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为什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如题所述

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前256年被秦所灭为止,共传25王,前后经历了515年.东周分为两个时期,以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周元王元年到东周灭亡(公元前256年)35年后的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

当时,鲁国史官记录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是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其特点是天下权力重心由天子下移到诸侯.后世便引书名来代表这段历史时期,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七雄”.“战国”因西汉刘向所编《战国策》一书而闻名,其特点是权力重心继续下移,由诸侯而卿大夫而士,布衣即平民阶层兴起.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而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18
时代不一样了。
春秋时期,诸侯对周王室有一定的尊重。
而战国,周王室已经不算什么了。追答

春秋的战争是为了争当霸主。
战国的战争是兼并战争。

另外,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两个历史事件也对东周局势造成了很大的变化

《春秋》和《战国策》又几乎是连续的

东周500多年的历史,发生了太多史事

所以史家才把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