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概括(20字)

越快越好!!!好的!俺加分!
要20字就好!!!!快来!我加10分

祝英台女扮男装进学堂读书,梁祝二人日久生情,私定终身,祝父嫌梁山伯太贫寒,把女儿嫁给马家,梁山伯积郁成疾,终不治身亡。在结婚当天,祝英台要求花轿经过梁的墓前,并且拜祭,然后在墓碑上碰死了,最后两人的魂魄化为蝴蝶,比翼双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8
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川剧为尼山)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许。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这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第2个回答  2022-10-12
【导语】“梁⼭伯与祝英台”发源于浙江宁波鄞县,是中国四⼤民间故事之⼀,是世界⽂体的瑰宝。⽣动曲折的爱情故事,形象地表现了主⼈公忠贞爱情,反抗封建的思想。下⾯是©⽆忧考⽹整理的梁⼭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

  相传东晋时,曾任府台的祝员外有⼋⼦⼀⼥。⼩⼥九妹,名叫祝英台。祝英台想去杭州城求学,⼜恐⽗亲阻拦,她便打扮成⼀位占卦先⽣,祝员外竟⼀点也看不出破绽,便同意⼥⼉去杭州城读书。谁知这件事却引起了祝英台嫂⼦的妒嫉。

  祝英台的嫂⼦也是出⾝名门闺秀,论品貌、才学,与祝英台不相上下。现在听说英台要去读书,很不服⽓,妒嫉之⼼便油然⽽⽣。她笑吟吟地上前对祝员外说:“公公,姑娘此去⼀举双得,实在可喜可贺。”祝员外听了,不解地问:“何谓⼀举双得?”

第 1 页
  “公公,凭姑娘这般聪明伶俐,读上三年书,便是⼀个‘⼥状元’,这是⼀得。”

  “那⼆得呢?”祝员外捋着胡⼦得意地问。嫂⼦望⼀望站在⼀旁的祝英台,⽤⼿掩着嘴低声⼀笑道:“公公,恕媳妇直⼼直肚肠,说出来公公和姑娘不要见怪。姑娘三年杭州城归来,祝家门庭还可以抱上⼀个⽩⽩胖胖的外孙皇帝呢!这不是⼆得嘛!”

  英台听了不觉满脸绯红,⼜羞⼜⽓,嫂⼦从中作梗使刁,实在欺⼈太甚。可是祝英台要去杭州城求学的志向很坚定。她见嫂嫂这样戏弄她,忽然抬头⼀看,只见搁⼏上放着⼀只⾼脚花瓶,就⼆话不说,转⾝来到了花园,采了⼀朵活鲜鲜的牡丹,插到了那只花瓶内,并对祝员外说:“⽗亲,⼥⼉出外读书,⼀定洁⾝⾃爱,今天以这朵牡丹花向⽗亲赌咒,如果我在杭州城没有守住⾝⼦,这花便死在瓶内;如果我在杭州城洁⽩⽆瑕,这花⼀定鲜艳不败。”

第 2 页
  祝员外听了,不由满意得直点头,说:“我⼥⼉岂是等闲之辈?作⽗亲的准你去杭州城求学就是了,希望你早去早归,处处保重。”

  第⼆天,英台和侍⼥银⼼⼥扮男装,⾼⾼兴兴赴杭州城读书去了。

  祝英台⾛后,她嫂⼦经常去察看那朵牡丹。说也奇怪,三⽉半载都过去了,牡丹花还是鲜艳如常。后来,她⼼⽣⼀计,偷偷把瓶内的⽔换上了滚烫的开⽔,以为第⼆天牡丹花会必死⽆疑。哪知过了⼏天,那枝牡丹不但没有枯死,还发出阵阵幽⾹。嫂⼦惊得⽬瞪⼝呆,觉得此事⾮⽐寻常,便再也不敢打这牡丹的坏主意了。直到以后,整整三年过去了,到后来英台读书回到家⾥,那朵牡丹花还活鲜鲜的同原来的⼀样。

