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贪嗔痴慢疑,五蕴:色受想行识 什么意思? 参考文献?

如题所述

取于杂啊含部,五阴

四十一、五转经:本经叙述佛.陀乃如实而知五受阴。假若沙门、婆罗门,能如实而知五受阴的话,就得解脱。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五受阴。所谓色受阴,受、想、行、识等受阴。我对于此五受阴,如实而知道其五种的真.相。所谓对于色如实而知,色集、色味、色患、色离等,如实而知。像这样的,对于受、想、行、识,也如实而知,识集、识味、识患、识离等,也如实而知。
甚么叫做对于色,如实而知呢?诸所有的色,一切的四大,以及由四大所造之色,就名叫做色。像这样的,对于色,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色之集,如实而知呢?对于色之喜爱,就叫做色之集。像如是的,对于色之集,如实而知。甚么叫做色之味,如实而知呢?所谓色的因缘,而生喜乐,就名叫做色味。像如是的,对于色之味,如实而知。甚么叫做色之患,如实而知呢?如色为无常、苦,有变易之法,就名叫做色之患。像如是的对于色之患,如实而知。甚么叫做色之离,如实而知呢?如果对于色,能调伏其欲贪,断除共欲贪,超越其欲贪的话,就名叫做色之离。像如是的,如实而知道色之离。
甚么叫做对于受,如实而知呢?有六受身。所谓眼之触,而生受,耳、鼻、舌、身、意之触,而生受,此名为之六受。像如是的,如实而知受。甚么叫做对于受之集,如实而知呢?触之集,就是受之集。像如是的如实而知受之集。甚么叫做对于受之味,如实而知呢?缘于六受,而生喜乐,此名叫做受之味。像如是的,如实而知受之味。甚么叫做受之患,如实而知呢?如受为无常、苦,是变易之法,这就名叫受之患。像如是的如实而知受之患。甚么叫做受之离,如实而知呢?对于受,调伏其欲贪,断除欲贪,超越欲贪的话,就名叫做受之离。像如是的如实而知受之离。
甚么叫做如实而知想呢?所谓六想身。那六种呢?所谓眼之触,而生想,耳、鼻、舌、身、意之触,而生想。这就名叫想。像如是的如实而知想。甚么叫做想之集,如实而知呢?所谓触之集,就是想
之集。像如是的如实而知想之集。甚么叫做想之味如实而知呢?由于想的因缘,而生喜乐,这叫做想之味。像如是的如实而知想之味。甚么叫做如实而知想之患呢?所谓想,为无常、苦,会变易之法,这叫做想之患,像如是的如实而知想之患。甚么叫做想之离,如实而知呢?假若对于想,而调伏其欲贪,断灭其欲贪,超越其欲贪,这就叫做想之离。像如是的如实而知想之离。
甚么叫做如实而知行呢?所谓六思身。由于眼之触,而生思,由于耳、鼻、舌、身、意之触,而生思,这叫做行。像如是的如实而知行。甚么叫做如实而知行之集呢?触之集,就是行之集,像如是的如实而知行之集。甚么叫做行之味,如实而知呢?所谓以行的因缘,而生喜乐,这叫做行之味。像如是的如实而知行之味。甚么叫做行之患,如实而知呢?所谓行为无常、苦,是变易之法,就名叫行之患。像如是的如实而知行之患。甚么叫做行之离,如实而知呢?假若行,已调伏,已断除欲贪,超越欲贪的话,就名叫做行之离。像如是的如实而知行之离。
甚么叫做如实而知识呢?所谓六识身。也就是眼的识身,耳、鼻、舌、身、意之识身。这叫做识之身。像如是的如实而知识之身。甚么叫做如实而知识之集呢?所谓名色(名为受想行识等精神作用,色则指物质肉.体)之集,就名叫做识之集。像如是的如实而知识之集。甚么叫做如实而知识之味呢?由于识的因缘,而生喜乐,这叫做识之味。像如是的如实而知识之味。甚么叫做识之患,如实而知呢?所谓识为无常、苦,是变易之法,就名叫做识之患。像如是的如实而知识之患。甚么叫做如实而知识之离呢?所谓对于识,调伏其欲贪,断除其欲贪,超越其欲贪,就名叫做识之离。像如是的如实而知识之离。
比丘们!如果有一位沙门、婆罗门,对于色,能如是而知,如是而见,如是知、如是见,而离开欲向的话,就名叫做正向(正确的趣向,也就是正确的知见)。如能正向的话,我就会说他为入(入于正.法,及戒.律)。受想行识也是如是。如果有一位沙门、婆罗门,对于色,能如是的如实而知,如实而见的话,就能对于色生厌而离欲,而不起诸漏,而会得心解脱!如果心得解脱的话,则为纯一。纯一的话,就是梵行已立,梵行已立的人,就会离其它,而自在!这叫做苦边(离所有之苦的边际,所谓六道轮回而带来的苦,已完全脱离)。受想行识,也是像这道理!」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17
【五毒】

