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祖辈父辈齐心,隔代育儿的分歧才能够消失吗?

如题所述


导语:一提到隔代育儿,总是让人想到不好的一面,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好的方面要继续保持,不好的地方就要改正,可用五招化解隔代育儿矛盾,实现科学育儿。

孩子出生后,即便老人没有必须的义务帮你带,但是多数家庭还是需要老人带孩子,年轻人要上班。隔代育儿的矛盾就真得不能化解吗?其实只要有这个想法,并且付诸于行动,总是可以化解的。不妨祖辈父辈“双剑合璧”,一起来化解隔代育儿的矛盾,实现科学育儿。


◎第一招、在“严管”与“放任”间采取“中庸之道”

有个小朋友性格倔强脾气很大,吃过饭之后,爸爸送他去幼儿园,奶奶拿了一件长袖衣服让他穿上。但是他怎么都不想穿,奶奶觉得冷怕他着凉,就想让他穿上,然后还拿出她喜爱的巧克力,又说放学后带他去游乐园玩儿,但是孩子还是不穿。爸爸气急了,打了孩子,最后孩子无可奈何就穿上了。

等着爸爸去幼儿园接孩子的时候,老师说怎么给孩子挑了这件衣服袖子宽松挽不上去,每次洗手都把袖子弄湿。

这个时候爸爸才知道孩子为什么不穿这件衣服的原因,后悔打了孩子。

两三岁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差而且不善表达,有的时候自己内心的想法无法正确的表达,导致孩子失去耐心。奶奶和爸爸的做法都不对,奶奶只会溺爱哄孩子,而爸爸太暴力,他们应该先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把不想穿这件衣服的原因说出来。

对孩子不能一味的强制,也不能一味的纵容,只有折中才能避免过犹不及。


(1)约束、放纵两相宜

对孩子不能过分的约束,也不能无限的放纵,在约束的同时发挥孩子的天性,保持他的创新能力。应该更多的观察孩子身心成长的方式和方法,对孩子的行为及时进行引导、约束和疏通。

(2)引导孩子进取

孩子想得到某件东西,老人一般一下子就满足他,而年轻父母就直接拒绝,可以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

(3)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育儿的方法太多,不能别人说你觉得好就用在孩子身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哪怕再好不适合自己的孩子,就不能随便用。

(4)给孩子选择的空间

不能一看孩子没有按自己的要求做,又严厉的批评孩子甚至打孩子。可以学习祖辈的方法,折中一下让孩子做选择。

(5)用平常心对待孩子

对孩子有期待,但也不能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应该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成长,面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不能管得太死太严,当然也不能放手,应该有底线。


◎第二招、婆婆别固执,儿媳别冲动

老人看孩子,年轻人上班本来是很好的组合,但是因为育儿矛盾的存在,导致婆媳矛盾加剧。但是双方都是为了孩子更好,所以不妨各退一步,婆婆别那么固执,儿媳也别冲动。

有个孩子4岁多了,本来是很幸福快乐的,但是有段时间孩子突然变得很任性,对于孩子的表现,爷爷奶奶觉得很正常,但是父母觉得孩子这种做法不好,应该管教。结果因为如何管教孩子的问题导致一家人出现了矛盾。尤其是奶奶和妈妈,因为意见不一矛盾不断。最受伤害的是孩子,他觉得问题就是他引起的,很是自责,就因为隔代育儿矛盾导致本来幸福的家庭失去了和睦。

在三代人的家庭里,婆媳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没有血缘关系,生活习惯不同,又都不想迁就,有了孩子因为育儿矛盾就会成为婆媳矛盾的导火索。如果孩子总是生活在婆媳育儿矛盾的环境中,反而影响孩子的成长,本来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这下却起到了反作用。大家不妨这么做:


(1)让老人明白溺爱的害处

老人隔辈亲,溺爱孩子,看不惯年轻人对孩子严厉管教的行为,年轻人管孩子,老人就护着。其实这样并不好,容易养成孩子任性刁蛮的坏习惯。聪明的年轻夫妻可以让孩子多看一些或者听一些少年犯错或者犯罪的例子,让老人自己领悟到溺爱的不好。

(2)平时多尊重婆婆

不管怎么说,老人看孩子也是蛮辛苦的, 他们接受的是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下子接受不了科学育儿的方法。在生活中不妨多尊重婆婆,有什么事情别着急,心平气和耐心的和老人说,一般都是可以接受的。

(3)不要在孩子面前争执

不管有什么冲突,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因为孩子小,有的时候分不清是非,觉得只要护着他的就是好人,管教他的就是坏人,应该私下解决矛盾。

(4)管教孩子别让老人知道

最好别当着老人的面管教孩子,趁着他们不在的时候,好好的管教,免得当着面让他们心疼管教不成。

(5)丈夫发挥好桥梁作用

作为儿子和丈夫两个角色,一定要发挥好桥梁的作用,母亲和媳妇跟自己诉苦,你就受着,不要再传递给对方增加矛盾。而应该想办法化解婆婆和儿媳的矛盾,很多时候丈夫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6)先协调,后教育