第 3 页
  话说,英台和丫环银⼼从上虞出发,穿过杏花村,过了桃花店,在⼀座桥的桥头遇见了⼀位从会稽⼭去杭州城求学的梁⼭伯。两⼈⼀见如故,志同道合,于是结成了⾦兰朋友,并以兄弟相称。这天晚上,他们在旅店住宿,既是兄弟,于是就同床⽽眠。⼭伯因旅途困顿,脱⾐倒头便睡。他⼀觉醒来,但见英台还坐在⼀旁看书。⼭伯催道:“贤弟,保重⾝体要紧,还不快点安寝!”英台说:“你睡吧,我不打算睡了。”

  “为什么呢?”⼭伯好⽣奇怪地问。

  “梁兄你有所不知,我晚上睡觉脾⽓很怪,⼀旦⼊睡,不准任何⼈碰,如果被⼈碰⼀下,就会头痛欲裂,所以我还是不要睡的好。”

第 4 页
  ⼭伯说:“贤弟,⼈怎能不睡觉呢,既然不能碰你,我加倍⼩⼼就是了。”

  “梁兄既然这样说,我遵命就是了,只是我们中间必须放上⼀杯⽔,⽤以作为界线,你看怎么样呢?”梁⼭伯连声说好,并且亲⾃打来⼀杯⽔放在床铺中间,英台这才和⾐躺下。

  “贤弟,你睡觉为何不脱⾐衫?”⼭伯看到英台和⾐⽽睡,就⼜不解地问。

  “梁兄你有所不知,我⾃幼多病,特别怕冷,母亲专门给我做了件衬衫,上⾯有三百颗纽扣,如果颗颗解开,恐怕天明也来不及的,所以我每晚都是和⾐⽽睡的。”祝英台⼀本正经地回复梁⼭伯。梁⼭伯都信以为真。

第 5 页
  从此,祝英台和梁⼭伯虽然同床共眠,但忠厚⽼实的梁⼭伯⼀点也看不出英台是⼥⼉⾝。

  祝英台和梁⼭伯双双赶到杭州城拜见先⽣。那天,先⽣正端坐在学堂上,只见两⼈⼀前⼀后进门,前⾯的⼭伯是左脚进的门。后边的英台是右脚进的门,先⽣看了,⼼中暗⾃对英台产⽣了怀疑。

  后来,先⽣对英台细细观察,⼜发现了不少破绽之处。特别是课间休息时,其他学⽣都⼀窝峰去厕所解⼿,惟有英台绝不肯与众⼈⼀齐同去,有好⼏次,祝英台去解⼿时,其他学⽣也跟着去,祝英台虽然憋得满脸通红,却推说不去了。

第 6 页
  先⽣猜中了其中原委,⼀天,在课堂上宣布说:“从今天开始,⽴⼀个规矩:学⽣如要去厕解⼿,都要轮流进去;⼀⼈在内,挂牌⽰意;谁坏了规矩,重责不饶。”众学⽣虽然莫明其妙,但只得遵守这个规矩。

  花开花落,光阴似箭。⼭伯、英台在杭州城求学,转眼三个年头过去了,英台已经⼗分思念⽗母了,再说总是⼥扮男装也有许多不便,在征得先⽣同意之后,祝英台决定回⼀次家。www.gs5000.cn

  英台与⼭伯三年同窗共床,⼀旦离别,⼼中有说不出的离愁别绪,便取出花笺,写了⼀⾸诗赠给⼭伯,诗⽈:

第 7 页
  忆昔初上杭州城,

  与兄陌路两相逢。

  来时龙⼭梅⽅⽩,

  去⽇娥江花正红。

  三载兄长随左右,

  谁知⼀旦分西东。

  与君暂且相分袂,

  未审何时会⽟容?

