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均衡的凯恩斯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

如题所述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是总需求的管理政策,它认为总需求包括四个方面:投资、消费、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是需求不足,所以在经济低迷的时候政府应该积极调控经济,实行总需求的管理政策,刺激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具体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凯恩斯主义开创了宏观经济学,是非常伟大的,它不仅成功帮助欧美各国走出大萧条之后的经济危机,而且至今仍是宏观经济学最核心的部分之一。
凯恩斯主义为我们提供一种应对和预防经济危机以及保证经济增长的方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调控经济。这是显而易见,当前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地调控本国经济,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即是凯恩斯主义。
但是凯恩斯主义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当中,当时时值大萧条,在遭遇了经济危机的摧毁之后百业待兴,社会总需求很低,,这时候调整经济的最好方法是从需求入手,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所以说凯恩斯主义发挥作用是有前提条件的,不可盲目使用,其前提条件就是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只有在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时候,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投资消费需求时才不会产生挤出效应和导致物价急剧上涨,经济增长才能实现。所以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可以大量使用凯恩斯主义,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政府引导投资增加,大力发展国际贸易,从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也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的威力。
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不仅可以从总需求入手,而且可以从总供给入手,比如提高技术,发展教育等。此外经济不可能总是处于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状态,所以在使用凯恩斯主义的时候要从国情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一刀切,所有的经济问题都是靠凯恩斯主义来解决。否则的话将会南辕北辙,适得其反。比如我国当前经济已经进入非常危险的地步:政府投资过度,经济增长靠单一的投资拉动已经失效,也就是凯恩斯主义的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已然失败,出口方面也是黔驴技穷,唯有增加百姓的消费需求是最佳办法,但是收入分配问题不解决,社会保障问题不解决,就无法使老百姓放心消费。总供给方面,人口老龄化日益逼近,劳动力减少,人力成本上升;技术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粗放生产为主;石油等资源供需缺口越来越大,而且粗放利用,浪费严重。总之一句话,中国经济在之前的经济增长动力失去之时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未能及时补上。
应对目前的经济困境,我个人开出的药方是这样的:1、凯恩斯主义仍有用武之地,在投资消费出口的三驾马车中,首先投资应该适当减少,尤其是政府为了粉饰政绩而盲目出台的投资计划;进出口应该在保持的同时调整结构,增强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向贸易强国转变;最重要的应该是消费需求,将增加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作为政策的着力点,只有将经济建立在内需之上,才能实现经济增长可持续化。说到内需就不得不提到收入分配问题和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问题和完善的社保制度的解决是增加消费需求的前提,没有钱和后顾之忧老百姓会进行消费吗?没有能力呀,正像当前的中国百姓。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必须从减税和破除垄断入手;建立完善的社保制度需要政府彻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并且大刀阔斧地进行收入再分配改革,让老百姓切实享受改革和发展的果实。
2、从总供给入手,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阻挡,我们对此无能为力,只能使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更加科学和具有可持续性;资源供求的巨大缺口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同一个问题:技术落后,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技术,获得竞争力。说到教育和科研就不得不提腐败。我国的科研和教育做得这么差是体制问题,行政审批意味着权力,而权力之外没有有效的监督,也无法监督,所以寻租,所以腐败,因此必须进行体制改革,而进行体制改革就必须进行政治改革,这是最困难的,自下而上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靠顶层自己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必须性,进而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民主和透明化,即政府所做的事情老百姓都有权利和条件进行查阅和监督。政治改革领衔其他领域的改革,一旦成功,其他领域的改革也是迎刃而解的,而腐败也不攻自破了。这样的话,教育和科研的大环境就具备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