事先跟老人说些好话,让他们觉得自己被尊重了,然后再协调管教孩子的问题,一般有了默契老人就不管了。


◎第三招、爷爷奶奶管生活,爸爸妈妈抓教育

有个孩子平时跟着奶奶,爸爸妈妈上班,妈妈在上班前会叮嘱奶奶科学喂养,但是奶奶觉得没必要。只要妈妈不在的时候,就会让孩子吃他喜欢的东西。后来孩子要上小学了,妈妈给孩子报了一所好的学校,奶奶觉得没必要,报了一所一般的小学。因为种种矛盾,妈妈一气之下跟老公商量着让奶奶走了。但是因为他们上班,孩子没有那么多的精力照顾。过了一阵儿,孩子没以前强壮了,身上也脏兮兮的,还经常生病,这才想到了老人照顾的精细,于是妈妈跟婆婆道歉让婆婆回来了。

不过婆婆也觉得自己有不对的地方,两个人就分工,婆婆照顾孩子的饮食与日常生活,自己与老公负责孩子的学习与能力培养。过了段时间孩子的身体棒了,学习也搞上去了,一家人开开心心的真是好。

(1)父母多关心孩子的教育

父母再忙也要抽时间照顾孩子,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老人观念旧,不妨自己多看看育儿类的书籍,担起孩子的文化教育和能力开发,不要把什么都推给老人。

(2)老人照顾好孩子的日常

年轻父母忙,老人帮着看,应该在孩子的日常上下功夫,不要插手教育的问题。不过在照顾孩子方面也要讲究科学,不要给孩子穿的太厚。饮食上要荤素搭配,不能孩子想吃什么就只吃什么。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就是为年轻人减轻负担。

(3)对老人的抚养方式要放心

老人通常比年轻父母有精力和耐心去抚养与陪伴。对此,年轻的父母可以放心地将孩子交给老人,不要动不动就对老人的抚养方式挑三拣四的,使老人心中不快。


◎第四招、寻找合适的平衡点,理智控制感情

很多年轻父母觉得老人的方法有些陈旧,并且害怕老人会溺爱孩子。于是,在育儿问题上,常常看不惯老人的方式,而与老人发生冲突与矛盾。但是我们一定要谨记:他们帮我们带孩子是很不容易的,不管怎么做,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好。 我们要做的是慢慢地从两代人的观念中寻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从而和和气气地育儿。

(1)多想想老人带孩子的好处

老人带孩子比较有耐心,而且他们看孩子我们能够安心上班。即便溺爱,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让老人改变观念,老人看孩子利大于弊。

(2)相互讨教,互相配合

两代人共同教育孩子时,产生矛盾不足为怪。只要两代人能统一认识,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就可以消除两代人之间的分歧。

(3)儿媳要先向婆婆妥协

作为晚辈的儿媳,虽然是孩子的母亲,但与婆婆发生不愉快时,要先跨出和解的第一步,为了家里的和睦与孩子的快乐,还是应该主动向婆婆妥协。

(4)不要为老人的溺爱窝火

我们知道,老人都喜欢溺爱,什么事都顺着孩子。不要因为老人太爱孩子,而严厉地指责,这样不仅家庭气氛不好,而且也会耽误育儿。


◎第五招、两代家长要学会和睦有效的“迂回战术”

隔代育儿与亲子教育保持平衡的发展,才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一般来说,祖辈对孩子的教育往往趋于感性,而年轻的父辈却趋于理性。祖辈对待孩子总有溺爱的倾向,不管是否合理,都会以满足孩子的愿望为出发点,教孩子往往考虑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益处;而父母在满足孩子的一个要求时往往会考虑这样做对他们是有益还是有害。育儿分歧的存在有可能导致婆媳父子反目,该怎么处理家庭关系呢?

(1)正话反说

孩子会故意不听大人的话,你让他干什么?他偏不那么做,家长不妨反着来,要求他做的事情反着说,达到我们的目的。

(2)“迂回战术”说服老人

老人带孩子重养不重教,你可能让老人教孩子唐诗,老人会觉得没必要。让孩子刷牙,老人会觉得孩子小。这个时候你可以自己在每天有时间的时候教孩子几首唐诗,自己教孩子刷牙,让他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等过一段时间看到成效之后,老人就会知道你育儿方法的正确了。

(3)避开与公婆的直面冲突

如果遇到那种特别固执的老人,不要与之争论,可以默不作声或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以减少老人的反抗心理。之后,可以悄悄地减少孩子和老人单独相处的时间,这样老人不当的教育方式就不会给孩子带来太大的影响。


在很多家庭种,隔代教育是避免不了的,只有父辈祖辈密切配合,取长补短,才能形成合力,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0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意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即使隔辈之间会有一些教育方面的差异,但是也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迁就正确的那一方。隔代的教育观念差异一定不会消失,但会逐渐靠拢。
第2个回答  2020-10-10
正常情况下是这样的,但是父辈没有帮你带小孩的义务,而且父辈他们有自己的育儿方式,所以很难达到统一,如果要避免出现分歧的话,确实需要祖辈父辈齐心才可以。
第3个回答  2020-10-10
如果祖辈和父辈齐心合力,那么隔代教育的分歧一定能够消失。祖辈多看一些育儿方面的知识,父辈多体谅祖辈,带孩子的辛苦,只有相互理解,才能消除隔阂。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