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艺术 什么是沟通的漏斗理论

如题所述

“沟通漏斗”原理,如下图所示。


 

    沟通漏斗呈现的是一种由上至下逐渐减少的趋势,因为漏斗的特性就在于“漏”。对沟通者来说,是指如果一个人心里想的是100%的东西,当你在众人面前、在开会的场合用语言表达心里100%的东西时,这些东西已经漏掉20%了,你说出来的只剩下80%了。而当这80%的东西进入别人的耳朵时,由于文化水平、知识背景等关系,只存活了60%。实际上,真正被别人理解了、消化了的东西大概只有40%。等到这些人遵照领悟的40%具体行动时,已经变成20%了。三个月后信息衰减得有可能只剩下5%了。

     这对于上课堂的老师来说是多么的可怕!在沟通中,你心里所想的100%,他人行动时却只有20%,我们心里要说的话,为什么会层层漏掉呢?

    查阅网络资料显示:

    第一个漏掉20%(你心里说的100%,你嘴上说的80%)的原因是:一没有记住重点;二不好意思讲。解决办法:一写下要点;二请别人代讲。

    第二个漏掉20%(你嘴上说的80%,别人听到的60%)的原因是:一你自己在讲话时有干扰;二他人在听话时有干扰;三没有笔记。解决办法:一避免干扰;二记笔记。

    第三个漏掉20%(别人听到的60%,别人听懂的40%)的原因是:不懂装懂。解决办法:一质问;二问他有没有其他想法。

    第四个漏掉20%(别人听懂的40%,别人行动的20%)的原因是:一没有办法;二缺少监督。解决办法:一具体办法;二监督到位。

    选择性沟通。时间、地点、人物、事项是其中的四个重点。我认为还有事项的标准、程序、完成时间、检查时间等。

    多种形式沟通,反复强调。集体沟通、分别沟通、会议沟通、语言沟通、邮件沟通、书面沟通、文件沟通……都是可以选择和组合运用的沟通形式。现实中的多数管理者往往会犯如后几个错误:

    一是认为某事已经讲过了,就没有更多沟通的必要了,孰不知多种形式的反复沟通,更利于统一认识,将指令及计划的相关重点深入团队成员内心;

    二是认为嘴上讲过了,就没有必要再以书面文件及邮件等形式沟通,孰不知口头的沟通会更多的“左耳进右耳出”,并缺乏书面文件及邮件沟通形式的严肃性、法效感;

    三是认为大会上已经讲过了,区别及单独沟通就没有必要了,孰不知每位团队成员的理解力、知识面、技能、问题敏感意识,甚至是所面临的执行环境、执行条件都存在极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是造成执行力高低不同的重要原因。

    给下属们一定讨论的机会。每一个有着太多经验的人,心里面都会装着太多的“成见”,你跟他沟通的,和他具体执行的就会因此存在偏差。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予适当讨论的机会,明确要点、阐明要求,以让他们以我们指明的方向、要求的速度、规定的标准,行进在正确的执行道路上。

    节点及关键点沟通。每一项执行计划及指令,都存在它的关键时间节点,以及影响执行成效及成败的关键绩效点,这是管理者们需要强化管控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强化在这些节点及关键点上的沟通。比如,在一个时间节点快来临时,向团队成员强调重点,沟通进度、梳理困扰,给予一定的答疑解惑及其相关支持;在关键点上,沟通执行过程及问题,掌握进度,强调标准与要求。

    还有一种免漏斗方法:5W2H。 Who谁,what什么,when什么时间,where地点,why为什么,how怎么样,how much怎么做。

    收获之二是学习了梅拉宾法则(The Rule of Mehrabian):梅拉宾在1971年提出:一个人对他人的印象,约有7%取决于谈话的内容,辅助表达的方法如手势、语气等则占了38%,肢体动作所占的比例则高达55%。

    即梅拉宾公式:人际沟通=7%文字+38%语气语调+55%非语言信息(动作神态)。

    有一个佐证故事:意大利著名悲剧演员罗西,有一次到外国去旅行,在一个欢迎宴会上,来宾要求他念一段悲剧的台词。罗西说:“演过的戏,台词多已忘记了。”宾客们却坚持请他随便念一段,罗西盛情难却,便站了起来,用意大利语念了一段。他音调凄凉,表情悲切,听者都潸然落泪,只有一位意大利同行,却忍不住跑到外面走廊里大笑起来。大家都很奇怪地去问他,才知道原来罗西念的不过是摆在桌上的一张菜单。

    课程结束时要求每人说几句话。我总结的三点收获博得了大家的掌声。一是我们可以把诸如今天做的游戏应用到课堂上,获得精彩的导课和调控效果,提高导课和调控课堂的艺术;二是更好的研究“沟通漏斗”原理,把诸如布置作业、安排劳动卫生任务等工作100%的安排和完成好,讲清“名、标、时、序、查”五字要求,使漏斗不漏;三是活用梅拉宾法则:我们课本是文字,仅占教学沟通的7%,要使用好占38%的语气语调和占55%的动作神态,提高沟通效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