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一线主管》心得体会

如题所述

最近观看《时代光华管理课程:如何当好一线主管》,狄振鹏老师讲课很贴近实际,在《如何当好一线主管》里,做了图表、举出了很多例子,一线主管就是要选正一个人摆在一个合适的位置,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的、按质按量的贯彻执行,去完成自己的任务。 以下,我就我对一个一线质量管理者的认识和听了讲座后个人的一些体会做一些见解阐述。1、 引起效率低下和不良质量的原因主要在公司的管理系统而不在员工。一个公司若要永久地免于质量困扰,就必须要从根本上消除造成产品不符合要求的原因。各级主管者是一个组织灵魂的反映,担负管理职能,管理就是想办法,不是找借口、理由,必须发挥领导的指导帮助作用。在质量管理上,要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采用质量管理新观念,停止依靠检验来保证质量,结束仅仅依靠价格来选择供应商的做法,开展强有力的质量教育和培训,使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去实现转变。2、质量管理三步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源头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分析满足质量目标需要的条件,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找出实现质量目标的质量控制点。包括确定顾客质量需求、优化产品开发方案、实施落实转化。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中间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质量控制不完全是检验,是确保产品满足要求的过程,包括选择控制对象、建立检验体系、制定作业标准、检验实际标准、确定实际与标准间的差距、针对差距采取行动。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补充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质量改进的对象可涉及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和产品及其它方面,首先要识别可改进的项目和关键要求,必须认识到质量改进的步伐远远落后于需求。3、流程规范化、作业标准化。作业流程包含生产流程、工艺流程、工序流程、检验流程。流程分析是改进的基础,流程管理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流程管理内容包括制定正确的作业指导书、设计流程实现跨职能合作。作业指导书要与作业自检、互检要求一致,与过程控制体系一致,避免与现场操作脱节、过于宽泛或不及时更新。再正确的作业指导书,再标准规范的流程都不能完全杜绝不良,要倡导“下工序就是顾客”的观念,每个操作者树立零缺陷的理念,作业中务必执行自检、互检,防止缺陷流入下道工序。4、建立质量团队,实现跨职能合作。 从企业战略层面、客人抱怨、合理化建议等方面确定质量改进项目机会。召开卓有成效的会议是实现跨职能合作的途径,要改变会议风气,会议召开方法,营造和谐会议氛围,消除互相攻击、诋毁,提倡检讨、合作、改进,调动大家的智慧潜能。上面几点是这次学习的内容,我想对我们有指导借鉴意义,另外课程还讲到一些具体的运用,现在大家经过工作的积累,质量意识比以前强一些,但是还不够,还是停留在“因为要追究品质失效成本,因为品质评比要罚款,不做好要受处罚”这个层面上。自检、互检落实不到位,导致下工序往往出现上工序产生的不良品。工艺下发的质量管控标准、任何管理包括质量管理,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树立问题意识、质量意识,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营造和谐氛围,才有可能消除抵触、增加合力,把前面制定的策划、流程、改进步骤等落实下去。质量提升没有捷径,质量管理方法各异,关键是要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方法和流程。我们现在推行质量评比,实行质量责任人追究制,能调动大家的质量管理积极性,大家也能够认可并参与。在生产中推行自检、互检,剔除本工序或上工序产生的不合格。产后进行出货检验,验证结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这种模式在理论上行得通,在实际操作中也可行。但是到最后验证,结果和预定目标往往有差距,很多人对此觉得理所当然,无论产量还是质量,觉得没达到要求目标很正常,也就无所谓了,这一点正是我们最欠缺的。首先,对执行中出现的偏差一定要有感觉,在质量上不但要有追求完美的决心,还要有追求完美的勇气和毅力,很多偏差就不会不了了之。其次,要规范作业流程,按照规定的流程作业,对跨职能部门的流程,管理者要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营造和谐氛围,消除抵触、增加合力,把策划、流程、步骤等落实下去。这两点是我们欠缺的,也是制约我们停滞不前的主要问题。>>返回"心得体会范文"列表查看更多文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