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写成红楼梦是在清朝那个皇帝时期

如题所述

在乾隆时期。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

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年)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

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创作的。创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

扩展资料:

《红楼梦》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

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的悲剧写得像《红楼梦》那样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

也没有一部作品能像它那样把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揭示得如此全面、深刻,从而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最深刻有力的批判。

《红楼梦》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就是“它像生活和自然本身那样丰富、复杂,而且天然浑成”,它把生活写得逼真而有味道。《红楼梦》里面大事件和大波澜都描写得非常出色,故事在进行,人物性格在显现,洋溢着生活的兴味,揭露了生活的秘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楼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6-05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说细点是雍正后乾隆初。周汝昌的说法是乾隆初期那三四年的事。
为避文字狱,作者着力淡化时代痕迹,像是称都城为长安——总不至于是汉唐的事。官名也乱得很,像什么龙禁尉,不少是造出来的,不足以用来考据时代。但有一些东西是消除不掉的。
比如,贾宝玉是扎大辫子的。
比如,宝姑娘林姑娘是不裹小脚的。
比如,冯紫英之类的贵族少爷常去北方打猎。
也有说元春省亲是影射康熙四下江南,当然书里有说得更明显的地方——江南甄家,接驾四次。
此外还有些东西也是清朝才有的,比如里头出现的戏文,牡丹亭也就算了,长生殿是在曹寅府上首演的。
高鄂的续书里满清特色更明显,比如结婚要坐床撒帐之类,当然高鄂不需要避讳,揭示还来不及呢

望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6-05
  曹雪芹家庭的兴衰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名芹溪、芹圃。曹家祖先原是汉人,很早就入了正白旗。清兵入关后,曹家成为清皇室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仆)。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之妻是康熙的乳母,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自幼在康熙身边伴读,这种特殊关系,不仅使曹家受到朝廷的宠幸,日后成为康熙皇帝的心腹,而且跃为上层特权世家。

  康熙二年(1663年),任用曹玺为江宁织造。所谓“江宁织造”,就是在南京一带负责督造和征集纺织品以供皇室使用的官职。别看“织造”的官儿不大,却是康熙派往南京的“眼珠儿”,兼有替皇室负责收集情报、监视地方官员等特殊使命。曹玺卒于康熙二十三年六月(1684年)。同年十一月,康熙首次“南巡”,亲往其生前官署,抚慰其亲属。康熙二十九年,任曹雪芹祖父曹寅为苏州织造。康熙三十一年,曹寅兼任江宁织造。曹寅一代是曹家的全盛时期,他还兼任两淮巡盐御史,以后又四次兼理盐政,并且是康熙在江南推行争取、联合汉族地主、工商业兼地主策略的得力助手,他的努力取得了相当成效,有利于纺织业乃至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一带的进一步发展。曹寅还善写诗词戏曲,著有《楝亭诗钞》,又是著名的藏书家,主持刻印《全唐诗》。康熙一生六次“南巡”,其中有四次将江宁织造作为行宫。康熙五十一年曹寅去世。次年(1713年)曹雪芹伯父曹颙任江宁织造。康熙五十四年曹颙去世,曹雪芹父亲曹頫继任江宁织造。

  曹雪芹生于南京(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在江宁织造署度过富贵的少年时代。雍正五年十二月(1727年),以曹家严重亏空,隐匿财产,下令对曹家革职抄家。曹家的田地、房屋、奴仆都赏赐了别人,只给他们在北京“少留房屋、以资养赡”。次年,曹家只好举家迁往北京,从此家道败落。曹雪芹时年约十三岁。乾隆五年(1740年),曹家又遭到一次更大的祸变,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曹雪芹从贵族公子沦为没落贵族,曾在旗人子弟学校做过事,并日益向下跌落,生活穷困潦倒,时常卖画换酒食。他从城内移居北京西郊,几经流荡,最后搬到西山白家疃这个“山村不见人”的荒僻地方居住。但他在逆境中努力从事《红楼梦》创作,当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写出了千古绝唱《红楼梦》前八十回时,他的独子因病夭亡,曹雪芹忧伤成疾,可谓“时运不济,命运多舛”。曹雪芹善画,常画石头,寄寓胸怀。他能诗,诗胆如铁,豪情洒脱。他有一首自题画石诗:“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坠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这诗写出世道沧桑,也写出了他的为人和性格。曹雪芹卒于乾隆二十七年癸未除夕(1763年2月12日,一说是壬午除夕,即1764年2月1日)。终年未到五十岁。

