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师怎样培养中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题所述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需求,使学生能问
  1.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博采众长,涵摄百家,这是问题意识产生的前提。我们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尊重前辈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努力学习,汲取营养。只有学好课内知识,又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才能厚积而薄发,形成敏捷的思维,产生各种真知灼见,从而质疑问难。
  2.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下,忽视了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致使学生缺少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缺乏问题意识。只有善于思考、思维敏捷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善于思考、思维敏捷的学生。
  3.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学生在学习中,一旦头脑里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新知识,或发现知识之间有“矛盾冲突”时,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学生的自我发现就有强大动力,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知识水平,抓住知识的难点处、重点处、关键处、困惑处、易错处,恰当、适时地提出富有启发性、新颖性的问题,以激起学生求疑,发现出新问题。
  (二)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和自由的空间,使学生敢问
  1.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关系。教师要冲破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树立民主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重视课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培养,在课堂上教师要微笑、点头,专心听学生说。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消除师生之间的紧张气氛,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好学、喜探究的天性,大胆探索发现,且敢问。
  2.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因为教师对待学生的提问与回答的正确态度更能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的发问要表示注意的态度,要以和悦的态度去倾听,鼓励学生与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对学生提出的不明确的问题,应采用和学生一起思考的方式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思路;对于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质量如何都应给予鼓励;对于提出的问题超过学生现阶段所学知识范围或教师一时难以回答的要给学生讲明原因,这样学生就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同时,教师应面向全体,尤其要注意关注不善于提问的学生,多给这些学生创造发表自己见解和提问的机会,注意每一个学生的答问能力的培养。
  3.开放学生提出问题的时空。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到哪里,学生想到哪里,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没有自我发展的余地。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做到:特征让学生观察,思路让学生探索,难点让学生突破,方法让学生寻找,意义让学生概括,结论让学生验证。教学时,凡是学生想问、敢问、能问的就放手让学生去发问。
  (三)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和愉悦感受,使学生乐问。
  1.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主体意识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观念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2.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乐问的前提是有强烈的情绪和好奇心,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是建立在好奇心的基础上的,好奇心则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体现教学内容的应用价值,特别是要给学生提供探究发现、尝试错误和猜测检验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提问,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见解和提出问题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闪光点、进步点和优秀之处,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认可,让学生在提问中得到满足,这样学生才会对提出问题变得有兴趣,才会逐步养成乐问的习惯。
  3、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在学校里,尤其是在中学里,学生最渴望得到的就是老师的认可和赞许。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采用微笑提问,微笑教学,这样给学生以亲切感,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敞开心扉,进行师生间的信息交流。
  总之,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式下,在语文新课标的实施中,我们要循着"问题"贯穿教学的始终这一路线,让教育生存并发展下去,让学校成为个人成长和创造的一方沃土,让个人成为自我生命发展的主人;在这片绿色的土地上,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和辛勤的老师一起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播种希望的种子,收获辉煌的明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29
