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一套完整的软件测试过程

如题所述

一套完整的软件测试应该由五个阶段组成:
1、测试计划
首先,根据用户需求报告中关于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的规格说明书,定义相应的测试需求报告,即制订黑盒测试的最高标准,以后所有的测试工作都将围绕着测试需求来进行,符合测试需求的应用程序即是合格的,反之即是不合格的;同时,还要适当选择测试内容,合理安排测试人员、测试时间及测试资源等。
2、测试设计
将测试计划阶段制订的测试需求分解、细化为若干个可执行的测试过程,并为每个测试过程选择适当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测试结果的有效性)。
3、测试开发
建立可重复使用的自动测试过程。
4、测试执行
执行测试开发阶段建立的自动测试过程,并对所发现的缺陷进行跟踪管理。测试执行一般由单元测试、组合测试、集成测试、系统联调及回归测试等步骤组成,测试人员应本着科学负责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测试。
5、测试评估
结合量化的测试覆盖域及缺陷跟踪报告,对于应用软件的质量和开发团队的工作进度及工作效率进行综合评价。
显然,软件测试只有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才可能对应用程序的质量进行把关。然而,如果没有一种优秀的测试工具的帮助,单纯凭借手工测试,不但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有很多测试工作是难以实现甚至是无法实现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08
测试人员的首要职责在我们平常人看来就是“找Bug”,他们需要使用各种测试技术和工具来测试和发现软件中存在的缺陷,从而让开发者更好的优化产品,让用户更加安全顺畅的使用。具体点包括:
1、根据软件设计需求制定测试计划,测试数据和测试用例。
通过测试计划来确定测试产品所需资源,确定测试策略、测试系统、测试任务,评估和确定测试工作量。测试数据和用例是对产品进行任务描述,通过测试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评审以及测试用例更新及完善这几个步骤完成测试用例的设计。
2、搭建测试环境、执行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执行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搭建软件测试环境,要给出软件的安装指导书、运行的软硬件环境、以及相关的配置等等。测试执行中,要全方位观察软件产品的问题,以及确认是否和预期测试用例结果是一致的。
3、提交测试报告。
在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需要根据测试结果对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包括缺陷率、缺陷分布、缺陷修复趋势等。给出软件各种质量特性包括有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安全性、时间与资源特性等的具体度量。测试报告是测试阶段最后的文档产出物。优秀的测试经理或测试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文档编写能力,一份详细的测试报告包含足够的信息,包括产品质量和测试过程的评价,测试报告基于测试中的数据采集以及对最终的测试结果分析。
4、跟踪Bug修改情况,不断测试完善产品。
5、产品的其他方面测试。
在单元测试基础上,将测试模块组装成系统,完成对产品的集成测试。以及对整个产品进行系统测试,找出需求规格等问题。可以过程中利用测试工具TestWriter对产品进行功能测试、还有一些性能及其它方面的测试,也可以选择正确的工具进行选择。
当然这还不算最后的完结工作,因为软件测试是贯穿于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所以还需要对线上功能检查、当前版本问题反馈以及改进建议等,这样才算是比较完整的一个最终结束。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6
阶段: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缺陷报告,并执行测试用例,搭建Windows测试环境,熟练使用Bugzilla提交软件缺陷报告
至于为什么嘛,当然要一步步来的,要有计划才能执行啊,大概是这样吧 ^_^
使用测试技术及工具: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Loadrunner、Winrunner
能够运用边界值、等价类划分法、因果图、状态图、大纲法等测试方法设计高效测试用例
软件测试工作总体流程图:
http://www.testage.net/Studio/Tech/200601/143.htm

详细测试步骤:

1. 书写测试计划

2. 审核测试计划,未通过返回第一步

3. 书写测试用例;

4. 审核测试用例,未通过返回第三步

5. 测试人员按照测试用例逐项进行测试活动,并且将测试结果填写在测试报告上;(测试报告必须覆盖所有测试用例)

6. 测试过程中发现bug,将bug填写在bugzilla上发给集成部经理;(bug状态NEW)

7. 集成部经理接到bugzilla发过来的bug

7.1 对于明显的并且可以立刻解决的bug,将bug发给开发人员;(bug状态ASSIGNED);

7.2 对于不是bug的提交,集成部经理通知测试设计人员和测试人员,对相应文档进行修改; (bug状态RESOLVED,决定设置为INVALID);

7.3 对于目前无法修改的,将这个bug放到下一轮次进行修改;(bug状态RESOLVED,决定设置为REMIND)

8. 开发人员接到发过来的bug立刻修改;(bug状态RESOLVED,决定设置为FIXED)

9. 测试人员接到bugzilla发过来的错误更改信息,应该逐项复测,填写新的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必须覆盖上一次中所有REOPENED的测试用例);

10. 如果复测有问题返回第六步(bug状态REOPENED)

11. 否则关闭这项BUG(bug状态CLOSED)

12. 本轮测试中测试用例中有95%一次性通过测试,结束测试任务;

13. 本轮测试中发现的错误有98%经过修改并且通过再次测试(即bug状态CLOSED),返回第五步进行新的一轮测试;

14. 测试任务结束后书写测试总结报告;

15. 正规测试结束进入非正规测试,首先是ALPHA测试,请公司里其他非技术人员以用户角色使用系统。发现bug通知测试人员,测试人员以正规流程处理bug事件;

16. 然后是BETA测试,请用户代表进行测试。发现bug通知测试人员,测试人员以正规流程处理bug事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05
1.需求分析
2.需求评审
3.测试计划排期
4.编写测试用例
5.用例评审
6.测试具体流程
测试具体流程如下:
(1) 、测试和发现软件中存在的软件缺陷
(2) 、测试工作需要贯穿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3) 、缺陷报告编写及提交
(4)、软件质量分析
(5)、测试计划制定
(6)、测试用例报告形成
(7)、自动化测试工具引进
7.缺陷管理
8.测试管理
9.上线后测试
第4个回答  2020-04-02
测试需求分析阶段:阅读需求,理解需求,主要就是对业务的学习,分析需求点,参与需求评审会议
测试计划阶段:主要任务就是编写测试计划,参考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项目总体计划,内容包括测试范围(来自需求文档),进度安排,人力物力的分配,整体测试策略的制定。风险评估与规避措施有一个制定。
测试设计阶段:主要是编写测试用例,会参考需求文档(原型图),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等文档,用例编写完成之后会进行评审。
测试执行阶段:搭建环境,执行冒烟测试(预测试)-然后进入正式测试,bug管理直到测试结束
测试评估阶段:出测试报告,确认是否可以上线
需要学习的话,可以去优就业了解一下,最近免费课程学习.
也可以注册直接看这里:http://19.offcn.com/class-101341/?scode=HZLOFZ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