  曹雪芹家庭的兴衰,虽已成为过去,但如今怕为官者也好,文人也罢,想必应从中悟出什么人生哲理。

  另外,这里是一些有关资料,虽不直接介绍曹雪芹,但对其研究有莫大的作用。

  偶然在红学网看到以下的文字,感觉有些史料价值。满洲八旗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制度,下文论述颇详,有助于我们对其进行了解。

  奴 籍

  上面两节中,用极为粗略的笔触所钩勒出来的那种画面,可以大概地帮助我们理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像《红楼梦》这样的作品,就有了产生的可能。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何以单是曹雪芹才创作出《红楼梦》--例如和他约略同时期的南方小说家吴敬梓,就只能写出一部《儒林外史》,而绝写不出半回《红楼梦》。
  这原因何在呢?原因很多,但也因为他们两个人的身份、家世、经历、处境等等,都大不相同。《儒林外史》和《红楼梦》,都不是当时随便哪一个文学家所能作得出来的。换言之,离开了作家的身世生平,他们各自阅历的种种特殊生活经过,他们各自遭际的种种特殊条件,就难以较为全面地说明为什么某某个别作家能够创作出某某个别作品,或者,为什么只有吴敬梓才能创作出《儒林外史》,只有曹雪芹才能创作出《红楼梦》。
  曹雪芹,作为一个乾隆时代的小说家,是有他的特殊身份和特殊经历的。了解他的这些方面,将有助于理解《红楼梦》。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些方面的事情。
  照旧日的俗话来说,曹雪芹是个"旗下人",也可以说作是"在旗的";稍"文"一些,说作"八旗人",或省称"旗人"(注:这些话,都是指"隶属于旗籍"的意思,但在早期,"旗人"的分类是很细的,由于归旗的早晚和原由之不同,都各有称呼,例如"旗下人"本来只指清人入关以后汉人"投充"入旗者而言,后来也就乱用了。民国初年,俗语还指不缠足的妇女"是个大旗下"(大脚,因为满洲风俗妇女都是天足)。)。这种历史名词的具体涵义是什么呢?这就得对"旗"先有个大概的认识。
  旗,这语词还是明朝汉语,满语本是"固山"(译音)。旗,这物件本身原就是旗帜、旗纛的旗,可是在清代,这种作为军伍分队标志的旗,已经引伸其义而变为军队编制上的一种代称了。