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求北京四中初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急急急

100分求北京四中初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急急急
要最近一次的,没有试卷的话有答案也行,(当然试卷和答案都有是最好的了)
若都没有告诉我古文和现代文分别考的哪篇也行。
我要的是北京四中的,而不是什么模拟试卷!!!!
大家给的都不是,我又提了悬赏,120分啦,大家帮帮忙啊

北京四中初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120分钟完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累分人
得分
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我们启航。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风光。
一、默写(共12分,每空1分)
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2、绿树村边合, 。
3、 ,却话巴山夜雨时。
4、 ,身世浮尘雨打萍。
5、山光悦鸟性, 。
6、黑云压城城欲摧, 。
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直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表现出诗人命运急剧变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8、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一诗中的“ ,
。”两句来表达对理想、信念等追求至死不渝,比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9、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很多诗句写到了山、水,请你分别写出一句含“山”或“水”字的句子。
山: 水:
二、文言文阅读(共14分)
(一)大鼠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万历①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踯④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⑤项毛,口龁⑥首领。辗转争持间,猫声呜呜,鼠声啾啾⑦。启扉急视,则鼠首已碎矣。
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此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⑧,何异鼠乎!
[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 ②阖:关闭,合拢。 ③逡巡:这里指来回地走动。 ④跳踯:指跳上跳下。 ⑤掬:双手捧取。这里指用双爪抓住。 ⑥龁:咬 ⑦啾啾:形容声音杂沓。 ⑧匹夫按剑:指那些专逞勇力的人。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阖其扉,潜窥之 扉 窥
②如此往复,不啻百次 不啻
③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 少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4分)
①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②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12、作者描写猫鼠搏斗过程中突出猫“智取”的一个词是 ;对此,开始众人以为 ;后来才知道是 。(3分)
13、从作者描摹的“猫声呜呜,鼠声啾啾”中,可以看到什么?(2分)

14、这篇寓言小品文的寓意是:
。(3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13分)
指纹的特性和用途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性。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形像弓一样,叫弓线纹。各人的指纹除形状不同之外,纹形的多少、长短、不同。据说,全世界的五十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更有趣的是,指纹在胎儿第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也只不过放大增粗,它的形状特征却固定不变。
你可别小看指纹,它的用途可大啦!指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只要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立即把感觉到的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拾大脑这个司令部,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动作。指纹还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紧紧地握住东西,不易滑掉。我们平时画图、写字、拿工具、做手工,所以能够那么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里面就有指纹的功劳。
正因为指纹的这些特征,它很早就引起人们的兴趣。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公文上。
据说,在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利用指纹破案。(A)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B)指纹在医学上又有了新的用途。有的医生发现,通过检查人的指纹、掌纹,能够查出某些疾病。(C)近年来,指纹又和电子计算机成了好朋友。(D)
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新的迷宫又摆在我们面前,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15、文中两处用了“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答:

16、第l段文字中划横线的语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和 。(2分)
17、第3段中“指纹的这些特征” 包括(概括4点) 、
、 、 。(4分)
18、下面的句子是从第3段中抽出来的,应放在(A)(B)(C)(D)四处中的 处。
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指纹锁”,这种锁的钥匙就是人的指纹。当人们开门时,只要用手按一下。设在门上的计算机,计算机就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开门的人是不是主人,如果是的话,门马上就自动打开了,真神。 (2分)
19、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中心意思。(不超过10个字)(2分)

答:本文说明了

四、现代文阅读(共15分)
暗 香
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是桂花香吧?”
我才恍然大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暗暗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们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守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望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酲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来就如此啊!
20、题目“暗香”在文中有哪些含义?(2分)
答:
21、第二段中“毫不张扬之意”与第三段中哪一句相照应?(2分)
答:
22、第三段中“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中“最温柔的记忆”指什么?请概括事例回答。(3分)
答:
23、文中写到“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我们的心湿漉漉的”,表明我们什么样的心情?(2分)
答:
24、通读全文回答,作者要赞扬生命中的一种什么精神?(2分)
答:
25、“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你的身边也一定有这样人,试举一例说明。(4分)

五、听说题(共6分)
26、最近,记者考察了某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对这条商业街的商业用字进行了调查,发现整个路段的747个招牌中,含有不规范字的招牌多达118个,约占总数的16%。在这118个招牌中共有326个不规范字。由此看来,
。(2分)
27.初二刚开学,(1)班的王根同学就辍学了。下面几个人的话分别道出了其中的缘由。请你以王根的同学的身份,有针对性地对王根及其家长各说一句语意得体的话,来说服王根同学重返课堂。(4分)
王根:我基础差,上课听不懂,考试总是拉班级的后腿,像我这种人这辈子也别想考上学,学了也没用。
同桌:王根并不笨,只是上课时就不灵了,老走神。
家长:这孩子不争气,在学校讨人嫌,回到家什么都不肯说,打上骂上都没用。家里本来经济条件就不好,与其让他上学白费钱,还不如让他早干活,能挣一点是一点。
①你对王根说:

②你对王根的家长说:

六、作文(40分)
温暖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温暖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温暖是游子远行前母亲的叮咛;温暖是车上给老人让座的爱心;温暖是雨天老师送学生回家的那把伞;温暖是孩子对病重母亲的照顾……温暖是相互的,只要你送给别人温暖,别人也会送你温暖。
请你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在6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名。

