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一年级的孩子立规矩

如题所述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规矩的树立,需要家长循循善诱。

1年级前,给孩子立12条规矩
一、个人礼仪规矩
没规矩孩子比同龄人成长慢!1年级前立好12条规矩,孩子更优秀
1、懂礼貌。教孩子遇上老师、长辈要主动打招呼。并且,称呼之前最好加上对方的姓氏,比如,要喊“何老师”,而不是“语文老师”;用“谢谢”代替“谢谢你”,这样显得更尊重他人。

2、要诚实。告诉孩子诚实品德的重要性。因为害怕、逃避惩罚,甚至为自己的私欲,骗别人,都是不对的。但千万别对陌生人说大实话。

3、举止文明。即不要做粗野行为。比如,向别人吐口水、用粗话骂同学、给同桌看“小鸡鸡”、以暴制暴等。家长一旦发现,要立即当场纠正,否则会惯出孩子以恶俗行为为荣为耀的坏习惯。

没规矩孩子比同龄人成长慢!1年级前立好12条规矩,孩子更优秀
二、个人行为规矩
4、早睡早起。睡眠质量影响孩子一整天的精神状态。一般到了晚上8、9点,孩子就会开始犯困。家长要将学习、作业等重要的事项,尽量提前安排,以免耽误孩子睡眠。另外,到点后,请让孩子停止玩玩具、看电视和阅读,准备上床睡觉。

5、讲究个人卫生。让孩子随身带手帕或纸巾,以便孩子能随时擦掉赃物。教导孩子饭前便后劳动后要勤洗手。不随地丢垃圾,请丢到垃圾桶中。用好抹布,定期清理书桌课桌,保持个人空间清洁。

没规矩孩子比同龄人成长慢!1年级前立好12条规矩,孩子更优秀
6、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比如抽屉、箱子、书包、学习用具等,可以自己做好分类,有序地放在固定的地方。使用后记得放回原处。定期清理不用的物品。这样就不会需要什么东西都找不到了。

三、对他人行为规矩
7、别人的东西不要随便拿。取别人的东西之前要询问他人的同意,如果人不在,可以等他/她回来再借。若自己又着急用,可以找其他人借,或思考其他方法解决。

没规矩孩子比同龄人成长慢!1年级前立好12条规矩,孩子更优秀
8、不随意打扰别人。像上课随便乱走打断老师上课,有想法时抢话打断同学发言,推倒小伙伴玩的积木等,都是属于打扰别人的行为。家长要教孩子分清情景场合,知道什么时候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9、做错事情要道歉。不抵赖、不推诿、不说谎。自己做错事情,对他人造成伤害,要自觉接受犯错的惩罚,并担起责任,做出实际行动,弥补对他人的过错。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以及知错能改的好习惯。

没规矩孩子比同龄人成长慢!1年级前立好12条规矩,孩子更优秀
四、公众场合规矩
10、遵循排队秩序。坐车、买东西、玩玩具,都要排好队,按先后顺序来。

11、不在这3个地方跑来跑去。提醒孩子不要在走廊上、马路上、商场上奔跑嬉戏打闹,容易撞上人或车辆,发生意外。尤其是拐角、上下楼梯、过红绿灯的时候。

12、不要做这3种行为。如:休息时将鞋子脱掉“晾脚”;坐车时整个人躺在长条椅子上“霸座”;看电影时大声喧哗吵闹等,都会让人觉得孩子“没教养”,家长若看到要及时纠正。

没规矩孩子比同龄人成长慢!1年级前立好12条规矩,孩子更优秀
综上,人与人的交往中,处处都是学问,这些约定成俗的规矩,家长要教导孩子牢记于心,并一言一行都做到,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5
首先,给孩子立规矩时,信号要明确。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我想最好这个后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关的。

第二,要就事论事,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不要把一件事扩大化。如果我们大人说些“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这样的话会使明明把自己和坏孩子连同起来,从而丧失信心。“既然我生下来就这样,那我也就只能这样了,那还有什么要改的?”所以不要把一件事扩大化。

第三,给孩子树立规矩,一定要简单易懂,让孩子容易遵守。比如,孩子吃饭磨时间,妈妈一起床就要告诉她:30分钟吃完,否则端走。吃饭中途,可以提醒她一次,告诉还有多长时间。还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条件,比如按时吃完,给点奖励。不按时吃完,取消某个优惠。

第四,立下的规矩,无论什么时间地点场合,都要遵守,所有的规矩都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而是父母也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

第五,规矩不是绝对不能够打破的,在孩子的要求下,偶然“放宽政策”——比如,以零食代替正餐、中午看一场电视、晚睡半个小时,等等——会减轻压力,让孩子更加自觉地遵守规矩。

第六,不要以成年人的行为准则来规范约束孩子,不要把孩子的一些淘气行为统统斥责为“犯错误”。

注意事项

1.这些规矩应该是适应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的,也因人而言。

2.让孩子和我们渐渐建立有秩序的规则,对孩子和我们都有益。
第2个回答  2020-11-05
一年级主要以规矩为先,成绩为后,实际无论哪个年龄段,不分成人小孩儿都是这样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何把规矩建立起来呢?