明朝已有"总旗""小旗"的名目,其性质已经是一种编制等级了(注:可参看孙承泽《天府广记》卷十八兵部:"明之兵制……大都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设'总旗'二名,'小旗'十名,大小联比以成军。");像农民军领袖闯王李自成,立号为"奉天倡义大元帅"的时候,曾自建白鬃大纛,而于左营立白帜,右营立绯(红)帜,前营立黑帜,后营立黄帜:这制度在形迹上已和满洲的分旗极为相似(注:旗制固为清代特有制度,其实亦受汉人旧制影响,由以上二例可以窥见其迹象,不过满人旗制又有它自己的特点而已。又陈登原《国史旧闻》第二分册指出,满洲旗制与其祖先金人的"猛克"制度有相似点。)。所不同的,满洲的固山旗,又不仅仅是一种军队编制,而是合军政、民政、"家政"三者而为一的整体制度,极有其特点。满洲的贵、贱、军、民,后来都编入"固山",受旗制的严格约束。
  满洲旗制共分八旗,各旗身份地位不尽相同,我们也必须稍加了解。这种身份地位的不同,是由一系列的历史根源和发展而形成的。
  最初,满人由于出猎行围(这是他们当时的主要生产和生活方式),每人出箭一支,每十人择一人为之率领,维持队次秩序,叫做"牛录额真"。到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清太祖)本着旧有的习俗,分编每三百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为长官(后用汉名,称为"佐领")。后来,以每五牛录为一"甲喇",设"甲喇额真"(后来的"旗"和"都统")。这就是"旗"的雏型和基本编制。又由于行围时队形本来也有组织:中间为"围底",犹如中军、大本营;左右分二"围肩",犹如左右翼;两肩末端为"乌图哩",犹如所谓前哨;四处各有旗帜:中立黄纛(注:黄色在当时最为"尊贵",代表封建统治政权。努尔哈赤以黄色旗为首旗,而李自成以白色旗为首旗,贬黄旗为末色,这是否也反映出封建性与革命性的区别,还是一种偶然现象,可备研讨。),两翼立红、白二纛,翼尾立蓝纛,以为标志,便于指挥(注:见弘■《瑶华诗钞》卷九《忆昔》诗原注。昭连《啸亭杂录》所叙即据此入书。按此记载虽系稍晚的实况,但其为旧制之遗迹则无可疑。八旗中的四色,次序是黄白红蓝,这是改定后的次序,在早期的时候,四色的次序与此不同,后来白旗升次,蓝旗降次,才成为有清一朝的旗色定制。),--所以到万历三十四年(1606),努尔哈赤便将军队在上述基础上正式编立了四旗制。到万历四十三年(1615),因人数日增(以满人为主,也包括着蒙、汉、朝鲜、俄罗斯等各旗人),于是又由旗扩充为八旗。八旗的旗帜颜色分别法是上述四色整旗、外加以四种原色为地而围以异色镶边的镶旗。后来,又迭加增编"蒙古旗"和"汉军旗"(注:汉军旗编立最晚,原是满人初得明朝大炮以后所编的炮兵队;其后明朝变节将领率兵投降满洲,亦编入汉军旗。这和满洲旗里的汉姓人是绝然不同性质的两回事。),原来的本部遂因区别上的需要而专称为"满洲旗"。实际是三类军旗各八旗,共有二十四旗。