北京四中初二语文试卷答案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青山郭外斜 3、何当共剪西窗竹 4、山河破碎风飘絮 5、潭影空人心 6、甲光向日金鳞开 7、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9、略


10、①门扇 偷看 ②不上 ③稍稍 11、①众人都说猫胆小,认为它是没有能力捉大鼠的。②然后知道猫这样躲避,不是胆小,而是等待大鼠懈怠。12、避 猫怯 猫是“待其惰” 13、猫鼠搏斗激烈,以突出猫不但有智而且有勇,同时也写出鼠的声嘶力竭。 14、克敌制胜必须避其锐气,运用智力;如果单凭匹夫之勇,那就无异于笨拙的大鼠。(主要从猫的方法、智慧联系实际来说寓意)


15、不能。因为所举事例没有经过确切统计(或带有估测性质);如果去掉就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了。(意思对即可)
16、分类别,打比方(前后顺序不限)
17、指纹人人各不相同,形状特征固定不变,感觉非常敏锐,具有增强皮肤磨擦作用。(意思对即可)
18、D
19、指纹的特性和用途(意思对即可)


20、(1)指桂花香。(2)指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21、“在暗暗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
22、指守门老大爷为一个同学打开方便之门。
23、敬重、感激。
24、默默行善,无私奉献。
25、略

五、
26、符合题意即可给分。例如:商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非常严重。
27.答题要点:①学习很重要;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升学;要讲究学习方法;基础差不怕,关键是要肯学
②要讲究教育方法;花钱事小,耽误人事大;班级应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儿童少年辍学、打工是违法行为。
六、参照北京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13
一、默写(共12分,每空1分)
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2、绿树村边合, 。
3、 ,却话巴山夜雨时。
4、 ,身世浮尘雨打萍。
5、山光悦鸟性, 。
6、黑云压城城欲摧, 。
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直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表现出诗人命运急剧变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8、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一诗中的“ ,
。”两句来表达对理想、信念等追求至死不渝,比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9、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很多诗句写到了山、水,请你分别写出一句含“山”或“水”字的句子。
山: 水:
二、文言文阅读(共14分)
(一)大鼠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万历①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踯④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⑤项毛,口龁⑥首领。辗转争持间,猫声呜呜,鼠声啾啾⑦。启扉急视,则鼠首已碎矣。
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此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⑧,何异鼠乎!
[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 ②阖:关闭,合拢。 ③逡巡:这里指来回地走动。 ④跳踯:指跳上跳下。 ⑤掬:双手捧取。这里指用双爪抓住。 ⑥龁:咬 ⑦啾啾:形容声音杂沓。 ⑧匹夫按剑:指那些专逞勇力的人。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阖其扉,潜窥之 扉 窥
②如此往复,不啻百次 不啻
③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 少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4分)
①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②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12、作者描写猫鼠搏斗过程中突出猫“智取”的一个词是 ;对此,开始众人以为 ;后来才知道是 。(3分)
13、从作者描摹的“猫声呜呜,鼠声啾啾”中,可以看到什么?(2分)

14、这篇寓言小品文的寓意是:
。(3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13分)
指纹的特性和用途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性。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形像弓一样,叫弓线纹。各人的指纹除形状不同之外,纹形的多少、长短、不同。据说,全世界的五十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更有趣的是,指纹在胎儿第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也只不过放大增粗,它的形状特征却固定不变。
你可别小看指纹,它的用途可大啦!指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只要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立即把感觉到的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拾大脑这个司令部,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动作。指纹还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紧紧地握住东西,不易滑掉。我们平时画图、写字、拿工具、做手工,所以能够那么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里面就有指纹的功劳。
正因为指纹的这些特征,它很早就引起人们的兴趣。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公文上。
据说,在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利用指纹破案。(A)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B)指纹在医学上又有了新的用途。有的医生发现,通过检查人的指纹、掌纹,能够查出某些疾病。(C)近年来,指纹又和电子计算机成了好朋友。(D)
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新的迷宫又摆在我们面前,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15、文中两处用了“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答:

16、第l段文字中划横线的语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和 。(2分)
17、第3段中“指纹的这些特征” 包括(概括4点) 、
、 、 。(4分)
18、下面的句子是从第3段中抽出来的,应放在(A)(B)(C)(D)四处中的 处。
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指纹锁”,这种锁的钥匙就是人的指纹。当人们开门时,只要用手按一下。设在门上的计算机,计算机就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开门的人是不是主人,如果是的话,门马上就自动打开了,真神。 (2分)
19、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中心意思。(不超过10个字)(2分)

答:本文说明了

四、现代文阅读(共15分)
暗 香
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是桂花香吧?”
我才恍然大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暗暗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们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守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望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酲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来就如此啊!
20、题目“暗香”在文中有哪些含义?(2分)
答:
21、第二段中“毫不张扬之意”与第三段中哪一句相照应?(2分)
答:
22、第三段中“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中“最温柔的记忆”指什么?请概括事例回答。(3分)
答:
23、文中写到“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我们的心湿漉漉的”,表明我们什么样的心情?(2分)
答:
24、通读全文回答,作者要赞扬生命中的一种什么精神?(2分)
答:
25、“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你的身边也一定有这样人,试举一例说明。(4分)

