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校的女儿的影片评价

如题所述

袁立是天生女一号,作品几乎是清一色的主角。虽然《《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杜小月,很难撼动“铁三角”的地位,但没有了袁立真不敢想象这是一部多么枯燥的作品。不断有记者追问袁立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没有新作,她总是俏皮的回答其实一直没闲着,只是默默地在做着大馅饼。
热播的《大校的女儿》 看来就是她所说的大馅饼了,《大校的女儿》全线飘红,也再次证实了源自生活的作品,必定受到观众的热捧。中国的电视荧屏太需要这样一部作品了,长期占据位置的是《十月怀胎》、《错爱》这样胡编乱造、格调灰暗的作品,就像芙蓉姐姐的走红一样,“审丑”也成了某种流行。虽然等了太久、虽然千呼万唤,但随着《大校的女儿》的横空出世,这一切都变得物超所值,袁立终于在千呼万唤下,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地出现在大家面前。主旋律作品往往成为观众诟病的对象,承担着太多的社会责任,令人感觉沉重而虚假。而《大校的女儿》成为其中的另类,收视直线上升证明了它的价值。正剧也能感人,关键在于它的真实可信。现实生活远远要比影视作品更精彩动人,把握住生活的人才能更好的把握艺术作品。袁立是天生女一号,如果把她和别的女演员放在一部作品里,哪怕是戏份不多,风头也会被她全部夺去,这是她个人的气质决定的,并不是有意而为之。
还好《大校的女儿》导演没犯这个错误,袁立担纲绝对女主角,名至实归她演绎的韩琳,从容自然让人一时恍惚,那个刁蛮任性的欧阳兰兰哪里去了?隐忍、坚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面对上军校被人顶替。她用给母亲搬蜂窝煤,来排遣内心的苦闷,而在人前永远是阳光的一面;婚姻中面对爱人的背叛,她默默承受着,把所有的爱倾注在儿子身上,而面对心仪的爱人,她选择默默离开......许多观众都被袁立的表演感动了,2007年央视一套上演了近20部电视剧,《大校的女儿》是最优秀的一部,而天生女一号袁立是最出彩的。
与《垂直打击》等军旅题材不同,《大校的女儿》的感人是源自生活。与其说它是军人的爱情题材的突破,不如说它真实再现军人的内心世界,没有“高大全”式的虚假与矫揉造作,而是一部真正蓬勃向上,令人振奋的优秀作品。看过这部作品,对军营的向往油然而生。袁立刻画的女一号韩琳,毫无做作之痕迹,把一位善良美丽、好学上进、干练睿智的女军人形象完美地展现在银屏上,有过军旅生涯的朋友异口同声地说:演的真像!也有朋友透露内部消息,袁立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本身就是军人。英雄不问来路,不去做这些无谓的求证。韩琳这个人物,以其特有的饱满和真实,屹立于荧屏经典人物画廊。
统观整部作品,袁立没有一场激情戏,甚至连牵手都没有。更没有荧屏上充斥着的痛哭流涕、歇斯底里。看似轻描淡写的对白,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结果却惊天地泣鬼神。无数观众为此几度落泪,曾经百炼钢化作绕指柔。这种散文式的表现方式,袁立做到了形散神不散。这是十分难得的,这么长时间在荧屏上没有看到袁立的影子,没想到这不经意的邂逅却如此惊艳。美丽对一个女演员来说是上帝的垂青与束缚,袁立升华了这种美丽,给大家奉献出一个真真切切的韩琳,一个新的爱人榜样诞生了,袁立在冬天绽放,估计连上帝也被感动了。
  
值得关注的四大理由
名家编剧
电视剧根据著名作家王海鸰同名小说改编,之前的《牵手》、《中国式离婚》和《新结婚时代》总引起收视和话题热潮,而《大校的女儿》更是王海鸰最用心、最喜爱的一部作品。她坦言:“以前大家所熟悉的那些作品是‘写’出来的,但这部作品是‘流’出来的。‘写’是写别人的故事,‘流’是流自己的故事。”王海鸰与女主人公有许多相似之处,原在某海岛部队当兵,后依靠个人奋斗,成为军队作家。
积极向上的军人题材+感人的爱情故事
《大校的女儿》之前被评家誉为“中国版《廊桥遗梦》”,被媒体称为“女版《士兵突击》”,剧情围绕四名男女军人的成长经历展开,讲述了他们的生活与感情。军人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面对爱情、婚姻和责任,又将如何抉择?没有其他军人戏的战争大场面,但胜在情感真挚和细腻。剧中相恋的男女主角,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能走到一起,带着缺憾的唯美。
崭新的实力演员搭配
女主角袁立,曾出色塑造了欧阳兰兰、杜小月、慈禧等人物角色,这次在《大校的女儿》中饰演一个聪明、坚忍、独立、淡雅的韩琳;男主角郭晓冬,刚饰演IT人士的何建国又以一名农村兵姜士安出现。袁立和郭晓冬同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在屏幕上却是首次合作,一起演绎了一段含蓄而美丽的精神之恋。
浪漫美丽的海岛风情
辽阔无际的海洋翻起浪花朵朵、悠扬的手风琴声响起《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所有这些浪漫元素将观众带进那个富有理想与激情的年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