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未给员工缴纳保险,离职后该怎么找他补偿?

如题所述

如果公司没有给员工缴纳社保,而且员工已确定离职了,那么要如何才能找公司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呢?

首先,可以确定的时,补偿就别想了。 因为已经离职了,所以双方就不存在和劳动关系相关的补偿金什么的。

其次,我们能要求的就是让公司补缴社保。 当然公司肯定不会主动为你补缴了,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去社保局反映来要求公司补缴。但得有以下的证据。

一、劳动关系证明材料,证明双方有劳动关系,一般劳动合同即可。或则离职单、辞退单等。

二、工资条或工资发放记录,用以确认社保缴纳基数。

最后,按照规定去走补缴社保流程即可。

以上回答,希望可以帮到您!

01 【写在前面】
笔者作为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 , 上个月刚刚为自己的一个朋友讨回了没有缴纳的社保,并且取得了经济补偿金, 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8条, 坚信我的回答一定能帮到你。

02 【分析原因】
在离开单位以后,想让原单位为自己补缴 社会 保险,肯定是意识到 社会 保险的重要性,再通俗的讲,就意识到自己吃亏了,那为什么在原单位的时候不让单位给缴纳呢?

(1)原单位是不规范的企业,不为员工缴纳社保,也可以说是一个黑心的企业 。我们通常会说,黑心企业不缴纳社保,合规企业缴纳五险一金,良心企业缴纳六险(意外险)二金(企业年金)。

(2) 原单位根据劳动者自己的选择,为一部 分员工缴 纳社保,而另一部分员工不缴纳社保。你可能就是不缴纳社保的那部分人,因为 拿到手的工资比缴纳社保后要多 。 并且有的单位还要让劳动者签署《承诺书》,《承诺书》的主要内容为愿意放弃社保。
03 【给出对策】
(1)法理: 不管是黑心企业,还是劳动者选择放弃社保的,缴纳 社会 保险都是企业的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不能免除。

有证据证明,没有缴纳社保是客观存在的,就能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3款,要求用人单位补缴 社会 保险,并支付经济补偿金,因为单位有过错, 而 劳动者是被迫离职的 。

(2)证据: 要想取得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必须要有可靠的证据。 其证据可以是人证,也可以第三方社保部门的没有缴费证明的书证,还有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比如劳动合同、发放工资的银行流水、工作证等)。

(3)好招: 为了讨回自己的合法利益(补缴社保+获得经济补偿金),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方法:

①协商: 以书面发函形式或者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原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人力资源负责人索要两项收益,或者当面进行商谈。

② 投诉: 经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投诉。一般来说,立项以后,结案期限是60天。 劳动监察的时效是 2年 ,也就是说从你离开原单位2年之内,必须投诉;如果不投诉,过期了,将不能追回权益。

③ 仲裁: 经投诉,仍然不能得到解决的,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一般立案后45天结案。 仲裁的时效是 1年 , 过了一年不主张权益的话,过期作废。 劳动仲裁,对劳动者来说是免费的。

④ 诉讼: 如果仲裁不予受理,或者受理以后裁决过了期限,可以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 诉讼的时效是 3年 ,过了3年,法院也不会来管你了。

⑤ 曝光: 可以向电视台、12333、社保信箱或者当地政务网进行曝光。特别是电视台,如果报道了,处理起来是非常快的,不像仲裁、投诉、诉讼要搞几年, 可谓是最快的维权方法。

⑥调解: 调解是在第三方主持下所进行的,调解方可以是劳动监察机构,也可以是仲裁庭,还可以是法院,还可以是当地的调解委员会,也可以是企业的工会,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 老娘舅”。

04 【本题小结】
劳动者作为弱势群体,还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时候,不敢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离开以后,就可以大胆的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前提是必须要有证据(人证、书证),那么就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协商-投诉-仲裁-诉讼-调解-媒体曝光),收获到自己应得的权益。

一般来说, 仲裁和诉讼比较耗时, 向劳动监察 投诉比较直接有效 ,而 媒体曝光是最快的方法 , 协商、调解是极具善意的和谐方式,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极为推崇的方式。 作为用人单位,建议用协商方式解决,有三大方面好处:

(1)通过协商,通过打感情牌等,尽最大努力或许可以减少支付经济补偿金,减少成本支出。

(2) 通过协商,私下处理,不影响企业的声誉。

(3)通过协商,友好处理,节省了双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单位未依法缴社保员工离职可索补偿,不过需要你保存好相关证据。

据了解《 社会 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中都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 社会 保险的义务,单位未给劳动者缴纳 社会 保险的,应支付经济赔偿金。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相关可关注拓天速贷!

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向社保征收机构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单位补缴或者赔偿,也可以走仲裁,或者去法院起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