五、听说题(共6分)
26、最近,记者考察了某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对这条商业街的商业用字进行了调查,发现整个路段的747个招牌中,含有不规范字的招牌多达118个,约占总数的16%。在这118个招牌中共有326个不规范字。由此看来,
。(2分)
27.初二刚开学,(1)班的王根同学就辍学了。下面几个人的话分别道出了其中的缘由。请你以王根的同学的身份,有针对性地对王根及其家长各说一句语意得体的话,来说服王根同学重返课堂。(4分)
王根:我基础差,上课听不懂,考试总是拉班级的后腿,像我这种人这辈子也别想考上学,学了也没用。
同桌:王根并不笨,只是上课时就不灵了,老走神。
家长:这孩子不争气,在学校讨人嫌,回到家什么都不肯说,打上骂上都没用。家里本来经济条件就不好,与其让他上学白费钱,还不如让他早干活,能挣一点是一点。
①你对王根说:

②你对王根的家长说:

六、作文(40分)
温暖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温暖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温暖是游子远行前母亲的叮咛;温暖是车上给老人让座的爱心;温暖是雨天老师送学生回家的那把伞;温暖是孩子对病重母亲的照顾……温暖是相互的,只要你送给别人温暖,别人也会送你温暖。
请你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在6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名。

北京四中初二语文试卷答案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青山郭外斜 3、何当共剪西窗竹 4、山河破碎风飘絮 5、潭影空人心 6、甲光向日金鳞开 7、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9、略


10、①门扇 偷看 ②不上 ③稍稍 11、①众人都说猫胆小,认为它是没有能力捉大鼠的。②然后知道猫这样躲避,不是胆小,而是等待大鼠懈怠。12、避 猫怯 猫是“待其惰” 13、猫鼠搏斗激烈,以突出猫不但有智而且有勇,同时也写出鼠的声嘶力竭。 14、克敌制胜必须避其锐气,运用智力;如果单凭匹夫之勇,那就无异于笨拙的大鼠。(主要从猫的方法、智慧联系实际来说寓意)


15、不能。因为所举事例没有经过确切统计(或带有估测性质);如果去掉就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了。(意思对即可)
16、分类别,打比方(前后顺序不限)
17、指纹人人各不相同,形状特征固定不变,感觉非常敏锐,具有增强皮肤磨擦作用。(意思对即可)
18、D
19、指纹的特性和用途(意思对即可)


20、(1)指桂花香。(2)指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21、“在暗暗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
22、指守门老大爷为一个同学打开方便之门。
23、敬重、感激。
24、默默行善,无私奉献。
25、略

五、
26、符合题意即可给分。例如:商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非常严重。
27.答题要点:①学习很重要;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升学;要讲究学习方法;基础差不怕,关键是要肯学
②要讲究教育方法;花钱事小,耽误人事大;班级应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儿童少年辍学、打工是违法行为。
六、参照北京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一、 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溃(kui)退 锐不可当(dang) 歼(qian)灭
B、淳(zhun)朴 军隅(yu) 豁(huo)亮
C、叠嶂(zhang) 素湍(chuai) 曦(xi)月
D、衔觞(shang) 吝(lin)情 藻荇(xing)
2、下列词语书写不对的一组是( )
A、买椟还珠 坚韧 泄气
B、悄怆幽邃 摁倒 罹难
C、明察秋豪 衰转久绝 掰断
D、画蛇添足 斗折蛇行 参差
3、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因以为号焉 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C、圣人非所与熙也 D、傧者更道
4、下列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两种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A、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 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山风流红了。
C、 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6、下列词语的解释不对的一组是( )
A、 千载万世:千年万代,形容时间久远。
B、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可磨灭。
C、 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顾生命。
D、 锐不可当:无比锋利,完全可以挡住。
7、下列搭配误的一项是( )
A、《论诗》--赵翼--清朝 B、《登飞来峰》--李白--唐朝
C、《赤壁》--杜牧--唐朝 D、《过零丁洋》--文天祥-宋朝
8、下列句子出自原文正确的是( )
A、 江山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 巴东三峡巫峡长,三声猿鸣泪沾裳。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娇。

二、 填空(共18,每空1分)
1、一条新闻通常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2、从表达方式上来看,新闻以 _________为主,也可适穿插 _________。
3、绝yan多生怪柏,_______,___________ 。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7、 ,自将磨洗认前朝。
8、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 。
9、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 。
10、________________ ,长河落日圆。
11、________________ ,闻道龙标过五溪。
12、________________ ,便引诗情到碧霄。
13、清荣峻茂,_________________ 。
14、则素湍潭, _________________ 。

