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有什么含义啊?可以用来干嘛?

如题所述

意思是山上有树木啊树木有丫枝,心中喜欢你啊你却不知此事。可以用来表达爱慕之情。

“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个比兴句,既以“山有木”、“木有枝”兴起下面一句的“心说君”、“君不知”,又以“枝”谐音比喻“知”。

出自《越人歌》,和楚国的其他民间诗歌一起成为《楚辞》的艺术源头,体现了不同民族人民和谐共处的状况,表达了对跨越阶级的爱情的抒歌。《越人歌》最早收录于西汉刘向的《说苑》卷十一《善说》第十三则“襄成君始封之日”篇。 

原文如下: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译文如下:

今晚是怎样的晚上啊河中漫游,今天是什么日子啊与王子同舟。

深蒙错爱啊不以我鄙陋为耻,心绪纷乱不止啊能结识王子。

山上有树木啊树木有丫枝,心中喜欢你啊你却不知此事。

词句注释

①搴(qiān千):拔。搴舟,犹言荡舟。 

②被(pi):同“披”,覆盖。訾(zǐ):说坏话。诟(gòu)耻:耻辱。

③几(jī):同“机”。 

扩展资料:

起首两句“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洲”,当从《北堂书钞》卷一O六引作“舟”。“搴洲中流”即在河中荡舟之意。这是记事,记叙了这天晚上荡舟河中,又有幸能与王子同舟这样一件事。

在这里,诗人用了十分情感化的“今夕何夕兮”、“今日何日兮”的句式。“今夕”、“今日”本来已经是很明确的时间概念,还要重复追问“今夕何夕”、“今日何日”,这表明诗人内心的激动无比,意绪已不复平静有序而变得紊乱无序,难以控抑。

进入诗的中间两句行文用字和章法都明显地由相对平易转为比较艰涩了。这是诗人在非常感情化的叙事完毕之后转入了理性地对自己的心情进行描述。“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是说我十分惭愧承蒙王子您的错爱,王子的知遇之恩令我心绪荡漾。

最后两句是诗人在非常情感化的叙事和理性描述自己心情之后的情感抒发,此时的诗人已经将激动紊乱的意绪梳平,因此这种情感抒发十分艺术化,用字平易而意蕴深长,余韵袅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越人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7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的含义是山上有树木啊树木有丫枝,心中喜欢你啊你却不知此事。是一个比兴句,既以“山有木”“木有枝”兴起下面一句的“心悦君”“君不知”,又以“枝”谐音比喻“知”。用以形容自己的单相思,或者隐晦地表达自己对对方的钦慕之情。

此诗句出自先秦佚名《越人歌》,全诗原文如下: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白话文意思是今晚是怎样的晚上啊,我们在河中漫游。今天是什么日子啊与王子同舟。承蒙王子看的起,不因为我是舟子的身份而嫌弃我,责骂我。心绪纷乱不止啊能结识王子。山上有树木啊树木有丫枝,心中喜欢你啊你却不知此事。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按《史记·楚世家》,灵王十二年( 公元前529 年),子比趁其兄灵王在外,杀了留守的太子,自立为王,其弟子哲当了令尹;但政变仅十余日即失败。所以子哲泛舟新波(破)不像是在当令尹之时,而应该是在此之前。

比照襄成君的情形来看,子哲还可能是在初至封地鄂之时举行舟游。而榜枪越人则以认识新来的领主并为之效劳为荣。在盛会上,越人歌手对鄂君拥楫而歌。

一位懂得楚语的越人给子皙翻译道:“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子皙被这真诚的歌声所感动,按照楚人的礼节,双手扶了扶越人的双肩,又庄重地把一幅绣满美丽花纹的绸缎被面披在他身上。

鄂君子皙是楚人,榜枻越人是越人,二人属于不同的民族。楚,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第一大国,越,是先秦时期中国南方一个庞大的族系。

楚,一般认为是江汉民族,但其实它不是江汉土著,真正的江汉土著是扬越(粤)人,即榜枻越人的族属。西周春秋之世,江汉之间的鄂国世为扬越人所居,他们是先于楚人生活于古江汉地区的土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越人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3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的意思是:山上有树木啊树木有丫枝,我心中喜欢你啊你却不知道。

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个比兴句,既以“山有木”、“木有枝”兴起下面一句的“心说君”、“君不知”,又以“枝”谐音比喻“知”。

在自然界,山上有树树上有枝,顺理成章;但在人间社会,自己对别人的感情深浅归根到底却只有自己知道,许多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对别人的感情难以完全表达,因此越人唱出了这样的歌词。

可以用它来表达内心的暗恋倾慕之情,例如文艺少女暗恋梦中少年。

扩展资料:

《史记·楚世家》,灵王十二年( 公元前529 年),子比趁其兄灵王在外,杀了留守的太子,自立为王,其弟子哲当了令尹;但政变仅十余日即失败。所以子哲泛舟新波(破)不像是在当令尹之时,而应该是在此之前。比照襄成君的情形来看,子哲还可能是在初至封地鄂之时举行舟游。而榜枪越人则以认识新来的领主并为之效劳为荣。

在盛会上,越人歌手对鄂君拥楫而歌。一位懂得楚语的越人给子皙翻译道:“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子皙被这真诚的歌声所感动,按照楚人的礼节,双手扶了扶越人的双肩,又庄重地把一幅绣满美丽花纹的绸缎被面披在他身上。

参考资料;越人歌(春秋时期创作的民歌)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3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的含义是山上有树木啊树木有丫枝,心中喜欢你啊你却不知此事。是一个比兴句,既以“山有木”“木有枝”兴起下面一句的“心悦君”“君不知”,又以“枝”谐音比喻“知”。用以形容自己的单相思,或者隐晦地表达自己对对方的钦慕之情。

此诗句出自先秦佚名《越人歌》,全诗原文如下: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白话文意思是今晚是怎样的晚上啊,我们在河中漫游。今天是什么日子啊与王子同舟。承蒙王子看的起,不因为我是舟子的身份而嫌弃我,责骂我。心绪纷乱不止啊能结识王子。山上有树木啊树木有丫枝,心中喜欢你啊你却不知此事。

扩展资料

这首诗起首两句是记事,记叙了这天晚上荡舟河中,又有幸能与王子同舟这样一件事。“今夕”、“今日”本来已经是很明确的时间概念,还要重复追问“今夕何夕”、“今日何日”,这表明诗人内心的激动无比,意绪已不复平静有序而变得紊乱无序,难以控抑。

进入诗的中间两句行文用字和章法都明显地由相对平易转为比较艰涩了。这是诗人在非常感情化的叙事完毕之后转入了理性地对自己的心情进行描述。“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是说我十分惭愧承蒙王子您的错爱,王子的知遇之恩令我心绪荡漾。

最后两句是诗人在非常情感化的叙事和理性描述自己心情之后的情感抒发,此时的诗人已经将激动紊乱的意绪梳平,用字平易而意蕴深长,余韵袅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越人歌

  ——先秦作品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今译:

  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啊!

  我驾着小舟在江中游。

  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啊!

  我竟然能与王子同舟。

  王子喜欢我啊(哎哟,羞答答的)!

  我什么也不顾了。

  我心如鹿撞啊,

  居然看到了王子!

  山上有树木,而树有枝(知)啊,

  (可是)我的心这么喜欢王子,王子不知(也许,还是不知为好)。

  (注:王子,指春秋时的鄂君子皙)

  一叶漂游的小舟,一个怀春的少女。一曲欣悦的高歌,一份真挚的情怀。古人的暗恋原来竟然如一股细长细长但清澈见底的山间流水,欢跃奔腾却悄无声息?是谁,让现在的我们的暗恋变得如此苦涩?人心吗?

  汉代刘向编纂的《说苑》记载有这样一个历史故事:

  楚国的襄成君刚受爵位的那天,穿着华丽的衣裳,被随从们簇拥着来到河边。楚大夫庄辛刚好路过,他拜见完襄成君站起来,想和襄成君握一握手。握手在等级森严的古代是一种非常不严肃的行为,所以襄成君听后十分生气,脸色大变。庄辛见了也有点不自在,他转身去洗了洗手,给襄成君讲了一个鄂君子的故事:

  有一天,鄂君子坐在一条富丽堂皇的刻有青鸟的游船上,听见一位掌管船楫的越国人在拥桨歌唱。歌声委婉动听,鄂君子很受感动,但就是听不懂他在唱些什么。于是鄂君子招来了一位翻译,让他将划船人的歌词翻译成楚国话。这就是后世闻名的《越人歌》,歌词如下: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鄂君子听明白歌词的意思后,立即走上前,拥抱了那位划船人,并把绣花被盖到那人身上。襄成君听完这个故事,也走上前去,向庄辛伸出了友好的双手。

  上面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40年前后。 当时楚越虽是邻国,但方言不通,交往需要借助翻译的帮助。这首《越人歌》是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首译诗。这首诗接近《楚辞》作品的缠绵悱恻,艺术水平很高,它和楚国的其它民间诗歌一起成为《楚辞》的艺术源头。

  附记:《越人歌》相传是中国第一首译诗。鄂君子皙泛舟河中,打桨的越女爱慕他,用越语唱了一首歌,鄂君请人用楚语译出,就是这一首美丽的情诗。有人说鄂君在听懂了这首歌,明白了越女的心之后,就微笑着把她带回去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