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供求理论,分析经济现象,尤其是价格如何调节经济。

2000字的论文

852 宏微观经济学微观部分考试内容一.供求理论1.需求、需求函数及需求曲线2.供给、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3.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4.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5.供求理论和弹性理论的运用二.效用论1.效用论概述2.无差异曲线3.预算线4.消费者的均衡5.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6.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三.生产论1.生产函数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3.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4.等成本线5.规模报酬 四.成本论1.成本的概念2.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3.短期成本曲线4.长期成本曲线5.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6.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五.市场论1.不同类型市场的特征2.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及厂商的均衡3.垄断市场特点及均衡4.垄断竞争市场特点及厂商的均衡5.寡头市场特点及分析模型6.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六.生产要素价格决定1.引致需求2.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3.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 4.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5.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七.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理论1.一般均衡理论2.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3.帕累托最优状态八.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学政策1.市场失灵及主要表现2.克服外在性的对策、收入均等化政策宏观部分考试内容 一.国民收入核算理论1.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和相互关系2.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3.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 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均衡产出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3.乘数理论4.两(三、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 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1.投资的决定2.IS曲线的含义及其形成3.利率的决定4.LM曲线的含义及其形成5.两个市场同时均衡:IS-LM 求解、调整6.IS-LM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 四.宏观经济政策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及影响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效果4.两种政策混合使用五.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1.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2.新古典增长理论及模型3.内生增长理论及模型4.乘数-加速数模型5.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六.通货膨胀理论 1.通货膨胀及其成因2.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3.菲利浦斯曲线的含义4.不同学派对菲利浦斯曲线的不同解释及政策含义推荐教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主编,2007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主编,2007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选择或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分析论述题 853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一、政治经济学1.考试内容①导论 :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性质与意义。 ②商品经济 :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商品与货币 ( 商品的二因素。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价值量。价值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货币的职能和货币形式。货币流通规律和通货膨胀。信用。地租及土地价格。 )③经济制度 :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生。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剩余价值的分配。资本主义积累和两极分化 )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化 (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新特征)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④经济运行 : 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市场机制和市场制度。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 市场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活动主体。财产所有制和微观经济运行。企业制度。企业资本循环和周转。企业经营方式和经营机制 ) 。对外经济开放和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⑤经济发展: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2、考试要求全面了解本大纲所包含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准确理解大纲所涉及的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专业术语。运用所掌握的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 , 比较、分析和评价某些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3、参考书目《政治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逄锦聚、洪银兴、林岗等(2002年出版)二、西方经济学1.考试内容微观经济学:供求与局部均衡。 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不同市场条件下的厂商均衡。博弈论的类型。生产要素定价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理论。2.考试要求全面了解本大纲所包含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准确理解大纲所涉及的西方经济学原理、专业术语。运用所掌握的西方经济学原理 , 比较、分析和评价某些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3.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主编(2005年出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22
朋友,,难道你也是西华师大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