三、 阅读(共26分)
(一)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
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
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
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爱的人呢?我们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还有人心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
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们有什么高深的知
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
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
是那样的(A),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B),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
(C),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D)。
1、上段选文出自 _________________,作者 _____________ 。(2分)
2、文中A、B、C、D处应依次填入的短语是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文中加点的“这”字指代的具体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分)
4、“我们的战士”和“兵”这两种对志愿军战士的不同称谓,各
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这几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2分)
A、 批评了某些人轻视战士的思想。
B、 赞美了志愿军战士纯洁、高尚的品质。
C、 写“我”的激动心情。
D、 全面深刻地概括了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境界。
6、找出选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
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
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
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1、 将上面横线上的所缺的句子写出: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与“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 )(2分)
3、对文中词语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什么)
B、 环堵萧然(冷冷清清的样子)
C、 造饮辄尽(等待)
D、 不汲汲于富贵(心情急切的样子)
4、能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是( )
A、 好读书,不求甚解 。B、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B、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D、衔觞赋诗,颇示己志。
5、“好读书,不求甚解”一句正确的译文是( )
A、 爱好读书,不要求甚解。
B、 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要求在一字一句的意
思过分下功夫。
C、 爱好读书,不很理解。
D、 爱好读书,不要求太多的解释。
6、选出不属于五柳先生的志趣的一项( )(2分)
A、旅游 B、喝酒 C、读书 D、写诗

四、作文(40分)
题目:不寻常的 __________________ 。
1、 将题目补充完整。
2、 要求写记叙文,卷面整洁,字数在500字以上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匿(nì)名 牟(móu)取 朔(sú)方 颔(hàn)首低眉
B. 禁锢(gù) 招徕(lái) 诘(jié)责 众目睽睽(kuí)
C. 稽(jǐ)首 眷(juàn)念 门楣(méi) 即物起兴(xīng)
D. 哂(xī)笑 彷(páng)徨 惟(jiāo)悴 广袤(mào)无垠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落弟 奥秘 相形见绌 翻来覆去
C. 狼藉 咫尺 粗制滥造 沧海桑田
C. 挑畔 和煦 莫衷一是 冥思瑕想
D. 侏儒 踌躇 慷概大方 不容值疑
3. 默写下列诗句(6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6)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请将下面陆游《岳池农家》里的两句诗写在后面的空格内. (2分)
小姑画得城中眉,一双素手无人识。

5. 请你写出一句有日月山水或花鸟虫鱼的古诗词名句,填在下面的空格内。(2分)

6. 下面画横线的句子都是病句, 请任选2个修改. (4分)
从2003年5月21日开始,①省人大在全省范围内召开了声势浩大的义务教育执法检查,②历时大约整整6个月。依据有关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此次检查的主要内容有七个方面,③即政府执行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及履行义务教育职责,落实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情况,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义务教育普及情况,④中小学布局调整,增加办学条件情况,教育违规收费情况,⑤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利益保障情况等。
第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式造句,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天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三、阅读题(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 分别回答问题. (10分)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宇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宇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8.简要概括上文所写的主要的两件事。(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答:

10.文中“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2分)
答:

11.文中“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对你有哪些启示? (写对两点可得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一共找到三套你都看看吧OK了吗???
第2个回答  2008-12-13
北京四中第二学期初二期中语文试卷(A)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基础知识(16分)
1、加红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绯fěi红 踌躇chù 馈yí赠 黝yóu黑
B.不逊shūn 长髯rán 炽zhì热 繁衍yǎn
C.朔sù方 稽jī首 旸yáng谷 妆奁lián
D.睥pì睨 迸bèng射 凛lǐn冽 执拗ni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拖辞 广莫 五彩缤纷 B.真谛 尴尬 冥思遐想
C.澳秘 迁徒 迫不急待 D.拮责 鞭蹋 无动于忠
3、结合语境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
模糊:不分明、不清楚
B.小时候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
文绉绉:形容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C.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D.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高傲:形容海燕意气风发、身形矫健。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
_________有一双翅膀,我________做人间的飞蛾。我要________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__________一阵烟,一撮灰。
A.如果 甘愿 奔向 化作
B.倘使 愿意 飞向 成为
C.如果 愿意 飞向 成为
D.倘使 甘愿 飞向 化作
5、加红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但她已经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
C.希望看到一个貌似天父的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
D.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
6、作家、作品及相关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的作者是鲁迅,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B.《列夫•托尔斯泰》是一篇小说,作者是茨威格。
C.《小石潭记》的作者杜牧,把自己的身世遭遇融于景物描写中,刻画了小石潭寂静、幽邃的特点。
D.《山坡羊 潼关怀古》的作者是文天祥,“山坡羊”是词牌名。
7、对“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的正确理解是( )
A.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
B.没有一点让人眼花缭乱的内容,因为其中有足以让人快乐的事。
C.丝毫不热衷于华丽的主题,因此喜欢以步行为乐。
D.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只以步行为乐趣。
8、下列加红词语的音、形、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水皆缥碧(piāo 清白色) 千啭不穷(zhuàn 动物的叫声)
B.右备容嗅(xiù 香气) 才美不外现(xiàn 显露)
C.或遇其斥咄(chìduo 训斥,呵责) 天上宫阙(quē 宫殿)
D.援疑质理(yuán 提出) 留取丹心照汗青(hàn qīng 史册)
二、背诵、默写(10分)
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中,哲理性地揭示了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向前发展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不戚戚于贫贱,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三、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5、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2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第一段回答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小石潭有哪些特点?(2分)
17、分析第二段,文中对潭中鱼的描写有何作用?(2分)
18、结合全文,概括说说小石潭周围的景物特点有哪些?给人什么感受?(2分)
(二)课内阅读(10分)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
②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③“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④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9、“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下文有什么作用?(2分)
20、①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 )(2分)
A.东京樱花烂漫的景象
B.我与“清国留学生”的不同表现。
C.我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反感。
D.我对东京的失望情绪。
21、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第④段中作者写道:“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作者觉得“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2分)
A.叫声特别响,使人听了很不舒服。
B.叫声违反了课堂纪律,影响了听课。
C.是日本学生发出的叫声,而作者是中国人。
D.日本青年的叫声极大地刺伤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
23、第④段中作者写道:“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思却变化了。”“那时那地”是指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意见却变化了”指作者的什么想法?(2分)
(三)课外阅读(10分)
①春季的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到家,看见母亲正在晒被子,便也想把被子晒一下。
②我把被子抱出来,晒在晾衣绳的两端,吃过午饭,我便上班去。
③下班回来,我一进家门,便看见了我的被子。与中午不同的是,它们已经被晒在阳光最好的地带,夕阳将雪白的被里镀上一层浅浅的金色。而母亲的被子却寂寞的呆在晾衣绳的一头,房屋的阴影默默地在它们身上画着单调而规则的几何图形。
④我走到我的被子面前,用手抚摸了一下,它们是温暖的。
⑤它们当然是温暖的,温暖如母亲的手心。
⑥我又抚摸了下母亲的被子,它们是清凉的。
⑦它们当然是清凉的,清凉如母亲的手背。
⑧我的眼睛忽然呈现出往昔的许多情节:家里质地最好的那条床单,方位最佳的那个房间,开得最漂亮的那盆鲜花,做得最好吃的那盘菜,甚至吃饭时图案最精致的那只碗……这些事物如我身处的这段阳光地带一样,都是我的。
⑨我知道,对于母亲来说,这些情节不是偶然。
⑩人生短暂而漫长的征途上,给你快乐的也许是你的朋友,让你美丽的也许是你的爱人,令你充实的也许是你的事业,但是,使你温暖的必定是你的母亲。她用她的手背为你阻挡着她力所能及的所有的风霜,也用她的手心为你释放着绵绵不绝的温暖阳光。
⑾母亲是永远的阳光地带。
24、用横线在第③段中画出饱含作者感情的语句,并分析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2分)
25、第⑤⑦两段和下文中哪句话相照应?其中“温暖”和“清凉”各有两层意思,请分别加以解释。(4分)
26、第⑧段作者连用5个“最”的作用是什么?(2分)
27、第⑨段中为什么说:“这些情节不是偶然?”(2分)
四、能力训练(6分)
28、仿照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3分)
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学过《送东阳马生序》,你认为宋濂的治学或为人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谈谈。(3分)
五、作文(40分)
30、请你从下面的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母亲的形象被无数人描绘过,母亲的品格被无数次赞美过,但我们每个人的母亲却永远都是最独特的那个。请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注意要写出母亲对你的影响,抒发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2)古往今来,有很多诗人留下了咏春、颂春、伤春、惜春……的动人诗篇。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藏着一个与众不同的“春天”。请你以“我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附参考答案及简析
一、基础知识(16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D B A D C A A D
二、背诵默写(10分,每空错一字不给分)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0、铜雀春深锁二乔。
11、鸢飞戾天者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2、不汲汲于富贵。
13、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山河破碎风飘絮
三、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8分)
15、
(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每小题1分)
16、答:发现小石潭:“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小石潭的特点:“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或石头构成,形状各异,幽深寂静)(2分)
17、答:突出水的清澈,表现作者高兴的心情。(2分)
18、答:景物特点:“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指”“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即幽深宁静。
给人感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产生孤寂、忧伤的心情。(2分)
(二)课内阅读(10分)
19、答:感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
作用:引出下文对清国留学生丑态的描写。(2分)
20、(D)(2分)
21、答:表达了“我”作为弱国国民,被怀疑能力低下、作弊而产生悲哀而愤怒的思想感情。(2分)
22、(D)(2分)
23、答:“那时”是看电影以后;“那地”是指在仙台;“意见变化了”指弃医从文。(2分)
(三)课外阅读(10分)
24、答:划线句是“与中午不同的是,它们已经被晒在阳光最好的地带,夕阳将雪白的被里镀上一层浅浅的金色。而母亲的被子却寂寞的呆在晾衣绳的一头,房屋的阴影默默地在它们身上画着单调而规则的几何图形。”饱含了作者感动和幸福的感情。(2分)
25、答:“温暖”“清凉”的第一层意思是指被子的温度,(1分)“温暖”的第二层意思是母亲对我的关爱,(1分)“清凉”的第二层意思是母亲为我挡住风霜,承受艰辛(1分)这两段内容照应“她用她的手背为你阻拦着她力所能及的所有的风霜,也用她的手心为你释放着绵绵不绝的温暖阳光。”这句话。(1分)
26、答:突出母亲给予我的爱的伟大和无私。(2分)
27、答:因为这些情节是母亲特意安排的,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爱无时不在。(2分)
四、能力训练(6分)
28、如乏味的菜肴,清清淡淡,没有滋味。
29、答:言之成理即可。
编稿 金 丽
审稿 李家声
妈妈,我想对您说
学生 张童
在我的印象中母爱是给予,没有丝毫的索取。妈妈,我想对您说:虽然至今我也写不出“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样经典而又意蕴深刻的诗句,但是我有着与作者相同的对母亲的深情。妈妈,是您让我感受到幸福,是您让我体会到幸福是什么滋味,领悟到母爱就是一种幸福。
母爱,就是当你寒冷时妈妈递上的一件毛衣!
母爱,就是当你口渴时妈妈送上的一个水果!
母爱,就是当你紧张时妈妈投上的一个肯定的眼神!
母爱,就是当你心浮气躁时妈妈端上的一杯清茶!
……
母爱往往来得无声无息,不给你一点点提示,只有你稍加留心才会体验到它的存在,但它却是每个人所需要的!他就好像一杯水,平平淡淡,却又不可缺少。母爱它遍及各处,就要看你是否细心观察了。妈妈:您是否还记得这件事情呢?
那是我上小学时的一个寒冷的冬天,早晨我起晚了,来不及吃早饭,就匆匆忙忙地赶去上学了,说实话那天在路上我还在怪您为什么不早点叫我起床。幸好来到学校并没迟到。这个上午我的肚子都饿得咕咕直叫,根本没有心情听课。下课了,我便一个人坐在座位上,无精打采地趴着,正当我心烦意乱、责怪您不早些叫我的时候,您来了,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您手里拿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和一个面包,见到我您马上叫我过去,我一边叫着“妈妈”一边跑到您的身边,我狼吞虎咽般的把牛奶和面包消灭得一干二净,而在一旁的您好像看呆了,不停地说:“慢点!慢点!”在那一刻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跟牛奶、面包还有您那浓浓的母爱一同咽进了肚子。
是的!是您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什么滋味,幸福看似平平淡淡,像一杯白开水,无色而且透明,但是只要你用心去感悟、去品味,你才会明白原来幸福是那么的重要。妈妈,我也不会辜负了您对我的期望,向着我的理想、我的目标不断努力奋斗!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主题很鲜明,情感很充沛的文章。作者从标题切入,开端即以告白的方式向妈妈坦陈对母亲的深情,几句简短、流畅的排比就浓缩了母爱的精邃。然后,作者用具体事件来刻画母亲的形象,再次深化母爱“情深”,由此把作者感到幸福的感受表现得形象、生动而鲜活
第3个回答  2008-12-03
一、 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溃(kui)退 锐不可当(dang) 歼(qian)灭
B、淳(zhun)朴 军隅(yu) 豁(huo)亮
C、叠嶂(zhang) 素湍(chuai) 曦(xi)月
D、衔觞(shang) 吝(lin)情 藻荇(xing)
2、下列词语书写不对的一组是( )
A、买椟还珠 坚韧 泄气
B、悄怆幽邃 摁倒 罹难
C、明察秋豪 衰转久绝 掰断
D、画蛇添足 斗折蛇行 参差
3、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因以为号焉 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C、圣人非所与熙也 D、傧者更道
4、下列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两种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A、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 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山风流红了。
C、 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6、下列词语的解释不对的一组是( )
A、 千载万世:千年万代,形容时间久远。
B、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可磨灭。
C、 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顾生命。
D、 锐不可当:无比锋利,完全可以挡住。
7、下列搭配误的一项是( )
A、《论诗》--赵翼--清朝 B、《登飞来峰》--李白--唐朝
C、《赤壁》--杜牧--唐朝 D、《过零丁洋》--文天祥-宋朝
8、下列句子出自原文正确的是( )
A、 江山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 巴东三峡巫峡长,三声猿鸣泪沾裳。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娇。

