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交规电动摩托车是机动车吗?

新交规电动摩托车是机动车吗?

电动车的新标准规定,电动摩托车是属于机动车的,电动自行车是非机动车。

电动自行车的要求是最高车速不超过25公里/小时,含电池在内的车重55公斤,电机功率在400W以下,必须要有人助力驱动,必须安脚踏,前、后轮中心距不大于1.25m,车体宽度不大于0.45m,并且不能随便改动,符合这些标准的才按非机动车管理,超过这些标准的属于电动摩托车,按机动车管理。

注意:

在《交通法》中,对电动助力车有明确规定,属于非机动车;但是对于燃油助力车却没有明确规定,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的标准,燃油助力车应是轻便摩托车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2)》中对“轻便摩托车”的界定为:“无论采取何种驱动方式,最大车速不大于50公里/小时,若使用内燃机,其排气量不大于50毫升的两轮或三轮车辆。”按此规定,许多燃油助力车时速超出50公里,因此这种车不能界定为轻便摩托车,确实属于机动车的范畴。

既然属于机动车,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驾驶人应该到交管部门办理上户、上牌手续,驾驶者办理驾驶执照,并在助力车机动车道上行驶,违反规定也应按机动车助力车进行处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26

不是,车速超过20千米每小时且其最大设计车速不大于50千米每小时的电动车,皆是轻便摩托车,纳入机动车的范畴,需要驾驶人拥有驾驶证及车辆牌照才能上路。电摩新国标规定,“40公斤以上、时速20公里以上的电动自行车,将称为轻便电动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划入机动车范畴”。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根据上述规定,涉案车辆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影响到民事赔偿责任,并关系到行为人是否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

从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刑法的法律规定,我们知道对于不同的车辆属性,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事故责任认定存在区别。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些区别,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共同来认识一下电动两轮车的分类依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8-30

电动车的新标准规定,电动摩托车是属于机动车的,电动自行车是非机动车。

电动自行车的要求是最高车速不超过25公里/小时,含电池在内的车重55公斤,电机功率在400W以下,必须要有人助力驱动,必须安脚踏,前、后轮中心距不大于1.25m,车体宽度不大于0.45m,并且不能随便改动,符合这些标准的才按非机动车管理,超过这些标准的属于电动摩托车,按机动车管理。

电动摩托车是电动车的一种,用电瓶来驱动电机行驶。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由驱动电动机、电源和电动机的调速控制装置等组成。电动摩托车的其它装置基本与内燃机的相同。

电动摩托车的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用内燃机驱动车最大不同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2-05
电动车的新标准规定,电动摩托车是属于机动车的,电动自行车是非机动车。电动自行车的要求是最高车速不超过25公里/小时,含电池在内的车重55公斤,电机功率在400W以下,必须要有人助力驱动,必须安脚踏,前、后轮中心距不大于1.25m,车体宽度不大于0.45m,并且不能随便改动,符合这些标准的才按非机动车管理,超过这些标准的属于电动摩托车,按机动车管理。追问

新交规那一条,有这样的说法,适用于全国吗?

新交规那一条,有这样的说法,适用于全国吗?

追答

可以自己在百度上搜一下“电动车新国家标准”,它是适用于全国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