  曹雪芹家所隶属的,是满洲正("整"字简写体)白旗。
  一般说来,非满洲血统而隶属于"满洲旗"而又是"正旗"的,都是资格很老的"旧人"(注:参看下两条注。),--这道理,看了上面的叙述就不言而喻,因为这种旗内都是归旗极早的人家。这种人家,由于和满洲的关系密切、历史久远,其生活习俗,都"满化"得很深了,除了一两点表面标志之外,有时就猝然难以分辨了,--这种从辽东入关的老汉姓旗人,如果渐渐改用汉人的习俗,会被指斥为"纵欲丧心"的(注:乾隆时满人舒坤批《随园诗话》曾记:"余见汉军蒋攸铦,本籍宝坻〔按当云本辽东人,入关后居宝坻〕,其先人因田文镜提拔,遂登仕版,……其家妇女缠足饮食日用,悉仿南人〔按指汉人〕,……内用尚书,例兼都统,以不识清文〔满文〕辞。此尤纵欲丧心者也。"即斥辽东老汉军之改从汉俗,则其本皆满俗可知。老包衣籍之曹家视老汉军又过之远甚。)
  曹雪芹家,正是这样的一户"老旧家"。
  了解了上一点,还必须了解曹雪芹是所谓"上三旗包衣人"或"内务府包衣旗人"。
  上三旗是:厢("镶"字简写体)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八旗中的其余五旗,相对地称为"下五旗"。上三旗由皇帝自将,下五旗归王公分领。这种区分,其历史内容说来也很话长,如今只极简单地说明一点:满洲(那时国号还叫做"金")初期,虽亦有"汗"为总酋长,但全体的军、政大事,实由各旗旗主共议公决;旗主在个别本旗固然是各方面的最高统治主,即在整个旗集体中,也是和"汗"平起平坐、身份不甚悬殊的首领,因为实力(即所拥有的本旗兵丁)既然全等,所以威权自亦相当;后来随事势演变,"汗"的权力地位日益增高,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也随之而日益加深,于是出现贵族们自相残害、兼并的丑事;本来分领于三个旗主的三个旗,竟然为皇帝(由"汗"发展而成的)一手所集中掌握,就是这等情事的结果。因为这三旗既然是归皇帝直接管领的了,所以特称为"上三旗"。
  正白旗,本来并不在上三旗之数。早期正白旗的第一代旗主本来先是努尔哈赤自己兼领,后归多铎率领;崇德四年(1639)多铎获罪,此后多尔衮逐步掌管了此旗。曹雪芹的始祖,名叫曹世选("世选"后又作"锡远",又单名一个"宝"字。本名是曹宝,世选是改名或表字),原来可能是居住东北铁岭卫(今辽宁·铁岭县)到辽阳这一带地方,一种推断是约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1619)或略为先后,被满洲军队俘掠(注:满洲贵族,以武力从极北的早期根据地向南发展推进,攻城陷地,随处俘掠人口为奴;因此原籍愈在北一带的旗下奴隶,就愈是被俘入旗最早的"老资格"。用这办法,来考查从关外到关内的无数批的被俘汉人旗奴的历史次序,大致不会错。),另一推断是后来由于别的原故成为奴隶,不久就跟了多尔衮。从此,曹家世世代代作满洲奴隶,隶属于正白旗。
  多尔衮(1612-1650),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却排行在九,人称"九王"(现在北京城东还有"九王坟"这地名)。他带领的正白旗兵,是八旗中最强大的一支大军,东征西战,多立首功(注:这"功",实际都是罪行,因为当时满洲统治者的军队是到处侵略掠夺者。若论"首功",那么满兵刚要入关时先把李自成的农民军给打败了的,就是白旗兵,这实际更是首罪了。闯王的军队也以白旗为主色,所以描写当时战场情景的人说是一片白旗如雪。)。因此他很为努尔哈赤所锺爱,有意立为嗣子。及努尔哈赤一死,帝位却被其第八子皇太极(清太宗)谋得。--由这里种下了很多皇室内部矛盾事因。但到明朝的京都为农民军所破、满洲兵乘机进入北京的时候,第一个占据了"龙位"的满洲皇帝,名义上虽然是皇太极的幼儿福临(顺治帝),实际上就是这位"摄政"的九王。他才是满洲入关前后之际的大清帝国的真正"创业主",掌握一切实权,顺治至称之为"皇父""父王"。入关后以顺治的名义第一次赏赐多尔衮是黄金一万两、白银十万两!