二、 填空(共18,每空1分)
1、一条新闻通常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2、从表达方式上来看,新闻以 _________为主,也可适穿插 _________。
3、绝yan多生怪柏,_______,___________ 。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7、 ,自将磨洗认前朝。
8、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 。
9、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 。
10、________________ ,长河落日圆。
11、________________ ,闻道龙标过五溪。
12、________________ ,便引诗情到碧霄。
13、清荣峻茂,_________________ 。
14、则素湍潭, _________________ 。

三、 阅读(共26分)
(一)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
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
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
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爱的人呢?我们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还有人心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
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们有什么高深的知
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
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
是那样的(A),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B),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
(C),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D)。
1、上段选文出自 _________________,作者 _____________ 。(2分)
2、文中A、B、C、D处应依次填入的短语是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文中加点的“这”字指代的具体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分)
4、“我们的战士”和“兵”这两种对志愿军战士的不同称谓,各
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这几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2分)
A、 批评了某些人轻视战士的思想。
B、 赞美了志愿军战士纯洁、高尚的品质。
C、 写“我”的激动心情。
D、 全面深刻地概括了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境界。
6、找出选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
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
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
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1、 将上面横线上的所缺的句子写出: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与“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 )(2分)
3、对文中词语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什么)
B、 环堵萧然(冷冷清清的样子)
C、 造饮辄尽(等待)
D、 不汲汲于富贵(心情急切的样子)
4、能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是( )
A、 好读书,不求甚解 。B、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B、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D、衔觞赋诗,颇示己志。
5、“好读书,不求甚解”一句正确的译文是( )
A、 爱好读书,不要求甚解。
B、 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要求在一字一句的意
思过分下功夫。
C、 爱好读书,不很理解。
D、 爱好读书,不要求太多的解释。
6、选出不属于五柳先生的志趣的一项( )(2分)
A、旅游 B、喝酒 C、读书 D、写诗