  ⼭伯接过,逐句细品,想起同窗友情,早已潸然泪下,他也取花笺⼀张,题诗⼀⾸:

第 8 页
  当⽇辞亲谒道宗,

  草桥路遇与君逢。

  来时莺啭杨枝绿,

  三载共窗同⽇夜,

  ⼀朝芸馆别西东。

  离情绵绵车难载,

  怕看柳枝恋春风。

  ⼭伯题诗毕,与英台说:“为兄送你⼀程。”于是两⼈出了学堂,往钱塘⼤道⽽来。⼀路上虽然风和⽇丽,鸟语花⾹,但两⼈⽆⼼⽆绪,依依难舍。不久来到了草桥关,英台不免⼜触景⽣情,⽆限感伤,她拉住⼭伯说:“有道是‘送君千⾥终有别’,梁兄请留步,这⾥我吟诗⼀⾸送给你。”说着,吟诗道:

第 9 页
  偶逢草桥结义来,

  百花三度放春苔。

  惟有⽟梅⼼耐冷,

  不将春意私⾃开。

  ⼭伯听了,但觉诗意⼗分含蓄,⼜不解其意,也和了⼀⾸诗:

  三年共学两情投,

  玩⽉吟风思最幽。

  今⽇别离肠欲断,

  会期准约在来秋。

第 10 页
  英台听得泪流满⾯,说道:“梁兄,我家有个⼩妹⼦,年⽅⼗六,今天我亲⼝许配与你,约你在来年三七⼆⼋⽉,请你前来我家说亲,希望梁兄千万不要错过了这段姻缘。”英台说完,便和梁⼭伯挥泪作别。

  英台回家后不久,祝员外就作主把她许配给了余姚的⼀位豪富马⽂才。

  再说梁⼭伯回学堂后,有⼀天将英台的诗拿来,请求先⽣指教。先⽣⼀看祝英台的诗暗露着挚爱的真情,就觉察出英台肯定是⼥⼉⾝,就把实情告诉了梁⼭伯。经先⽣的指点,梁⼭伯这才恍然⼤悟。当学业完成后,梁⼭伯喜⽓冲冲地赶往上虞祝家庄时,英台已经是马家的⼈了。⼭伯悔恨交加,回家后茶不思来饭不⾹,⾝体渐渐垮了。后来虽然被⼈荐举,去担任鄞县的县令。但由于他对英台的相思太刻⾻了,这样不到⼀年,便得病⾝亡了。

第 11 页
  ⼀次,英台乘船外出,来⾄鄞县地界,突然平静的河⽔波浪滔天,航船颠簸得⾮常厉害,都快要沉下去的样⼦。英台只好带着银⼼上了岸,只见江边⽴着⼀块墓碑,上⾯写道:“会稽梁⼭伯之墓”。英台⼀看,泪如泉涌,她双膝跪倒在地上,嚎啕⼤哭,直哭得天旋地转,飞沙⾛⽯,瞬时间⼤⾬倾盆⽽下,雷电交加。骤然⼀声巨响,天崩地裂,只见⼭伯的坟墓裂开了。英台

见如此,⼤喊⼀声:“梁兄,英台来了!”说完,⼀跳就跃进了那裂⼝当中。

第 12 页
  裂⼝闭合之后,⾬过天晴,⼀道彩虹下,有⼀对硕⼤⽆⽐的彩蝶在⼭伯墓前翩翩起舞。银⼼仔细⼀看,那蝴蝶的花纹分明就是英台的罗裙,于是就拜倒在地上。周围百姓也惊讶万分。当时上虞名⼈谢安正在朝廷担任宰相要职,于是就把家乡的这件事启奏给了皇上,皇上也深感钦佩,于是当下提笔敕写:“义妇冢”,表彰祝英台的贞节。
第3个回答  2021-10-18
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川剧为尼山)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许。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这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第4个回答  2019-07-13
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川剧为尼山)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许。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