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员工吃“回头草”还要吗

如题所述

话题背景:“我要辞职”这个话题已经实在很老,但是其重要性并不因此而减弱。你需要慎重处理。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已经离开的员工,有一天表示“我想回来“,你无论是感觉意外,还是觉得毫不奇怪,是不是也需要深思熟虑一番呢?最后的决定,是要还是不要呢?讨论话题:面对员工离职,要进行离职面谈,面对离职员工回巢,也许还不只是面谈就能解决问题的。可以想象,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企业员工,对待离职员工都会各自的看法。所以,对于员工而言,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离职要慎重;作为HR,已经离职的员工要回来,我们是要还是不要?理由又各是什么?网友讨论:企业中人才的流动是很正常的现象,某些企业或某些岗位上的人员流动性非常强。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既要把好人才的引进关,更要把好人才的流出关。个人认为,执行离职面谈的原则是:1、面谈的目的是尽量得知员工离职的原因,要对此改进,防止更多员工流失,不应该草草结束。2、面谈地点应该具有隐私性,而且谈话不会被打断,使双方容易沟通。3、面谈时不要只是按照事先列出的问题逐项发问,要积极地倾听,有不清楚的地方要仔细询问。要安排足够时间供离职员工畅所欲言,适时保持沉默,让离职员工有时间思考。4、让离职员工感受到你的真诚。不要让他觉得你只是在例行公事,或者是要他编造一些关于公司的美好故事,更不要让面谈成为揭人伤疤。5、面谈应以开放性的问题为主,避免问太笼统或具引导性的问题。要让员工能够依照个人经验回答。重点是不要让骨干人员离职,而对于那些离职后又要回来的人,绝对不能要,因为这样的人不仅能力值得怀疑,而且会对公司及其他员工造成不好的影响。比如对其他员工来说,他们会认为进出公司很容易,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滋生出走的想法,反正不行还能回来,导致不能踏实工作,或者工作效率降低。对于回来人员自己,有时很难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还可能遭受其他同事的轻视。另外,如果同级使用(即享受原先的级别和待遇),对同级的其他人员影响最大,不利于团队建设。更糟糕的是,如果其他员工觉得在外面无所作为才回来的人,公司竟然还重新录用,怀疑公司的决策是不是有问题。新老员工相互之间的轻视会导致团队失和,从而损害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回来的人在被别人轻视的环境中工作,同样也面临极大的精神压力,加上工作本身带给他的压力,很可能造成该员工的再次离职。即便他不会离职,其工作能力也会打折扣,要想有所成绩和进步难度很大。同时,那些认为公司决定欠妥的人员,心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他们也有随时离职的潜在危险。因此,公司应该态度鲜明地拒绝曾经离职的人员再次回来,并定好相关制度,使得一些有离职倾向的员工知道出去后想再回来是不可能的,与其出去冒险还不如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勤勉奉献。同事意见:关于离职员工回来是要还是不要,我个人认为:在不违背公司规章制度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要!虽然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我们公司有一部分领导都是出去后又回来的,但对回来有一个年限要求。当然,每一种措施都有其两面性,十年的观点我部分认同,我也见过愿意接受和坚决不接受的企业。我认为关键在于招聘机制,对于要回来的员工,企业还是应把他当做新员工来处理,严格要求并按正常的考核程序操作。这位员工因为对企业熟悉,可能很快就能适应环境的要求。另外,这样做也会增强在职员工的归属感,重新入职的员工也会更卖力地回报企业!个人认为,此时如果HR带有忠诚的偏见不值。员工和企业的选择都是以利益共同点为基础,当没有利益共同点时员工离职了,对于企业来说也是有利的。离职员工再回来,不一定要或不要,要分析离职原因,测评其经验、能力、态度、动机。视情况而定吧。如果是开除和辞退的,企业重新招收的可能性就不大。正常离职的还是可以的,尤其是那种辞职交接期仍然表现相当出色的员工。不过,站在离职者的角度来看,会选择重新加入之前公司需要比较大的勇气。离职员工的重新回归优势,我个人认为有:1、重新回来的员工肯定是在市场上有过比较,选择再回来的话,稳定性会相对高些。而且,给在职员工一个感觉,就是走了一圈,还是本企业好。2、在企业做过的员工,对企业内部运作都比较了解,培训费用相对会低些,进入工作状态也会比较快。个人意见:要用!原因一,可以节省很多培训费用;二,回头的人对企业的忠诚度会更高!不过,重返的员工还是让其一起重头开始的好,不保留其以前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对于返回后又离职的员工坚决不能用!我觉得这可能和公司的文化氛围有关。我们公司的用人制度明确规定:“能进能出,能出能进”,离职员工如果还想回到公司,公司又正好有合适的岗位,我们也会接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