四、作文(40分)
题目:不寻常的 __________________ 。
1、 将题目补充完整。
2、 要求写记叙文,卷面整洁,字数在500字以上
回答者: 98002684 - 助理 二级 11-29 17:32
北京四中初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120分钟完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累分人
得分
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我们启航。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风光。
一、默写(共12分,每空1分)
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2、绿树村边合, 。
3、 ,却话巴山夜雨时。
4、 ,身世浮尘雨打萍。
5、山光悦鸟性, 。
6、黑云压城城欲摧, 。
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直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表现出诗人命运急剧变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8、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一诗中的“ ,
。”两句来表达对理想、信念等追求至死不渝,比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9、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很多诗句写到了山、水,请你分别写出一句含“山”或“水”字的句子。
山: 水:
二、文言文阅读(共14分)
(一)大鼠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万历①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踯④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⑤项毛,口龁⑥首领。辗转争持间,猫声呜呜,鼠声啾啾⑦。启扉急视,则鼠首已碎矣。
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此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⑧,何异鼠乎!
[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 ②阖:关闭,合拢。 ③逡巡:这里指来回地走动。 ④跳踯:指跳上跳下。 ⑤掬:双手捧取。这里指用双爪抓住。 ⑥龁:咬 ⑦啾啾:形容声音杂沓。 ⑧匹夫按剑:指那些专逞勇力的人。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阖其扉,潜窥之 扉 窥
②如此往复,不啻百次 不啻
③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 少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4分)
①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②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12、作者描写猫鼠搏斗过程中突出猫“智取”的一个词是 ;对此,开始众人以为 ;后来才知道是 。(3分)
13、从作者描摹的“猫声呜呜,鼠声啾啾”中,可以看到什么?(2分)

14、这篇寓言小品文的寓意是:
。(3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13分)
指纹的特性和用途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性。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形像弓一样,叫弓线纹。各人的指纹除形状不同之外,纹形的多少、长短、不同。据说,全世界的五十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更有趣的是,指纹在胎儿第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也只不过放大增粗,它的形状特征却固定不变。
你可别小看指纹,它的用途可大啦!指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只要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立即把感觉到的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拾大脑这个司令部,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动作。指纹还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紧紧地握住东西,不易滑掉。我们平时画图、写字、拿工具、做手工,所以能够那么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里面就有指纹的功劳。
正因为指纹的这些特征,它很早就引起人们的兴趣。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公文上。
据说,在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利用指纹破案。(A)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B)指纹在医学上又有了新的用途。有的医生发现,通过检查人的指纹、掌纹,能够查出某些疾病。(C)近年来,指纹又和电子计算机成了好朋友。(D)
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新的迷宫又摆在我们面前,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15、文中两处用了“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答:

16、第l段文字中划横线的语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和 。(2分)
17、第3段中“指纹的这些特征” 包括(概括4点) 、
、 、 。(4分)
18、下面的句子是从第3段中抽出来的,应放在(A)(B)(C)(D)四处中的 处。
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指纹锁”,这种锁的钥匙就是人的指纹。当人们开门时,只要用手按一下。设在门上的计算机,计算机就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开门的人是不是主人,如果是的话,门马上就自动打开了,真神。 (2分)
19、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中心意思。(不超过10个字)(2分)

答:本文说明了

四、现代文阅读(共15分)
暗 香
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是桂花香吧?”
我才恍然大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暗暗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们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守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望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酲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来就如此啊!
20、题目“暗香”在文中有哪些含义?(2分)
答:
21、第二段中“毫不张扬之意”与第三段中哪一句相照应?(2分)
答:
22、第三段中“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中“最温柔的记忆”指什么?请概括事例回答。(3分)
答:
23、文中写到“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我们的心湿漉漉的”,表明我们什么样的心情?(2分)
答:
24、通读全文回答,作者要赞扬生命中的一种什么精神?(2分)
答:
25、“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你的身边也一定有这样人,试举一例说明。(4分)

五、听说题(共6分)
26、最近,记者考察了某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对这条商业街的商业用字进行了调查,发现整个路段的747个招牌中,含有不规范字的招牌多达118个,约占总数的16%。在这118个招牌中共有326个不规范字。由此看来,
。(2分)
27.初二刚开学,(1)班的王根同学就辍学了。下面几个人的话分别道出了其中的缘由。请你以王根的同学的身份,有针对性地对王根及其家长各说一句语意得体的话,来说服王根同学重返课堂。(4分)
王根:我基础差,上课听不懂,考试总是拉班级的后腿,像我这种人这辈子也别想考上学,学了也没用。
同桌:王根并不笨,只是上课时就不灵了,老走神。
家长:这孩子不争气,在学校讨人嫌,回到家什么都不肯说,打上骂上都没用。家里本来经济条件就不好,与其让他上学白费钱,还不如让他早干活,能挣一点是一点。
①你对王根说:

②你对王根的家长说:

六、作文(40分)
温暖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温暖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温暖是游子远行前母亲的叮咛;温暖是车上给老人让座的爱心;温暖是雨天老师送学生回家的那把伞;温暖是孩子对病重母亲的照顾……温暖是相互的,只要你送给别人温暖,别人也会送你温暖。
请你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在6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名。

北京四中初二语文试卷答案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青山郭外斜 3、何当共剪西窗竹 4、山河破碎风飘絮 5、潭影空人心 6、甲光向日金鳞开 7、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9、略


10、①门扇 偷看 ②不上 ③稍稍 11、①众人都说猫胆小,认为它是没有能力捉大鼠的。②然后知道猫这样躲避,不是胆小,而是等待大鼠懈怠。12、避 猫怯 猫是“待其惰” 13、猫鼠搏斗激烈,以突出猫不但有智而且有勇,同时也写出鼠的声嘶力竭。 14、克敌制胜必须避其锐气,运用智力;如果单凭匹夫之勇,那就无异于笨拙的大鼠。(主要从猫的方法、智慧联系实际来说寓意)


15、不能。因为所举事例没有经过确切统计(或带有估测性质);如果去掉就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了。(意思对即可)
16、分类别,打比方(前后顺序不限)
17、指纹人人各不相同,形状特征固定不变,感觉非常敏锐,具有增强皮肤磨擦作用。(意思对即可)
18、D
19、指纹的特性和用途(意思对即可)


20、(1)指桂花香。(2)指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21、“在暗暗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
22、指守门老大爷为一个同学打开方便之门。
23、敬重、感激。
24、默默行善,无私奉献。
25、略

五、
26、符合题意即可给分。例如:商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非常严重。
27.答题要点:①学习很重要;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升学;要讲究学习方法;基础差不怕,关键是要肯学
②要讲究教育方法;花钱事小,耽误人事大;班级应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儿童少年辍学、打工是违法行为。
六、参照北京市中考作
第4个回答  2008-11-29
一、 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溃(kui)退 锐不可当(dang) 歼(qian)灭
B、淳(zhun)朴 军隅(yu) 豁(huo)亮
C、叠嶂(zhang) 素湍(chuai) 曦(xi)月
D、衔觞(shang) 吝(lin)情 藻荇(xing)
2、下列词语书写不对的一组是( )
A、买椟还珠 坚韧 泄气
B、悄怆幽邃 摁倒 罹难
C、明察秋豪 衰转久绝 掰断
D、画蛇添足 斗折蛇行 参差
3、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因以为号焉 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C、圣人非所与熙也 D、傧者更道
4、下列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两种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A、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 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山风流红了。
C、 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6、下列词语的解释不对的一组是( )
A、 千载万世:千年万代,形容时间久远。
B、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可磨灭。
C、 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顾生命。
D、 锐不可当:无比锋利,完全可以挡住。
7、下列搭配误的一项是( )
A、《论诗》--赵翼--清朝 B、《登飞来峰》--李白--唐朝
C、《赤壁》--杜牧--唐朝 D、《过零丁洋》--文天祥-宋朝
8、下列句子出自原文正确的是( )
A、 江山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 巴东三峡巫峡长,三声猿鸣泪沾裳。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娇。

二、 填空(共18,每空1分)
1、一条新闻通常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2、从表达方式上来看,新闻以 _________为主,也可适穿插 _________。
3、绝yan多生怪柏,_______,___________ 。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7、 ,自将磨洗认前朝。
8、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 。
9、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 。
10、________________ ,长河落日圆。
11、________________ ,闻道龙标过五溪。
12、________________ ,便引诗情到碧霄。
13、清荣峻茂,_________________ 。
14、则素湍潭, _________________ 。

三、 阅读(共26分)
(一)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
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
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
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爱的人呢?我们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还有人心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
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们有什么高深的知
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
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
是那样的(A),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B),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
(C),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D)。
1、上段选文出自 _________________,作者 _____________ 。(2分)
2、文中A、B、C、D处应依次填入的短语是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文中加点的“这”字指代的具体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分)
4、“我们的战士”和“兵”这两种对志愿军战士的不同称谓,各
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这几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2分)
A、 批评了某些人轻视战士的思想。
B、 赞美了志愿军战士纯洁、高尚的品质。
C、 写“我”的激动心情。
D、 全面深刻地概括了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境界。
6、找出选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
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
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
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1、 将上面横线上的所缺的句子写出: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与“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 )(2分)
3、对文中词语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什么)
B、 环堵萧然(冷冷清清的样子)
C、 造饮辄尽(等待)
D、 不汲汲于富贵(心情急切的样子)
4、能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是( )
A、 好读书,不求甚解 。B、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B、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D、衔觞赋诗,颇示己志。
5、“好读书,不求甚解”一句正确的译文是( )
A、 爱好读书,不要求甚解。
B、 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要求在一字一句的意
思过分下功夫。
C、 爱好读书,不很理解。
D、 爱好读书,不要求太多的解释。
6、选出不属于五柳先生的志趣的一项( )(2分)
A、旅游 B、喝酒 C、读书 D、写诗

四、作文(40分)
题目:不寻常的 __________________ 。
1、 将题目补充完整。
2、 要求写记叙文,卷面整洁,字数在500字以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