规矩是礼,礼就是要对人、对事、对物都生起敬意。礼记开篇就是勿不敬,强调礼的核心是敬。为什么要有敬意呢?其实这个根本出发点就是要让我们都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上面来。有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做什么事都会让自己和他人受益,这实在是好处多多。

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上,我们如何来训练孩子的敬呢?比如说做作业,心中生起对作业本、铅笔的敬意,自然而然的就会爱护它们,不会轻易去损坏破坏它们,写字的时候就会用心和认真,不会随便乱写乱画。乱写乱画实际就是没有敬意,所以训练规矩首要的不是具体的行动,而是内心的敬重。有了敬意,人自然而然的就会收敛自己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就是我们所说的规矩,所以规矩表面看会有这有那,实际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有敬意。

养成良好的规矩就是要抓内心的敬意。
第3个回答  2020-11-05
说到管教孩子,这确实是每个家庭都要面临的问题,当然,每个家庭的做法也自然不一样。有些家长时常会以小孩“小”为理由,放纵他们做很多事情。但是随着年龄慢慢长大,会发现小孩越来越难管。而有些家长,从小比较“严格”,但是小孩长大了却非常聪明懂事。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没有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立规矩”,那么,应该在什么年龄段开始给孩子立规矩?用哪些方式呢?

一、2岁开始立规矩
在2岁以前,你可以说小孩子是“不懂事”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小孩,不管是语言还是行为控制力都还处于发育的阶段,你有时候跟他们说一些道理,他们不一定能够理解。但是2岁以后,随着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育,他们会变得越来越“精明”,大人说话的意思他们基本可以了解,对事情对错的判断能力也逐步提升。这个时候,作为父母,就应该开始给他们立规矩,告诉他们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

二、父母言传身教
在这个年龄段,父母的陪伴和教导是不可缺少的,要想立规矩,第一种方式就是父母自己树立“好榜样”。因为小孩子有一个“模仿”的天性,他们喜欢模仿身边亲近人的言行举止。所以在生活当中,很多细节的事情千万不要忽略,父母应该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言行来教导小孩,这样小孩也会耳濡目染,变得更懂事。

三、确定明确要求
要想给孩子立规矩,一定要确立明确的要求,这个要求不能随意改变。很多家长在管孩子的时候,比如不准孩子吃糖,但是孩子多央求几下,就开始动摇,最终把糖给了小孩。这种做法是万万要不得的,切记因为小孩的哭闹而动摇自己的规矩和要求,这样不仅让孩子无法理解到底哪种做法是对的,孩子也很容易犯迷糊。

四、制定惩罚措施
立规矩的时候,如果小孩做不到,或者犯错,就应该有一定的“惩罚”,这样才会让小孩知道规矩的重要性。比如对于小孩子说谎这件事情,大人严令禁止后小孩还是说话,我们可以“惩罚”他们不准看电视,或者陌生他们最爱的玩具,这样小孩不仅以后会牢记于心,父母的威信也树立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1-05
其实,有些规范从三岁就开始养成了。三岁懂得规矩了,到七岁就不用费力教育。不过上小学,才七岁左右也不算太晚。

如果孩子在三岁左右没有立规矩,那就趁现在赶紧立吧。

要让孩子建立规范,首先大人要做到。

帮助孩子建立规范,大人不可以居高临下。

大人要有耐心,孩子就是孩子,不是大人,有些事大人说一遍孩子会忘,慢慢来,别着急。

能让孩子自己做的事,只要没有安全隐患,让孩子自己去做。相信孩子,让孩子有成就感。大人不要什么都代劳、代办。孩子是要长大的、要离开父母的。

家庭环境很重要。吃饭不看电视、手机、不训孩子、不多说话;孩子的玩具不要太多,让孩子学会玩了一种再玩另一种;家里的学习氛围要建立,当孩子看到大人在读书,孩子自然就养成读书的习惯;让孩子养成干家务的习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