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文言文非常难念,那么是不是古人说话交流是就用这种形式啊?

如题所述

当然不是

讲话用当时的语言,而写文章就用统一几千年的方法来写,就是「文言文」。

一位长者问,四大古文明只剩下哪一国?中国。为什么在全世界的历史,几千年当中只剩下一个古文明留下来?原因在哪里?这个很值得我们思考。会不会是四大古文明的老祖宗在神明的面前说,「来,我们谁抽到可以不用灭亡,谁抽到了,那个民族就不用灭亡」,是不是这样?不是。是不是侥幸抽到了,这支签刚好被我们中国老祖宗抽到了,所以我们文化不用断,绝对不是这样。
为什么中国的古文明可以承传几千年?我相信埃及也好,西亚也好,当初为什么他们的祖宗发明文字,要把这些透过文字,把他们的经验写下来?为什么要写?假如他每天只想到自己的食衣住行过好就好了,他会不会在石头上刻这些图案、文字下来?不可能。所以他们的老祖宗也有这一份心,希望把人生很重要的智能经验传承给下一代。但是他们并没有传承成功,而只有中国老祖宗传承成功,所以这个缘是全世界最希有的缘分。我们要把原因找出来,你才能够「知缘」,才能珍惜这个当中国人的缘分,「惜缘」。
为什么中国文化可以承传几千年?原因在中国老祖宗观察到语跟文一定要分开来,才能把文化绵延几千年而不断,为什么?因为假如文章跟语言没有分开,假如语言一直变化,变化了两百年之后,两百年后的人听懂不懂两百年前的话?就听不懂,一听不懂,文章也就看不懂。我们有一个朋友离开故乡二十年,他二十年后回故乡去跟很多的亲友聊天,有时候一些话还要经过解释才听得懂。所以言语二十年就起一个小变化,那两百年起大变化,那两千年根本就不知道他在写什么文章。老祖宗发现这一点,所以讲话用当时的语言,而写文章就用统一几千年的方法来写,就是「文言文」。老祖宗就因为设计了文言文这个法宝,所以能够承传几千年的智能而不断。
所以我们希望自己的人生不要摸索了几十年才知道哪里做错了,这样就为时已晚。也不要让我们的孩子摸索了几十年之后,才知道对跟错、是跟非,这样的遗憾千万不要再发生。我自己也是到二十五、六岁的时候才有这个机会遇到圣贤的学问,遇到老祖宗的教诲,所以自己也觉得很遗憾。
(摘自:http://blog.cersp.com/18794/43420.aspx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2-27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文体之一,也是我国古典文学所使用的主要语言,具有词汇丰富、精炼的特点。与冗长但易懂的白话文相比,文言文的特点是较为晦涩、难懂,学习起来也较为困难。但是,古代的人们在当时为何要创建与口语相差很大的文言文,而不是采用与口语更为接近的白话文呢?
在中国古代,创造文字的历史其实是非常漫长的,从历史实物遗迹来看,在新石器的中、晚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文字,但其数量极其有限,当时的文字结构也较为复杂,笔划较多且难以书写。到了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前1100年的殷王朝时期,又出现了甲骨文字。所谓甲骨文字,就是殷人在占卜的过程中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由于龟甲或兽骨的材质叫硬,不难理解,甲骨文的刻写速度应该是很低的。由于每块龟甲或兽骨上所能刻的字数非常有限,如果一篇文章的字数较多,则需使用大量的龟甲或兽骨,并令相关人员付出极大的劳动量和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刻字工作,这必然导致创作与口语相对应的文章的造价极高。此外,用龟甲或兽骨作为载体的长篇文章翻阅起来也极不方便。因此,从当时所使用的书写材料和书写效率上来看,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前1100年的殷王朝时期显然不具备创作产生与口语相对应的白话文的物质基础。
在殷王朝的后期,又出现了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到了东周时期,进一步又出现了刻在石材上的石鼓文,但金文、石鼓文与甲骨文一样,也存在着文章的刻写速度慢、制作成本高等问题,上述各种技术难题导致当时的文章通常都是言简意赅的关键词或短句,并由此奠定了中国古代文言文的语法基础。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文字的结构逐渐开始规范简化,文字的数量也开始丰富起来,再加上毛笔和笔墨的发明和书写材料帛书、简书的广泛使用,文字的书写速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当时的生产力较为低下,帛在当时还是较为昂贵的书写材料,一般的人们是舍不得用帛来写文章的。而竹木简牍的造价虽相对较低,但用简牍编纂成的书体积较大,翻阅、存放都不太方便,如果采用与口语相仿的白话文写文章,则一部书的的造价不仅非常昂贵,也不便于读者翻阅和保存。据史料记载,秦始皇规定自己一天要看奏章一百二十斤(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六十斤),不看完不休息。由此可见,在古代翻阅简牍也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而精简、干练的文言文,自然较白话文更为实用,更受那个时代的读者欢迎。
简牍作为一种书写材料,一直到了东汉中期才开始逐渐被纸张替代,此时,文言文作为汉语的文体,已经有了辉煌灿烂的历史积淀,许多不朽的文言文名著如《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金匮要略》、《史记》等已经广泛传播开来,而文化所具有的传承性使得文言文直到今天依然是被人们广泛阅读的主要文体之一。
第2个回答  2006-02-28
古人写文章用的文法和他们平时正常口语化交流用的语法肯定是有区别的,但交流说的语言不会与我们现在的人有多相近。毕竟我们现在说话的语言是经过了几千年衍变产生的。
古人说话虽不像书中写那样拗口,但也不会偏离太多。就如同我们某些人写文章时候的语言和自己本身说话的语言,虽然在表达同样一个事物的描述上会用不同的词汇,但说出的感觉却是相同的。
第3个回答  2006-02-27
即使是现代汉语也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我想古代讲话的口语与写下来的书面语肯定也是有区分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6-02-27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古时候也是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古时候的口语就是白话文,而书面语就是文言文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