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蹲苗和中耕

如题所述

1、蹲苗

一种传统农作物管理技术。作物栽培中抑制幼苗茎叶徒长、促进根系发育的技术措施。其作用在于“锻炼”幼苗,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后期抗逆、抗倒伏能力,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2、中耕

定义:是指对土壤进行浅层翻倒、疏松表层土壤。

目的:主要是松动表层土壤,一般结合除草,在降雨、灌溉后以及土壤板结时进行。在北美苗圃业,田间栽培大苗多采用中耕锄草,即起到松土结合除草作用,又避免使用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

扩展资料

蹲苗意义和要点:

土壤墒情较好,耕层水分满足幼苗期生长所需,出苗后进行近两个月不灌水的措施叫蹲苗。蹲苗期也是关键时期有效的控制幼苗的地上部徒长,可促进幼苗根系下扎塑造良好根型并有效的减少甜菜的地上青头部分。

下潮地,水位较高蹲苗时期应放长一些,到6月上旬灌头水,以后15天左右滴一水。沙壤土,蹲苗期应适当缩短,到5月下旬灌头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蹲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1
一般幼苗期根系浅,不具备抗旱能力,需少浇勤浇。生长一定阶段就要控制水分,防止地上部茎叶徒长,促进根系向深层伸展,促进根系发育,并使地上部生长趋于缓慢,叶片加厚变绿,到了产品器官开始生长时再浇水,促进产品器官加速生长。果菜类定植缓苗后,植株长到一定程度控水,可促进坐果,如果浇水早了植株徒长,容易落果,果实也小。萝卜在肉质根生长前控水,到了肉质根开始膨大时浇水,则叶片不大,肉质根生长很快。春甘蓝浇水早了外叶大,叶球也相对的大,但成熟期延迟;晚浇水,外叶小,叶球也小,但成熟期提前。这种在植株生长到一定时期停止浇水,促进根系发育,控制地上部徒长,从而促进产品器官形成的技术措施叫做“蹲苗”。

中耕是指作物生长期中对土壤进行的耕作措施,如通常说的锄地、耪地、铲地、趟地等都属于中耕的范围。
中耕的作用在于疏松表土,切断毛管水的上升,减少水分蒸发,并能破除板结,改善土壤通气,增加降水渗入以纳蓄降雨,也便于提高地温,加速养分的转化,以利作物的生长发育。并且可以消灭杂草,减少水分、养料等非生产性的消耗;中耕结合培土,更能防止倒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中耕时间可在地干或地湿时进行,也可根据田间杂草及作物生长情况确定。中耕深度按“一遍浅、二遍深、三遍培土不伤根”的原则确定。
相似回答