如题所述

一、地质环境区域特征

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特征,大致可划分为6大区:东部大平原;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西北内陆盆地;华中及西南丘陵山区;东南及华南滨海地区;青藏高原。以上6大区既有各自的特殊性问题,又有相同的共同性问题。例如东部大平原地下水较为丰富,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是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与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内蒙古高原主要问题是能源基地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解决人畜饮用水问题。西北干旱区主要是防止沙漠化,实际上也是水资源的合理规划与科学管理问题。华中及华南滨海三角洲平原,主要存在淤泥、流沙等软土层问题、海水入侵问题、风暴潮及洪涝灾害加剧等各类环境问题。青藏高原主要是冻土层广泛分布、高原峡谷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严重及地震问题。上述各类地区也存在不少共同性问题,例如城市环境地质灾害是普遍性问题,但尤以东部大平原与滨海三角洲平原最为突出;地面沉降灾害分布很广,水污染问题十分普遍;由于劣质水引发的各类地方病分布很广,尤以东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干旱缺水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不仅在北方,在南方的岩溶地区、红层地区也十分严重;凡是丘陵山区都普遍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尤以西南地区最为突出。综上所述,地质环境问题十分复杂,其形成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而且人为因素往往成为破坏地质环境的主导因素。

二、地下水地质环境区域划分

从水文地质观点,结合自然条件与构造特点,可考虑把中国区域划分为3大单元:中国北部地台(中朝地台)、中国南部地台(扬子准地台)和青藏高原(由喜马拉雅山系、昆仑山系、祁连山系及其中间地块组成)。

中国北部及南部地台,以东西向展布的秦岭褶皱山系为界。秦岭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mm,并自东向西,逐渐由半湿润气候带过渡到半干旱气候带和典型的内陆干旱气候带。河流分别属于黄河水系、松辽水系和内流水系。秦岭以南降水突然增加,并逐渐由湿润气候带过渡至十分潮湿的亚热带气候区。河流分别属于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由此可见,中国南北纬向分带现象非常显著,虽然地形条件极为复杂,但潜水的分布仍处处受到纬向分带的控制。面积广阔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气候干燥寒冷,破坏了纬向分带规律,形成苔原及冰漠,并且在高原四周显示自然景观上垂向分带的特征。因此它与中国东部完全不同,构成一个独立的水文地质区域。

根据我国气候分带结合大地构造与地质、地貌条件,全国共可划分为6个水文地质大区,分别是:东部大平原水文地质区;内蒙古高原、陕甘黄土高原水文地质区;西北内陆盆地水文地质区;华东、华中及西南丘陵山地水文地质区;东南、华南水文地质区;青藏高原水文地质区。每个大区又可划分出一些亚区(图2-1-1)。

图2-1-1 中国水文地质分区略图

(据陈梦熊等,2002)

Ⅰ—东部大平原水文地质区:Ⅰ1松辽平原亚区,Ⅰ2黄淮海平原亚区;Ⅱ—内蒙古高原、陕甘黄土高原水文地质区:Ⅱ1—内蒙古高原亚区,Ⅱ2—陕、甘黄土高原亚区;Ⅲ—西北内陆盆地水文地质区:Ⅲ1—河西走廊亚区,Ⅲ2—准噶尔盆地亚区,Ⅲ3—塔里木盆地亚区,Ⅲ4柴达木盆地亚区;Ⅳ—华东、华中及西南丘陵山地水文地质区:Ⅳ1—华东、华中丘陵山地亚区,Ⅳ2—西南岩溶丘陵山地亚区;Ⅴ—东南、华南水文地质区:Ⅴ1—闽、浙丘陵山地亚区(包括台湾),Ⅴ2—粤、琼丘陵山地亚区(包括部分广西);Ⅵ—青藏高原水文地质区:Ⅵ1—冻土高原亚区,Ⅵ2—藏东及藏东南高山峡谷亚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