一切创造源于疑问,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进步。”可是,学生读语文,由于课文文字会识,能够读通顺,加上由于传统讲授式语文教学模式的局限,许多孩子进了校门,随着年龄的递增,好奇心逐渐冷却了,好问的天性也逐渐泯失了,平时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且唯师是从,思维形成定势,从而导致读书一读而过,不留印象,更不留疑问。这种读书,领略不到文章的妙处,更谈不上长进了。我们要培养有问题的学生,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善于生疑的思维品质。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创设一个学生积极思考的思维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语文课堂情境创设到位,能起到良好效果,一个好的教师尤如一名好导演,能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进入问题。
1.巧抖“包袱”,抖出问题。
相声中故弄玄虚的抖“包袱”,令人捧腹,在导入新课时,教师扔出“包袱”,故意制造玄妙的气氛,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去探究问题。
如讲授《冬眠》一文,教师可这样导读:“报告一条重要消息”,在学生急待消息内容时,教师接着说:“我昨天在公园里发现了一只很特别的刺猬。”学生惊疑而议论纷纷,教师显出惋惜神情说:“可是这只刺猬却走丢了,请同学们帮助找找。”学生会七嘴八舌饶有兴趣地发问:“这只刺猬是什么样子?到哪里去找……”教师相机导入要阅读的课文《冬眠》,“请同学们读课文,一定会找到答案的。”又如讲授《一个苹果》一文,教师可这样开启“今天我们来学习吃苹果”,一句话,出人意料,引起学生极大兴趣,急切等待解释,学生会问:“为什么吃苹果还要学习呢?”教师顺势提出“这是一只不同寻常的苹果,在吃的过程中,吃法也不同寻常。”学生会问:“不同寻常表现在何处?”教师引导:“欲知答案,到《一个苹果》文中去寻找,这一开启课文,幽默风趣,令听者兴味盎然,如同磁石吸引指针,能一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生疑求解的兴趣,学生生疑的兴趣被激发了,问题也就随之出来了。类似这样的故弄玄虚往往能激发学生感情的波澜,进而生疑,探究问题。进而为阅读教学打开畅通之门。
2.巧设悬念,悬下问题。
巧设悬念可以造成学生一种期待的心理状态,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对某个问题悬而不讲,使学生心理上处于一种知识饥渴状态,造成一种非弄懂不能满足心愿的心理态势,势必会使学生迫不及待而又兴味盎然地去继续学习,刨根究底,这样就会激发学生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的探究欲望。一篇课文,往往其标题就是文章内容的窗口,是整篇文章的眼睛,教师在开讲时,可以从标题入手设悬念,运用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心的出发点,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将相和》、《圆明园的毁灭》等课文,教师在开讲时可让学生先从标题入手,围绕这样的标题,你会有哪些疑问,经过开启,学生会提出许多有意义的问题,诸如“小女孩为什么要卖火柴?她后来的命运如何?”“将和相因什么而有矛盾,又因什么而和好?”“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它是怎样毁灭的?”……学生的问题在标题的悬念中诞生了。再者对一篇课文下结语时,教师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下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他们能动地去思索、去幻想,如:《穷人》一文中的桑娜一家在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孤儿后家庭会有哪些变化呢?《皇帝的新装》中当小孩戳穿皇帝什么也没穿之后,皇帝会怎样做呢?《凡卡》中凡卡的信能寄出去吗?凡卡后来的命运如何呢……布下这些悬念,一环扣一环的问题自然会被学生挖掘出来。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拓展的悬念中得以碰撞,学生思维的品质在生发的问题中得以升华。
3.巧设空白,留出问题。
利用板书设计中的“空白”,也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板书中的“空白”刺激学生的感官,促使学生产生一种“内驱力”,很想知道空白处该填些什么,从而促使学生积极能动地质疑、探索。巧设板书中的“空白”,会令学生对相关信息挑选、加工、梳理,从而实现信息的增值,完成能力的培育。如此一石多鸟,不仅增加了学生思考的机会,而且使知识信息传递由单向的“教师 学生”的渠道开辟到“教师 学生”的双向活动,并自然走向“教师 学生 学生”的立体交流通道。教师可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在文章的重点、难点、特点处设置空白,在文章关键肯綮处设置空白,在文章可比处设置空白,在联结处设置空白……这些空白犹如一条通向大千世界的缝隙,教师特留“空白”,造成学生接受上的“断流”,好比给学生思维埋下了一段“引火线”,问题自然也就从中引发出来了。
4.感情朗读,读出问题。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文章的特点去引发学生思考,对于不同体裁的文章要设计不同的教法,比如对于优美的写景抒情类的文章,对于生动细致的人物心理描写,人物动作描写,人物语言描写就要倡导多读、让学生从自己多次的朗读中,从不同学生的对比朗读中去发现问题,在对比分析中悟出谁读得好,为什么好,好在哪里?从而自行发现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中要表达的情感。
讲授《穷人》一文时桑娜抱回孩子的矛盾心理,教师可指多名学生朗读:“……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然后指名学生评点谁优谁劣,学生陈述道理的过程也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十里长街送总理》抒情意味很浓,贯彻感情朗读,在朗读中发现问题,领悟情感。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百遍中也许有百种不同的感受,也会发现百个不同的问题。
如何生疑,如何发现问题,除了教师创设特定情境激发外,还需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科学的思考方法,并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技能技巧。
教会学生学会“抬杠”,反向思维,非常规思维,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向书本挑战,敢于向老师挑战,敢于向唯一答案挑战……从“抬杠”中挑出问题来。
教会学生学会发散,让学生围绕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思考,给学生一个集中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去发散,从发散中想出问题来。
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用眼看,用心看,从平常的现象中挖掘出不平常的意义来,从观察中看出问题来。
教会学生学会假设,角色切换,多向假设,让学生在自我情感体验中,形成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科学性,从假设中设出问题来。
学生的问题不会凭空产生,学生一旦掌握了基本的置疑方法,就会乐于思考,善于思考,问题在思考中产生,问题意识在思考中形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