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会产生分歧,怎么做才能避免呢?

如题所述

现在的家长潜意识认为孩子只要健康长大就好,并不认为其实教育孩子也是一门学科。老一辈更是说:“我们都是那么过来的,你们不也是那么长大的嘛?”全靠着二十年的经验,只要是年轻的父母一提议,老一辈就马上拒绝说“你们不懂,你们懂啥,我们帮你们带怨言还这么多。”



观念上,老一辈认为自己有经验并且不需要太多的规矩。比如:几点喂奶、几点喂辅食,全凭自己的经验,而现在的父母则是严格按照时间喂养孩子的。教育方式上,老一辈认为作业写完就行了,想玩啥就玩啥,健康成长才重要。而年轻父母则认为孩子从小就应该培养各方的兴趣爱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孩子。



所以隔代教育屡次成为热门话题,批判的声音也从未停歇。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大社会背景下,造成的现在的情况。大批老年人在家颐养天年,没有什么事。又因为二胎计划的开放,让很多年轻的父母应接不暇。

从基本上谈是因为现在家长对子女的要求程度逐渐呈现顶峰状态,所以隔代教育占比相当重要。

目前的隔代教育主要有这四种:

一、过度溺爱

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孩子还小,奶奶(爷爷)帮着做就好。”甚至连吃饭这种事都要代替孩子。本来孩子可以做的事,爷爷奶奶的出现让孩子的自主能力不断下降。



二、过度的监督

不管孩子在干什么事都要监督,经常性的检查孩子的行为和日常生活。这样不仅慢慢会造成孩子的懒惰,更是对孩子父母不信任的表现容易产生矛盾。



三、过度惩罚

老人家总是秉持着传统的“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一观念,对于调皮的孩子更是要严加惩罚,这样做不仅会让孩子将来产生逆反心理还会让孩子变得自闭少言。



四、长辈独大的家庭现状

想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民主和谐少不了。如果家里只听爷爷奶奶的那么年轻父母心里多少会不愿意。这样家里不仅会产生矛盾,对孩子成长也不好。



因为年龄代沟和生活观念的差异导致隔代教育为题的产生。现如今年轻父母的观念大多数来讲是优于老一辈的教育方法的。

因为传统观念的原因,中国是为数不多的隔代教育比较严重的国家。国外十八岁就已经是成年人了,父母,家庭的独立教育让孩子成长得更加迅速。



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爷爷奶奶带孩子也是无法避免的。年轻的父母为了生活忙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再去每天陪伴孩子成长。再加之现如今的保姆职业门槛越来越低的情况下,父母也无法放心的交给保姆。只能把看护孩子的重任交给爷爷奶奶。

但爷爷奶奶带孩子时也应该注意,有些话应该说,而有些话不该说

1.不要吓唬孩子说,你爸妈不要你了,丢给我了。

因为孩子还小缺乏判断能力,很容易认为爷爷奶奶说的是真的,这样即使是玩笑话,也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从而更加依赖父母。

2.“有爷爷(奶奶)呢,我和他们说。”

老人有时候对孩子的无条件溺爱会导致孩子认为他做的错也是对,反正有爷爷奶奶担着,我怎么做都没关系。无限包庇,这样的行为不是爱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

3.我们那个时候像你这样……

“我们那个时候饭都吃不上,还挑食?”“我们那个时候一件衣服,兄弟姐妹好几个人轮流穿。”这样的话不仅不可以让孩子更加努力,反而这样的话会让孩子无法正确面对自己的优缺点。



隔代教育应该怎么做?

1.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只是去工作了

有必要和孩子很严肃的说明白,爸爸妈妈只是工作了没有不要他的意思,仍然爱他。

2.告诉孩子明辨是非

告诉孩子哪些事可以做,那些事不可以做。不要盲目的充目的溺爱。更不要用成年人的眼光和做法去和孩子对比。

3.多多鼓励,发现孩子的长处

鼓励和支持会让孩子勇敢和独立,而否定和批评会让孩子更加胆怯。鼓励孩子要勇敢,要坚持。孩子犯了错,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而不是指责和批评或者是熟视无睹。



爷爷奶奶从出发点上是好的但是如果是过分的干涉不仅会影响家庭,产生矛盾,更会影响孩子将来的性格,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31
隔代教育之争,无非就是两个人之争。谁也不服谁,所以,才会这样。如果家里面有一个主导人,而另外一个甘愿臣服。就不会有这样的纷争了。作为父母,自己还是要承担主要责任。
第2个回答  2020-12-31
首先父母要掌握教育孩子的主动权,先和老人谈好不要插手。二是父母要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要听别人说一句就动摇了。
第3个回答  2020-12-31
首先父母一定要亲自教育自己的孩子,然后多去和老人进行交流沟通,这样才能解决分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