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的《红手指》讲述了什么?

如题所述

《红手指》是东野圭吾“加贺恭一郎系列”的第7部小说。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惊喜程度远远超乎我的预期,豆瓣网友也给予了8分的认可。这本书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有剧透)

 

辛苦工作了一天的前原昭夫,没有急着下班回家,反而做起了下个星期的会议资料。约同事喝酒失败,心里唉声叹气道:“看来只能回家了。”就在此时,妻子八重子久违的拨通了丈夫前原昭夫的电话,催促丈夫赶紧回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前原昭夫回到家中,发现八重子仿佛老了几十岁。妻子不允许丈夫开灯,一直催促丈夫拿着手电筒到院子查看情况:原来未成年的恋童癖儿子错手掐死了一个小女孩。

 

“儿子现在在哪里?”前原昭夫颤抖的询问。

“在楼上打游戏。”八重子冷漠的回应。

“这个时候还有心情打游戏?”前原昭夫愤怒了。

“儿子也受到了惊吓,不要责备儿子。”八重子开始哀求。

 

 

让我们将视角拉回以前:前原昭夫是一名普通工薪阶层员工,与八重子是通过上司介绍相识,二人相处平淡,没有很喜欢,也没有大矛盾,八重子到了该结婚的年纪,二人就这样结婚了。婚后生活并不如意,八重子无法与长辈和睦相处,所以夫妻二人一直在外面租房。直到丈夫父亲去世,二人贪恋大房子的舒适,接受了与母亲同住的建议。八重子把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不照顾老人,也不负责家务,丈夫一有不满,八重子便开始抱怨丈夫没有尽到照顾家庭的责任,孩子也不管教,在外面还有别的女人。

前原昭夫除了需要面对工作上的压力,回到家还得接受妻子的抱怨,身体和精神饱受折磨。筋疲力尽的他选择了最简单的方式——逃避。

 

前原昭夫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一直保持顺其自然的心态,事情竟然会演变成今天这个地步。强势的八重子外强中干,在这个时候忽然交出大权,让前原昭夫主持大局。

 

 

前原昭夫用单车把小女孩的尸体转移到了附近的公园厕所,制造假象撇清嫌疑。无奈加贺侦探观察力惊人,迅速侦破案件,前原昭夫不得不急中生智,转变策略,让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承担所有罪行。

事实是:母亲并没有患老年痴呆症,苦于家庭冷暴力,不得不装疯卖傻,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结局:前原昭夫意识到了自己所有的过错,悔恨不已。

 

 

阅读完这个故事,触动我的不是案件本身,而是这种家庭模式,不正是当下很多家庭当中存在的问题吗?

 

很多年轻人会觉得,结婚只是两个人的事情,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两个人结婚,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八重子并不是一个让人夸奖的好儿媳,甚至可以直接说,这是一个坏儿媳。不尊重长辈,切断丈夫与父母的联系,不让长辈接触子孙,直至丈夫父亲去世,可以享受大房子的舒适,才同意与婆婆同住。

住进大房子之后,即使是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都斤斤计较:吃的是超市的速食食品,家庭环境一团乱,更不用说照顾婆婆。

八重子在这个家里肆意妄为,除了儿子这块心头肉,其他都不重要,不接受任何人的干涉和批评。

都说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母亲这样做,孩子能学好吗?无法理解八重子的脑回路,自己不让丈夫尽孝,难道还奢望孩子长大后能照顾自己?

 

 

前原昭夫为现状痛苦不已:教育孩子不成反而被妻子教育;知道父母对自己好,可是也没有为父母做些什么的强烈想法;本来对妻子八重子就没有很深的感情,现在更多的是讨厌,不是很想见到这个女人,转而投入其他女人的温柔乡,以逃避眼前的困境。

 

其实我并不是很清楚,明明没有结婚的想法,为什么一定要结婚呢?难道只是因为,别人都结婚了,自己也得和别人一样,是一名丈夫,一位父亲,不想做异类吗?

 

 

通过前原昭夫这个角色,我们可以看到当下一些中年男人身上的哪些影子?

 

丈夫角色:

虽然八重子并不是一位好妻子,但是有家务必须由妻子负责的规定吗?为什么家里面没人打扫,前原昭夫就不能打扫呢?前原昭夫是一名上班族,八重子也有上班,两个人都在赚钱养家,共同承担家务也是合理的,不是吗?

