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招投标具体的流程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自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首次明确鼓励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电子招标投标以来,电子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各环节,电子招标投标平台建设、电子招标投标行政监督等工作也逐步推进。
2020年初爆发的疫情,对于招投标工作无疑是一场大考,其能否电子化运行事关涉及领域市场交易的有序进行。此次发改委《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创新做好招投标工作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通知》(下简称“通知”)十三条内容中有五条与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息息相关,既指出了当前电子招投标工作的不足,也给未来招投标电子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招投标电子化现状分析


目前,招投标工作电子化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整体电子化水平尚处于较低的层次。以工程建设领域为例,尽管如今各地多已启用电子招投标,基本将必须公开招标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项目纳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电子招标投标,但一方面电子和纸质招投标双轨并行的局面仍未打破,另一方面电子招投标工作的系统性、集成性、互联性仍有待提高。
就电子招标投标流程看,全流程无纸化与信息化程度还不够全面。在招标环节,招标文件制作、招标文件审批、交易信息发布以及招标文件的公示与获取基本已达成电子化;在投标环节,投标文件制作、投标文件递交多实现电子化操作,但招标文件答疑多依赖招标人组织的踏勘现场和投标预备会,投标保证金的线上缴纳以及电子投标保函的线上开具仍需普及;在开标环节,纸质与电子双轨特征较为明显,远程开标网络视频直播系统也未广泛应用,整个开标流程的效率和准确率得不到保证;在评标环节,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及智能化评标系统仍处于建设过程,电子化评标监管模式也有待探索;在定标环节,合同签订的电子化进程也较为缓慢。


就电子招标投标平台看,信息壁垒和孤岛状态仍然突出。电子招标投标平台集信息发布、统计查询、身份验证、资信验证、数据对接(工商、税务、银行等)等服务于一体,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各系统的互联互通。而与招投标行政管理的区域化相对应,省市县三级电子招投标平台建设在内容、流程、功能、标准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交易规则、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都需统一。
就电子招标投标监管看,当前各地启用的招标投标电子化行政监督系统多处于业务监督即流程管控的层次,尚未利用电子化手段实现工程招投标项目的智慧监管。一方面,除对违规操作实时预警外,监管系统尚未构建起打击围标串标的系统体系;另一方面,招投标监督系统与建筑市场监督监管平台未形成一体化力量。当然,电子平台信息共享难度的客观存在,也阻碍了行政监督部门在数据管理和监管统一的基础上实施奖惩机制。




二、招投标电子化发展分析


梳理发改委通知中的五条部署,不难发现这三点关键思路。当然,此次工作部署不仅仅在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也为建立长效机制埋下伏笔。
着力消除全流程电子化的盲点、断点、堵点,实现全流程的无纸化、信息化、智能化。针对招投标各环节仍然存在的部分电子化、纸质和电子并行现象,通知明确指出了流程断点,要求各地紧抓落实。如通知提出大力推广使用保函特别是电子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便针对投标环节的保证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电子化目标。不难想象,推动电子营业执照、电子资质证书在招投标领域的运用,以及推行在线投标、开标、评标、定标,都是全面实施电子化交易的必要工作。


积极应对电子招投标对传统属地监管模式带来的挑战,尽早实现跨区域常态化运行。针对各平台、各部门、各区域之间的工作壁垒,通知明确支持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如通知要求支持异地评标系统跨省运行并建立跨区域协同监管机制,便旨在推动优质专家资源跨地区、跨行业共享。当然在未来,统一制度规则与技术标准也是推动电子招投标走向全国的必要前提。
创新应用招投标电子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积极因素,鼓励电子交易系统市场化竞争。如通知“允许招标人选择依法规范并符合行政监督要求的市场主体建设运营的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开展招标”,这避免了地方限制和排斥电子交易公共服务系统以外的市场形式发展,不仅有利于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提高,也将引导电子保函平台、电子监管模块的市场化发展。




