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视听说教学理论

如题所述

“经验之塔"的理论要点:  
一"塔"基的学习经验最具体,越向上越抽象。它根据不同教材和方法所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将它们分类,是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能力,根据教学任务性质选择合适媒体的理论指南。
  二"塔"的分类基础→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与学习的难易无关。各类学习经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途径,使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产生有机联系。
  三 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抽象,防止"言语主义"--从概念到概念的做法。
学习间接经验应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作为充实的基础。同时,也要适时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
  四每个人的经历都受时空限制。位于"塔"腰阶层的视听教学媒体能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戴尔所谓的"替代经验",有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解决教学中具体经验和抽象经验的矛盾,弥补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
主要就是有具体到抽象然后发展成为概念
二、教育传播学理论
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许多研究者利用传播理论的概念及有关模型中的要素来解释教学过程,并提出了许多关于教学传播过程的理论模式,为教育传播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这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
美国政治学家H.
拉斯韦尔提出了表述一般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元素“5W”的直线性的传播模式,有人在此基础上发展成“7W”模式(表2-1)。其中每个“W”都类同于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相应要素,这些要素自然也成为研究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设计所关心和分析、考虑的重要因素。这7w所指的分别是:
表2-1:7W模式Who谁
教学对象即学生WithwhatEffect
(二)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
早期的传播理论认为传播是单向的灌输过程。它认为受者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只能够接受传者的意图。这种传播思想忽视了受传者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显然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奥斯古德和施拉姆提出的模式强调了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是积极的传播主体。受传者不仅接受信息、解释信息,还对信息作出反应,说明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籍着反馈机制使传播过程能够不断循环进行。教学信息的传播同样是通过教师和双方的传播行为来实现的,所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重视教与学两方面的分析和安排,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随时进行调整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三、系统科学理论
主要是系统与教学系统、系统方法与步骤
四、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理论
二)认知主义理论
三)建构主义理论
以上几种教学理论各有优缺点,我们在教学中要适当的来使用这些方法,可以很好的完成教学。
内容很多还需要进一步去学习、掌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