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总面积是多少?

如题所述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 东北邻琉球群岛, 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

台湾原住民族属于南岛语系, 人种属马来人种。 南岛语系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 语系之一,台湾是其分布的最北端。

台湾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原住民族的南岛文化亦有影响, 近现代又融合日本和欧美文化,呈现多元风貌。

扩展资料

1、台湾汉字拼音采用汉语注音符号。台湾的中文罗马拼音系统为国际通行的汉语拼音,早期曾采用威妥玛式拼音法。目前地名(县市名除外)、街道名人名均以汉语拼音翻译。

2、台湾国语的词汇 语法继承许多古汉语 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初期用法,如定谳( 定罪)等。一些词汇也吸收本地方言和外语的成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台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台湾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至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经过这里。
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海面,面积3.6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岛(面积3.58万平方公里)、澎湖列岛、绿岛、钓鱼岛、兰屿、彭佳屿、赤尾屿。全省共划7市16县。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6-30

 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海面,面积3.6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岛(面积3.58万平方公里)、澎湖列岛、绿岛、钓鱼岛、兰屿、彭佳屿、赤尾屿。全省共划7市16县

 

 

第3个回答  2012-03-04
一、自然概况

  台湾是我国宝岛,由台湾本岛与西部澎湖列岛、东南部火烧岛(绿岛)、东北部彭佳屿、钓鱼岛等组成,与福建隔海相望,地跨北回归线两侧,面积3.6万km2;人口约2200万,以汉族为主,高山族约占3%。台湾岛南北长约180km,东西宽140kn,中央山脉纵贯南北,可分台西平原、台西南丘陵盆地(含台北、台中盆地)、台湾山地(包括中央、玉山、雪山、阿里山等山脉)、台东海滨低山丘陵4个区。海拔1000m以上之山区面积约占全岛的32%;100~1000m之丘陵与台地约占31%;100m以下之平原与盆地约占37%;台湾最高峰玉山峰海拔3997m。区域内多属沉积岩及变质岩,岩性脆弱易风化。主要河流有浊水溪、高屏溪、淡水河、曾文溪、大甲溪等,著名湖泊有日月潭、珊湖潭。主要城市有台北、高雄、台中、台南、基隆等。台湾年平均气温20℃,降雨型态主要有季风雨、地形雨、热雷雨、台风雨与热带低气压雨,年平均降雨量2500mm,时空分配不均,山区可达7500~8500mm,西海岸平原则不足1200mm,每年510月占全年降雨78%,降雨的年际差异大,北部雨量丰枯比约6:4,但南部地区达9:1。台湾年降雨总水量约905亿m3,由于人口绸密,人均年水量为4758m3,不足世界平均值10800m3的一半,但为大陆人均值2625m3的1.8倍。台湾受台风影响频繁,据近百年统计平均每年受台风侵袭3.5次。 

  二、台湾水患特点 

  1.台风与豪雨 

  自1897~1997年,101a发生350次台风侵袭,上千次豪两,台风平均每年3.5次,是台湾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据近10a统计每年平均造成3000间房屋受损,128亿台元损失。 

  其中1996年7月31日至8月1日贺伯(HErb)台风侵袭台湾造成惨重损失。该台风于7月24日在关岛东北约800km海面上生成,台风中心于7月31日在宜兰附近登陆,基隆最大风力17级(59.5m/s),阿里山最大日降雨1094.5mm,连续24h降雨1748.5mm。南技、嘉义山区发生泥石流,公路、铁路、通讯设施严重受损;水利设施受损:河堤159.89kn,海堤36.76bm,排水渠82.78hh全台受淹面积3500OHJ,死亡51人,失踪22人,伤463人,房屋倒塌1383间,总损失199亿台元。 

  2.不利的河流特性 

  台湾河流共有129条,其中主要河流21条,次要河流29条,普通河流79条,由于其自然地理以及气象水文条件决定,其河流具有以下特性: 

  a)流域面积小。超过100Obd的仅9条,其中高屏溪3257.85km2,浊水溪3155hd,淡水河2726kd。见图1。 

  b)河流短而坡降大。长度超过100lm者只有6条,其中浊水溪186.4km,高屏溪170.9hm,淡水河158.7hn,河流上游坡降多超过1/100,下游1/200至1/500,缓于1/1000者仅5条。 

  c)洪水峰高流急,陡涨陡落,单位面积产水量大,而且丰枯流量差异极大。例如高屏溪流域面积仅3257.85km2,年运流量达84.55亿m3,洪峰流量24200m3/s,起涨至出现峰值一般1~2d。 

  d)流域内地质条件复杂,大多为砂岩、页岩与板岩,易崩塌、河流含砂量大,且在泥岩与砾岩地区等更容易发生泥石流或土石流。    

  3.暴雨强度大,洪峰比流量值高    

  台湾地处亚热带,高温多雨,集中于6、7、8三个月,1h降雨可达300mm,1a最大降雨1748mm,为世界日最大降雨1870mm之93.4%。由于降雨强度大、坡陡、流急及流域内运流系数大等因素,使其比流量值居世界之首,即每kd流域面积其洪峰流量最大。如浊水痪的比流量为7.7,约为长江的450倍,日本信浓川的25倍。 

  4.降雨时空分配不均,差异甚大 

  a)空间分布不均。虽年均降雨2500mm,但在花莲模及基降河上游山区降雨量高达7500~8500mm,而西部1200mm,澎湖地区不足1000mm。 

  b)时间分布差异大。每年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78%;年际变化也很大,如1980年和1993年为旱年,雨量只有1600多mm,而1953年、1972年、1990年则均超过3100mm;北部年雨量丰枯比6:4,南部地区则为9:1,使得南部地区枯水季节用水十分困难。 

  5.地层下陷与内涝 

  台湾地层下陷区多集中于乌溪以南之西南沿海、兰阳平原沿海和台北盆地。为加强对地下水利用管理,防止地层下陷以及海水人侵,1970年划定地下水管制区和制定管制办法。台北盆地于1978年实行地下水管制以来,地盘下陷已趋于稳定。但其他地区情况尚未能改善。据统计台湾地层下陷区总面积达1893kn2,相当于6.9个台北市,占平原总面积1100OKI12的17%。由于地盘下陷加剧了通暴雨时的内涝。

  三、台湾洪、涝、凤灾害的防治

  1.筑堤防洪,整治疏泼河道,畅泄洪水

  河川防洪以筑堤为主结合疏竣与河道整治以及分洪道等,全省已有70%的河流完成防洪堤建设,规划河堤总长3191h,已完成2057h,占64%,未来6a计划完成443km。对于河道淤积而影响排洪功能的河段,采取疏泼和整治,以恢复原河道泄洪能力,或增加泄量。
第4个回答  2020-05-02
台湾总面积3万6千平方公里,山脉占了三分之二;只有1万4千平方公里是平原地带,人口2300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