妻子和前原昭夫讨论孩子的恋童癖倾向,前原昭夫觉得烦,装作没听到,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完全推给妻子。孩子是一名男孩,父亲自然会比母亲更加了解孩子,即使之前因为想要管教孩子被妻子阻拦,前原昭夫也应该积极的与妻子沟通,而不是置之不理,最后互相推卸责任。

 

儿子角色:

因为妻子不想与长辈同住,家庭矛盾十分尖锐,身为儿子,不想照顾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让母亲一个人照顾,利用妻子当挡箭牌,夫妻俩到外面租房子。后来与母亲同住,对母亲依旧不闻不问,只顾自己享受大房子的益处。得知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也只是当作一个消息,没有任何的想法和行动。

 

父亲角色:

儿子一有什么问题需要向父亲求助,父亲的第一反应永远是责怪:“你又给我惹什么麻烦了?”父亲的不闻不问让儿子内心极度自卑,为人孤僻,性格暴躁,缺乏责任和担当,一遇到事情就想着逃避。

父母的不合成为了孩子利用的武器,一旦孩子做错事情,立刻求助母亲,通过利用父母亲关系不合的矛盾错开了父子矛盾的源头。

时间久了,问题越来越多,孩子越来越难管教,索性置若罔闻。

 

 

在书籍《现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中,作者David Tensen 认为,一个好爸爸具备3种品质:

1.       有爱;

全世界人心中最根本的组成部分是爱,但这也是最常受到伤害的部分。我们被爱的方式决定我们爱人的方式,尤其是我们如何向家人和亲人表达爱。我们甚至可能学会为了得到爱而给予爱,而当得不到想要的回报时,我们会感到被离弃、遭拒绝、受忽视。

 

请认真思考下面3个问题:

爱是什么?

爱对你意味着什么?

爱是如何展现的?

 

2.       让人感到安全;

一个好爸爸知道自己不完美,别人也不完美;懂得界线,让孩子感到平和;没有城府,没有理由怀疑好爸爸;尊重孩子的核心利益,得到孩子的信任。

 

3.       诚实。

一个好爸爸必须24小时都保持诚实,不管场景是职场还是家庭,都应该做到表里如一,而不是在单位和蔼可敬,在家却是一只野兽。

 

 

父亲与母亲在孩子生命中都同等重要,但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承担不同的职责:

母亲的职责是通过爱与哺育,将平和与平衡带给孩子。

父亲的职责是培养孩子健康的自我意识,使其拥有健全独立的身份感,把孩子带入成人的世界。没有人能取代父亲塑造孩子的性格与人格,并将孩子引向光明前程。

 

孩子与父亲建立依恋,需要父亲的帮助和鼓励,使孩子健康地进入少年、青年与成年时期的各阶段。很多父亲却在孩子这个人生阶段常常缺席,或是未曾意识到他们在孩子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正如《红手指》中的前原昭夫。

 

 

男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责任是顾家。妻子、孩子、亲戚和客人都需要我们重视并分配时间。在家中建立一个氛围文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家庭。父亲带给孩子心灵上的肯定应该是:你的存在本身已让我很满足,我为你感到自豪。

公zhong号:焱森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31


《红手指》为东野圭吾"加贺恭一郎系列"的第7部。作品以一个女童的离奇身亡展开情节,逐渐走入诸多社会问题的背后,当抽丝剥茧拨开案件迷雾的最后,只剩下一个令人心碎的悲凉救赎。

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日本家庭,五十出头的前原昭夫下班后发现一名女童死在自家后院,而凶手正是他十五岁的儿子直巳,在妻子八重子的百般阻挠下,昭夫为了"保护"儿子和家庭,放弃了去警察局自首的念头,转而嫁祸给自己的母亲-身患老年痴呆症的前原政惠。然而,这本小说的独特之处就从刑警加贺恭一郎看穿真相的一刻开始,加贺看出昭夫说谎之后并没有立即欲穿他的谎言,而是对同是刑警的表弟松宫说:"刑警并不是只破案就够了。什么时候破案、怎么破案才是最重要的。这个家里有隐蔽的真相,但不应该在苦察局的审讯室里强迫他们说出来,必须在家里,让他们自己说出来。"这段被公认为本书中最经典的话,无疑是作者东野圭吾这位"人性侦探"最好的体现。于是,一场感人肺腑的人性救赎展开了序幕。

"红手指"这个题目来源于书中患老年痴呆症的老太太前原政惠(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患老年痴呆症,只是为了疏远冷漠的儿子和媳妇,同时也为了体验患过老年痴呆症的老伴死前的感受而伪装出来的)利用口红将自己的手指染红,以此证明自己不是杀人凶手,并希望以此来提醒儿子回头是岸。然而,昭夫并没有发现母亲的良苦用心,反而一味地包庇几子的罪行。他甚至认为"母亲也一定愿惫牺牲自己来救孙子。"直到警察要带走前原政惠时,昭夫看到挂在母亲拐杖上的名签一一昭夫小时候亲手做的送给母亲的第一份礼物时,良知未泯的他才最终悬崖勒马。故事中最讽刺的桥段莫过于,当昭夫的儿子直巳被带到签局审查时,一直闭口不语的直已平静下来后说的第一句话居然是:"都是父母不好。"至此,昭夫所谓的对孩子的保护和爱,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小说的主角也终于不再是侦探,而是人性本身。小说的重点也终于不是推理,而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9-08
反正很好看,真的很好
第3个回答  2020-05-09
讲述的内容可以你看看下面几个人的回答,反正我是认为这本书特别好看,我就只有这本看进去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