即烦恼障或心识障: 相对于知识障。烦恼障主要可分为三种或五种。所谓约三毒是指: 贪、嗔、痴。五毒则指三毒加上慢及疑(嫉)。

【五蕴】

 (术语)梵语之塞犍陀Skandha,旧译为阴,又译为众,新译为蕴。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有为法自性。作有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参见:阴)),大别之五法: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二、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三、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四、行蕴,其他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五、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以一有情征之,则色蕴之一即身,他四蕴即心也。心之中,受想行之三者心性上各为一种特别之作用,故名之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略云心所),识之一者为心之自性,故名之为心王。盖五蕴为身心之二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从五蕴而成,如无色界无身之有情,自四蕴(除色蕴)而成也。
第2个回答  2012-05-17
五毒贪嗔痴慢疑:
(1)贪欲盖(ra^ga-a^varan!a)︰谓众生贪爱世间男女、色声香味触法及财宝等物,无有厌足,以此贪欲覆盖心识,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贪欲盖。
  (2)嗔恚盖(pratigha-a^varan!a)︰谓众生或于违情境上,或追忆他人恼我及恼我亲而生忿怒,以此嗔恚能覆心识,令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嗔恚盖。
  (3)惛沉睡眠盖(stya^na-middha-a^varan!a)︰又作睡眠盖。睡眠者,意识惛熟,五情闇冥,众生以此睡眠覆盖心识,令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睡眠盖。
  (4)掉举恶作盖(auddhatya-kaukr!tya-a^va-ran!a)︰又作掉戏盖、调戏盖、掉悔盖。掉悔者,身无故游行为掉,心中忧恼为悔,谓众生以此掉悔覆盖心识,令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掉悔盖。
  (5)疑盖(vicikitsa^-a^varan!a)︰疑者痴惑也,谓众生无明暗钝,不别真伪,犹豫之心,常无决断,以此疑惑覆盖心识,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疑盖。
  以上五者中,惛沉睡眠盖系合惛沉、睡眠二者为一,掉举恶作盖乃由掉举、恶作合并为一,余三盖皆单一成立。盖惛沉、睡眠之所食、对治、事用皆相同,故立为同一盖;掉举与恶作亦然。余三者一食一对治,故自成盖。如《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八云(大正27·250b)︰‘复次以三事故,各共立盖,谓一食故,一对治故,等荷担故。此中,一食一对治者,谓贪欲盖以净妙相为食,不净观为对治,由此一食一对治故,别立盖。嗔恚盖以可憎相为食,慈观为对治,由此一食一对治故,别立一盖。疑盖以三世相为食,缘起观为对治,由此一食一对治故,别立一盖。
五蕴色受想行识 :
我们读佛经时,经常遇到“五蕴”一词,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蕴”译自梵语 स्कन्ध Skand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
  经文:以观舍利子为例,受想行识的相同道理论证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色蕴之中。
  (二)受蕴即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忧、喜、舍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即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即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这就是末那识,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五蕴也被翻译为五众或五阴。“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阴”是五种法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之意。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对智慧比较差的众生,佛陀则为他们演说十二处、十八界。
  (五蕴,是指金,木,水,火,土,的生相,)
  (五蕴皆空,这里的空,是透彻,明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