  曹世选是跟着这样的"主子"进了关,而他家遂由"包衣下贱"一跃而成为"从龙勋旧"。
  多尔衮的威势,以他意外的早亡(顺治七年)而告了结束;清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演变发展的结果,使他在死后不久即获罪名、削封典、籍家产,"九王系"的势力全部败覆,顺治才得"亲政"。他遗下的正白旗这一支实力,未再另派旗主,遂归顺治系自己占有(注:按原来制度说,上三旗的分属是:厢黄旗归太子,正黄旗归皇帝,正白旗归太后。见抄本《永宪录》卷首(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本)。周寿昌《思益堂日札》卷一也有同样记载。因此曹家可能和康熙的太后有关系。)。正白旗之所以独得"拔乎"诸旗之表而与厢黄、正黄两旗(皇帝系的实力)并列,成为"上三旗"之一,即由于此。
  曹家,自然因此也就入于上三旗。这就是说,他家和实际掌政的皇室派系,始终不由己地"凑合"在一起,而且关系十分特殊地切近。
  不过,曹世选的奴隶身份却不能改变,他家世代都是"包衣"人。"包衣"是满语音译,意思是"家里的""家下人",就是家奴(注:"包衣"的全称是"包衣阿哈"(booiaha),亦可单称"阿哈"。包衣阿哈中男的叫做"包衣捏儿麻"(booi niyalm a),女的叫作"包衣赫赫(booi hehe),义即男仆、女婢。按曹家隶属于"包衣旗鼓佐领";抄本《八旗掌故》卷一云:"又满洲八旗包衣参领下分辖各佐领……下又有'管领''分管''管辖'各名目,其佐领或称'旗鼓佐领',……蒙古、汉军,俱无包衣佐领。"又注云:"旗鼓佐领下人,多系国初民人投充,如见在大粮庄头、园夫之类。"而福格《听雨丛谈》谓包衣佐领原系兵弁家丁性质。曹家先世毕竟如何归旗并成为何种家奴,尚待详考。参看书末补注。)。满洲贵族把这种人是看得极为"下贱"的,但又非常需要他们,离开不得。
  明朝的皇室,没有另外的家奴,只有宫廷里的特种供役人:太监。太监本是极穷苦的好人家的子弟、被残害了身体(连带着精神)而送入牢笼去受苦服劳的最为可怜的一种受压迫者,但他们往往受了封建统治者的毒害,却变为穷凶极恶的统治爪牙,无恶不作;明朝的腐朽败亡,太监们特别"与有力焉"。清朝皇帝有鉴于此,所以在承袭明朝各种制度的同时,却先将太监们管事的"二十四衙门"加以删并,最后撤除,而改设"内务府",以皇室家奴--上三旗里的包衣人--来代替了太监的各项执事。
  内务府于是就成了管理皇家的财产、收入、饮食、器用、玩好、各项日常生活琐事、各种有关礼仪……的"管家衙门"(注:参看《文献论丛》曹宗儒《总管内务府考略》:"世祖入关,……而掌宫内政令者,仍属包衣昂邦。昂邦,又译作总管,是其名为家之总管,而清帝已化家为国,官文书遂译为内务府总管矣。"包衣昂邦或总管,实即"管家头儿"的意思。昂邦或译谙班。内务府并无下五旗人,也并无蒙古旗、汉军旗的人。有汉族血统的包衣人,一概称为"汉姓人",因为他们还是属于满洲旗分之内。清末成立了海军衙门,职位完全为满人把持了,所以当时还有"新内务府"的讽语。)。从这一点讲,特别是和明朝的二十四衙门以及司礼监干政和东厂掌刑比起来,内务府完全限于皇帝"私家"的事务,和刑、政等国家大事分清了,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有它的改进性和可取之点;但它也还是由太监制那里承袭来了一些"流风余韵",例如一些重要税收,像盐政、织造、窑、矿等项,仍旧要由作为太监之"后身"的内务府人员来全部掌握或部分干预。 由上所述,就可见内务府包衣人是一种身份极为特殊的清代封建社会的畸形产物--也是满洲早期比较原始性阶段的社会的遗迹。内府包衣,在最高统治集团之内,是被压迫、被剥削的受害者,而在那集团之"外",却又是进行压迫、剥削的害人者;一方面,他们的身份至微极贱,而另一方面又"呼吸通帝座",反而可以比别种人更容易地升官发财、假权作势,他们的"富贵荣华",实际享受,比之一般大官巨卿,有时并无逊色。
  曹雪芹的家世,就正是如此。我们上面所谓曹雪芹的"特殊身份",就是指这点而说的。
  要讲曹雪芹的一切,不由这里说起,就无法讲下去;这是决定曹雪芹的特殊生活经历的第一层关键。同时也可以弄清楚,有些人说曹雪芹家是"权要"、是"豪门贵族",那实在是一种并不十分正确而很易滋生误会的提法。我想,如果稍为了解清代康、雍、乾时期的真正权要豪门,如明珠、隆科多、傅恒等人家的情形毕竟何似,就不会把曹家提到这一行列中去,同时也正好说明:《红楼梦》里所反映的贾、史、王、薛等(有些评论家习惯称之为"四大家族""贵族",其实是不对头的),都是些属于什么等级、地位的人家,在清代史上也是一清二楚,不会有发生错觉之余地的。
第3个回答  2019-03-10
既然说曹雪芹是清朝人,清朝入关后为了统治汉人,宣告天下留发不留头,汉人必须剃发易服,为什么小说中没有显示,难道写小说都靠想像写得出来吗?
第4个回答  2015-06-06
发帖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