招投标工作电子化的初衷,包括解决传统纸质交易难以监管的弊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招标投标成本、减少人为因素对于招投标的干扰等,其目标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
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打造开放、互联、透明、共享的环节,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氛围,仍将是招投标电子化建设工作的重心;通过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共同努力,能更好推动电子招投标快速健康发展。期待越来越多地区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早日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各领域招标投标管理再升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7
电子招投标是以数据电文形式完成的招标、投标活动。通过电子印章、电子签名技术,解决各类竞标文件盖章与签字在线化难题,从而实现招投标流程在线化,其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发布招标公告:根据《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第七条,拟发布的招标公告文本应当由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招标人借助电子签章在线起草招标公告并签字盖章;实现竞标信息一次发布、供应商批量接收;
2、在线投标报名:投标人在线阅读电子招标公告、在线筹备电子版投标书、提交资质文件。与纸质标书逐页加盖角签、添加骑缝章相比,电子签章只需“动动手指”,即可快速完成;
3、在线开标、评标:电子化投标模式实现评标人在线、远程评标。将电子签章功能与评标系统集成后,评标人经身份认证后,可在线填写评标意见并在线签字确认;
4、在线签订合同:通过在线收集和比对供应商竞标信息,采购方最终确定评标结果并发布公示,竞标结果可快速反馈到招标人与中标人。
中标人在线接收竞标结果后,通过在线签署即可与招标人完成采购合同签订,采购合同流转、审核、签订流程化,有效缩短企业采购周期。
第2个回答  2020-03-06

全流程电子招投标是一种在线完成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等全部活动的采购模式。企业采用全流程电子招投标模式,能够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成本,并可增强信息的透明度,更好的保障招投标相关方的利益,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实现阳光采购。

第3个回答  2018-09-27
这种招标方式广东比较多见。

1、购买标书:详情咨询招标机构。(要有:投标书编制软件、电子标书、加密狗);
2、安装“投标书编制软件”;
3、导入招标文件:导入后,“投标书编制软件”里会自动生成招标信息、投标文件主体结构(便于专家评分);
4、投标文件的编制:投标文件用word按“投标书编制软件”里生成的结构分别编制(“投标书编制软件”里的投标文件结构决定了你的word文档如何分册、分几册);
5、编制完后导入到本地安装的“投标书编制软件”里,并生成投标文件(注意看“投标书编制软件”操作说明);
6、通过网络上传到招标机构的系统里(需要加密狗)。

注意事项:
1、投标文件尤其是商务文件中的图片不能太大,因为招标机构对整个投标文件的大小是有限制的(50兆以内或其它),需要对图片进行适当处理;
2、文档目录结构不能太复杂,尤其是不要有太多的层级,最好到3、4层。因为太复杂了,导入招标机构系统的过程会出现问题,而招标机构对这个环节出现问题导致的后果是不负责的(其实就是他们的系统有问题,也不升级);
3、技术文件尽早上传,关键的商务信息可在开标当天上传,避免节外生枝;(本人第一次投这种标的时候,投标文件写的很好,但硬是没投出去。)
4、过程中有不懂、不清楚的地方,及时和招标机构(主要是技术支持部门)联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5-01
电子招投标是以数据电文形式完成的招标、投标活动。通过电子印章、电子签名技术,解决各类竞标文件盖章与签字在线化难题,从而实现招投标流程在线化。
电子招投标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发布招标公告
根据《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第七条,拟发布的招标公告文本应当由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招标人借助电子签章在线起草招标公告并签字盖章;实现竞标信息一次发布、供应商批量接收;
2、在线投标报名
投标人在线阅读电子招标公告、在线筹备电子版投标书、提交资质文件。与纸质标书逐页加盖角签、添加骑缝章相比,电子签章只需动动手指,即可在线上快速完成;
3、在线开标、评标
电子化投标模式实现评标人在线、远程评标。将电子签章功能与评标系统集成后,评标人经身份认证后,可在线填写评标意见并在线签字确认;
4、在线签订合同
通过在线收集和比对供应商竞标信息,采购方最终确定评标结果并发布公示,竞标结果可快速反馈到招标人与中标人。中标人在线接收竞标结果后,通过在线签署即可与招标人完成采购合同签订,采购合同流转、审核、签订流程化,有效缩短企业采购周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